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优秀作品荟萃简友广场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

作者: 十四施无畏力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18:20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天气在“西北方”热气不足,所以“西北方”属于“阴”。

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人与天气相对应;右耳朵不如左耳朵好使,右眼睛不如左眼睛好使。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东南方”地势低下,阴气不足,所以"东南方"属于“阳”。

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左手和左脚好比是“东南方”,"阴气"不足,所以左边的手脚不如右边的手脚灵活。

2.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东方属于“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

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会虚弱。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就会出现耳目聪明,但是手脚不便利的情况。

3.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西方属于“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

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下部旺盛了,上部必然会虚弱。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所以就会出现耳目不聪明,但是手脚便利的情况。

4.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同样是感受外邪,如果上部受邪,那么身体的"右侧"就会比较重。

在下则左甚:如果是下部受邪,那么身体的左侧就会比较重。

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这就是因为天地阴阳是不平衡的,人身体也会有左右阴阳不同。

故邪居之:所以邪气就会趁虚而入,留滞在身体比较虚弱的地方。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相关文章

  • 天不足西北学习笔记

    摘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

  •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

  • 第五章阴阳印象大论③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1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主于动,地主于静。《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

  • 阴阳说

    今天看了阴阳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为体,阳为用的相互依赖关系。 发...

  • 【锦】打卡26《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三)

    图/锦璱(图文设计) 打卡26 阴阳应象大论(其三)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báo)为阴之阳。气厚...

  • 【摘录】关于阴阳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

  • 【摘录】阴阳学说2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

  • 一、四气五味

    相关经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

  • 《思考中医》读后感

    阴阳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在生、阴在长。阴随阳生阳长,阴随阳杀而藏。(这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fa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