
怀着对教育的情怀,对教育多年学习和践行的一个总结,怀着帮助孩子,帮助家长,让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快乐、自信、健康的成长,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落地的践行方法。
教育,是现在一个永恒的大话题。家家有孩子,家家愁教育。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教育,重视家庭教育。但是,也有很多很多的家长不重视教育,或者说心里想着要重视教育,但是行动上一点也没有做。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落地执行的方法?
先说几个伟人的成长历程:
毛泽东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一代伟人,新中国的缔造者。他出身农民家庭,童年在祖母家生活幸福快乐。23岁时,就写下《心之力》,足以看出已经具有了伟人的心胸和对世界万物认知的高度。
《心之力》开宗明义,这样写道: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
在毛泽东成长的过程中,他始终饱览群书,写出了很多经典的诗、词、文。
特殊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环境,造就了伟人毛泽东。他是家长教育出来的吗?
贝多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德国音乐大师,被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他出身于音乐世家,很小就表现出音乐方面的才华,他的父亲对他严格训练,但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10岁时,拜师于当时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学习音乐,后经过多次拜师学习,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乐曲,成为一代音乐大师。
爱迪生,美国发明大王和企业家,其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正的一代伟人。爱迪生从小就有刨根问底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在学校中却被认为是“低能儿”,被赶出了学校。
爱迪生的母亲是名教师,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不认为爱迪生是“低能儿”,由她充当了爱迪生的老师,保护并发展了艾迪生刨根问底的天性。
事实证明:爱迪生不仅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示才华。后来,在母亲的教育下,艾迪生博览群书,汲取了很多影响他一生的营养。
爱迪生没有通过学校教育,却在家中由母亲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成长,最终成为影响世界的发明家。
伟人成长的历程各不相同,既有社会的影响因素,也有家庭的影响因素,也有个人因素。但是,不管是哪种因素的影响,都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按照自己的天性,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绽放了自己的生命力,拥有了活力,任何的因素都是为了帮助和服务自我生命力的成长,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依照生命的天性,让她自己觉醒,自己成长,外在的各种因素都为成长提供帮助和服务,活出生命力的幸福快乐、精彩和意义,成就人生。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没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没有尊重人类生命成长的规律,孩子怎么可能成长的很好呢?
生活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幸福的、幸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孩子,聪明的孩子。
但是却是不幸的。现在的孩子,都是被教傻的,都是被教出问题的。被不懂教育智慧的老师,不懂教育智慧的家长,被社会风气教傻了。
现在的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一直在笼中,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得不到真正的爱,怎么可能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呢?
(打出这几行字时,我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自在,心在痛,自己的力量又是那么的弱小。但是即使如此,我也要为天下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首先活得快乐和幸福,活出自我,活出自信,活出生命力。真正的成为大师,成为伟人,需要整个社会的教育,我所能做的是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这是我内心真实的写照,请看到本文的读者监督我、督促我、提醒我。)
致良知,为天下,知行合一。
教育的本质知道了,我们就要落地践行。要做到很好的践行,就需要简单易做。正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简单了,才能把大道理落实到实处。
鸡汤虽然好喝,如果只是看看,没有喝到肚子里,没有品一品,怎么知道鸡汤的味道呢?
对于家长和老师:
真正的弄都明白了,理解透了“爱和自由”,则一通百通,方法、技巧和智慧自然就有了。
当然,教育是修行,是一生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反思、行动,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成长。
爱,不是溺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用自己的生命爱孩子,同时还要科学的爱孩子,有智慧的爱孩子。
自由,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由,也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自由,是一种呵护天性,任意翱翔但不失方向的自由,自由有一个“度”。“度”的把握需要科学学习,需要智慧。
给予孩子爱和自由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家长或者老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自我成长,活出自己的生命力,活出自我,成为你自己。(可以学习武志红老师的系列视频课程《成为你自己》,边学边做,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生活幸福快乐)
教育要落地到每日的生活中,需要有耐心(耐心不也是爱的一种形式吗?),需要时间的累计,不是按日来计算的,是按月、按年来计算的。
现行的教育制度,现在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能改变吧?我们自我的教育能改变吧?
说到家庭教育,两个典范不得不说:
曾家,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曾国藩,他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
梁家,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的9个成年子女个个成才,其中有三个院士,留下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家庭典范,值得深思!
曾国藩和梁启超都对每一个子女亲力亲为了吗?没有,他们也没有这个时间啊!但是他们的德行、处事、做事等各种行为方式和思想,一定对子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都只重视自我修行成长和家庭教育。
对于当今的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位一体,植根与日常的生活中,结合当今社会环境,进行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心智的成长锻炼,这才是最易行、最实际、最有效的方式。
我把教育的践行方法,简化为“5+1”模式,已经践行并有成效。
“5”指的是,早睡早起、叠被、齐物、看书、运动四个习惯,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融为一体,这是最基础的习惯打磨和养成。
“1”是最难的,也是最考验家长素养、能力和智慧的。总的来说,“1”指的是孩子的心智教育、思维教育和行为教育。
家长要能感知到孩子的感知,和孩子建立强链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自我觉醒成长,自信有活力,体验任何事物和人带给他的美好、快乐和幸福,引导他自己体验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孩子自己找到他自己的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沟通、活动等各种形式,植根于日常生活中,赏识孩子,肯定孩子,需要孩子。
经常说这样的两句话“有儿子和没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有女儿真好”。这两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了,就会知道其中的妙处了。
我们需要的是把孩子变成财富,而不是把财富留给孩子。
家长自我成长的高度决定了“1”所能达到的效果和高度。
所以说,有时候家长的教育智慧不高,教育经验不丰富,不如不教。把孩子交给有智慧有能力的老师来教,交给社会来教,交给生活来教。
生活,才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专家。
作为家长,做我们能做到的,不要急于求成,把自己的生活活出快乐,活出幸福,活出意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的土壤,孩子自己也会在生活中茁壮健康的成长,成长为栋梁之才,绽放生命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聪明的孩子,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爱天下每一个孩子。(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大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