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上班这点事儿大学生活
人生的复利效应(十六):不要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啥都放进去”的

人生的复利效应(十六):不要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啥都放进去”的

作者: 夜游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23:33 被阅读99次

    先来讲一个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我曾经上过一段时间的俱乐部散打课程,这个课程的老师据说是我们区县的散打冠军。在一次课上,他见我出拳的时候紧紧握住双手、肌肉绷紧,于是提醒说:“出拳之前不要紧绷着,要放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速度要快”。我说,“这样岂不是没有力度?”

    他说:“你来试一下。”他说着一边示意我摊开手掌,竖着放在胸前。突然,他猛地一出拳,击在我的掌上,他用力显然是手下留情,但我的掌中已经是火辣辣地疼得厉害,我“哇”地叫了一声,他说:“怎么会没有力度了,但你绷着拳头反而会发不出力来。”

    故事说完了,这个故事不仅仅要告诉了一些出拳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引出今天的正题,我要告诉你,与出拳时放松肌肉一样,想要更好的思考问题,就要及时地把脑袋清空、放松。

    不知你们小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高三的时候有许多门课程,除了语数英外,还有物理、化学、历史、生物等等,于是在晚上自习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先是做了几道数学题,忽然想起趁着时间还早,不如再背几个单词,看了一会英语后,才记起来今天物理有几道习题作业没有完成,总之,正在做着一样事情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很多想做,却又一时半刻没有想出来的事情。

    尽管是进入了职场后,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有时手头上正在做着一样事情,想起来今天后面的任务还有很多,不知能否顺利完成,这种担忧形成了一种焦虑,最终反而降低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效率。有时候在哪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好主意,但事后却又忘得一干二净,苦苦搔着脑袋依然想不出来。

    心理学中发现,老是满负荷地工作会导致我们的闲暇感越来越少,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紧迫感和焦虑感,接着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会严重下降,大脑运行的速度减缓。

    大脑处理问题的速度降低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工作,于是我们就更加紧迫和焦虑了,于是认知能力以及自控力继续下降,最后形成了一个恶性、无穷无尽的循环里面

    循环

    其实啊,大脑就应该像“CPU”那样地用来单纯地处理问题,而不是用来储存无穷无尽的事情。

    好了,讲完了上面的原理后,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概念,名为“GTD(Get Things Done)”。这个概念源于一位著名的管理大师戴维·艾伦所写的畅销书《搞定1:无压工作的艺术》。在我看来,这个“GTD”原则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事情的,所有待处理的事项,都应该从大脑中清理出去。

    这个“GDT”方法有三个关键的步骤,分别是收集、处理、回顾

    第一步,收集。

    上面我们说了,大脑不是用来记东西的,因此,为了让大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我们必需找一个容器来放置从大脑中清出来的事项。这个容器可以是笔记本、台历和目前较受一些人推崇的手机APP印象笔记。麦肯锡公司的员工有一个常常被人称道的习惯,笔记本永远要放在一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这也是为了方便收集各种各样的事项。

    第二步,处理。

    这个“处理”是指对上面收集事项的处理。按照“GTD”法则,应该怎样处理这些请出来的事项呢?你必须准备1个废纸篓和5个文件袋(如果你是用电子文档或印象笔记,则是准备5个文件夹),在这5个文件袋上分别标注归档、将来、等待、下一步行动、项目。

    废纸篓:用来丢弃或者删除一些没有价值的文件。

    1.归档:有价值的资料,比如学习笔记、写作素材。

    2.将来:计划于将来在某个时间去做的事情,比如看一部电影、学习某想技能。

    3.等待:目前无法完成,需要别人完成了才能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4.下一步行动:要对这件事情做出下一步反馈的事情,比如写一份计划书,回一份函件等。

    5.项目:已经可以形成一个完整项目的事情,作为未来的复盘的材料。

    第三步:回顾

    对上面5个文件袋里的事项进行每天、每周、每月回顾。想一下“将来”自己有哪些计划要做的事情,想一下“等待”里别人的事情有没有什么进展,想一下“下一步行动”中自己有没有些现在就要做的事情,想一下“项目”中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要认识到,大脑其实是用来思考的,切不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啥都可以放进去”的移动硬盘。那么如何处理清空大脑后的一些外溢事项呢,我们介绍了一个名为“GTD”的法则,分别为“收集、处理、回顾”。文章中还介绍了一个麦肯锡员工的小习惯:笔记本永远要放在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人生的复利效应》   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复利效应(十六):不要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啥都放进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jn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