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生就是需要人际关系的,人们完全可以享受独处的时光,但是独处时为自己所积累的能量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我们在与他人相处中消耗的那部分能量。
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一样,我们需要他人的支持、鼓励、帮助,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共生关系,只要人活着就不可能不与他人产生连结。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或者说在你经常与之发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中你的表现是否如自己所愿,以及他人对这段关系的应对方式,都将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有些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你自己都不曾察觉。
他人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你也会影响他人的某些部分,因此,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就需要认清另一个真相,那就是我们需要寻找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影响的那些人际关系。
看起来好像是个麻烦的概念,一方面我们要寻找对我们有着正确引导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主动去做出改变,这样我们也会成为他人眼中较为优质的人际关系。
我们这一生所有接触过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人体内的血管,遍布全身,它们都有构成自己稳定性及不稳定性的(人脉)来源,但我们只能关注与自己相关的脉络。
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能起到抗炎效果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物(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硒),它们会消除你体内大量的自由基,以改善你的炎症体质,让你的免疫系统从根本上得到调节。
靠谱的朋友、家人及同事会像和一路同行的同伴一样,希望你更有担当、更加值得信任与依赖,为此他们会给你很多忠言,也会给你很多鼓励,让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潜力变得更优秀的,这时你也会主动努力去面对一些从前不愿面对的问题,去接受全新的挑战,一改往日的恶习。
最终你会发现因为有那些能够给你正确指引的人的陪伴,你会重拾勇气和信心,朝那条“少有人走的路”走下去,成为自己,还会成为那个可以给他人带去正确指引的人。
别去管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冲突,因为想要超越现在的自己,必然要打破一些你原有的认知,否则你的层次怎么可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呢?
也有些人际关系可能会使你始终待在那个你无需付出任何努力的舒适区。这里的舒适区不是指那些你唯一会的、唯一擅长的技能,如果不留在这个舒适区可能就没饭吃的那种。
而是指你明明知道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调整,但是总有些声音会“站在你现在的立场上”,告诉你,你这样特别好,不需要改变,所以不必去努力做什么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舒适区”只是因为被动积累所留下来的习惯所致,并不会让你真的感到舒适,相反,它会让你一直陷在明知故犯、且持续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怪圈里循环。
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比前一天更加进步,不论是思维上还是行为上,任何细微的改变也都不该被忽视。可是如果你身边围绕着一群即便只会指责、挑剔,或是无需做出任何改变或提升的人,你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进步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真正被呈现在行为上的,但倘若你身边没有能够持续带给你正确引导及影响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没有这种持续行动的意愿和动力。
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领导会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及发展目标,使员工逐渐丧失团队意识,甚至令员工在迟迟找不到自我价值感的状况下选择离职或继续留在这个团队混日子;没有成长思维的父母会把自己未经思考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成为自己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最终使他们的自我需求及目标逐渐破灭,只能持续满足父母的期待和要求去做事。
每个人都会对身边的他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又因为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人际关系都很复杂,所以每个人这一生能够带给他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他人作用在我们身上的痕迹也是很明显的。
因为,有些身份决定了你就是会需要大量输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去影响身边的人。比如作为父母、子女、伴侣、员工、领导,或者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等等。只要你需要分享、沟通,与他人建立连结,那么你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的接受度。
所以在心理学上,成为更好的自己,大概是一个可以持续追逐一生的目标吧。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选择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自己可以选择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来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思维能力及决策力,然后再去影响那些需要正确引导的人,只有这样做,这个以你为圆心的人际关系的圆才会越来越圆满,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将带领你持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