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83/570c32419ffad50b.jpg)
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天气在“西北方”热气不足,所以“西北方”属于“阴”。
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人与天气相对应;右耳朵不如左耳朵好使,右眼睛不如左眼睛好使。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东南方”地势低下,阴气不足,所以"东南方"属于“阳”。
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左手和左脚好比是“东南方”,"阴气"不足,所以左边的手脚不如右边的手脚灵活。
2.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东方属于“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
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会虚弱。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就会出现耳目聪明,但是手脚不便利的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83/4740f60384e12aab.jpeg)
3.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西方属于“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
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下部旺盛了,上部必然会虚弱。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所以就会出现耳目不聪明,但是手脚便利的情况。
4.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同样是感受外邪,如果上部受邪,那么身体的"右侧"就会比较重。
在下则左甚:如果是下部受邪,那么身体的左侧就会比较重。
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这就是因为天地阴阳是不平衡的,人身体也会有左右阴阳不同。
故邪居之:所以邪气就会趁虚而入,留滞在身体比较虚弱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5583/83d993c8afd27043.jpeg)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