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加拿大开学第一天,阴差阳错的顺了我的意,闺女去学校上课了,而不是在家上网课。
从北京的高端国际学校到大多伦多地区还算不错的公立学校,我始终对自己的选择心里没底儿。我能确定的是硬件设施方面她一定会有落差,但闺女不是个很在意物质条件的人,她应该能克服。
至于在心里跟自己讲了无数次的当初选择公立学校的原因:不想在申请过程中花费太大的精力;不想让她一直待在阳春白雪的环境中,到公立学校看看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习;还有就是,她还处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的年龄段,这一点很折磨人,那么何苦费劲送她去那么贵的私立学校呢?
最近一直在看丁妈的朋友圈,从小被悉心培养的丁同学进了Radley,英国最好的公学。这几天看了丁同学每天学习生活的环境,突然感慨,曾经的同班同学,现在一个在条件那么好的学校读书,而我把自家女儿送进了简朴的公立学校。相比之下,思想落差还真不小。继而又开始问自己,我的选择对吗?
第一天上学回来,没有兴奋,甚至没有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抱怨了一晚上不想上学,无聊,只能熬日子。我忍了又忍,没有去评判她的话。为什么她最终对学习没有一点点的兴趣,哪怕就对某一门课有兴趣也行啊。如果我当初逼一逼她,送她进好一点的私立学校,她还会觉得学习无聊吗?
新学校第一天,午餐在教室里课桌上吃的,break时间只能干坐在field上。听起来是挺不爽的。当妈的忍不住想是不是该给她换到私立学校,这样至少空间多,规矩少。但我知道是我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想过度拯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