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那时,我正将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从习惯性的评判转变成我正在倡导的这个。那天,我和大儿子起了冲突,我花了好一会儿才以我选择的方式,而不是以我习惯了的方式和他沟通那个问题。几乎所有进入我脑中的想法都是某种强迫性声明,这种声明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评判,对他所说的他拥有什么的评判。所以我不得不停下来,,深呼吸,想想如何更了解自己的需要和他的需要。这花了我好一会儿功夫,他感到很沮丧,因为他的朋友就在外面等着。他说:”爸爸,你这么久还不说话。“我说:”让我告诉你我很快就能说的话:按我说的做,否则,小心你的屁股!“然后他说:”爸爸,不急,慢慢来。“
所以,当事情与我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时,我宁可不急不躁,用我选择的能量和孩子沟通,而不是以我所学的方式习惯性地回应。可悲的是,周围的人让我们更强化了这种惩罚式的、评判式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尊重孩子的那种方式。
记得有一次感恩节晚餐,我竭尽全力地以我倡导的方式与我的小儿子沟通,这很不容易,因为他在考验我的极限。但是我着急,深呼吸,努力去明白他的需要是什么,我自己的需要又是什么,这样我才能与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这些需要。另一位家族成员,他所受的教育是另一种沟通方式。他一直观察着我与儿子的对话,在某一刻他凑过来,在我耳边低声说:”如果这是我的孩子,他就要后悔自己刚才说的话了。“
我和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家长交谈过,当他们试图以更人性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孩子时,往往不是得到支持,而是遭到批评。人们常常将我说的误解为放任不管,或不给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指导,而不是将之理解为一种全然不同的指导方式。这种方式来自双方相互信任,而不是一方想以自己的权威强迫另一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7119/f1dbbc78e9ea529a.jpeg)
将我们的目的定位让孩子做我们想要的事,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样做,最不幸的结果之一就是,最终不管我们说什么,孩子都会觉得是命令。不论何时,只要人们听到的是命令,那就很难让他们关注他人请求他们所做之事的价值何在。因为,就像我之前说过的,这威胁到他们的自主权,而自主权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强烈需要。人们希望能够去做某事是因为他们选择去做,而不是因为他们被迫去做。只要人们听到的是命令,那么,任何会让大家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法就会更难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