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东西,才发现,有时候,你心底的东西没法用一两个字来描述。看了更多人的文章,惊羡于他们细腻的笔触,惊异于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不同时代下的人,对同一世界全然不同的视角与表达。
《鲤·孤独》,张悦然《鲤》书系的第一册,其中收录了许多作家的小说、散文、随笔,以“孤独”开篇,是一个聪明的开始,而更吸引我的,是张悦然本人为它写的序,“少年时的写作,更像是一种蒙克式的,带着两只黑邃的眼眶,双手捧起头颅的呐喊。因为孤独,只想发出声音,尖利而响亮的声音。可是它们只是零散的音符,力量幽微。后来渐渐才知道,回声和共振的重要。是它们把音符连缀起来,绵延下去,成为一首乐曲。”
我想,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将孤独兼容并蓄,一定会产生共鸣。随后又去豆瓣里去看它的书评,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轻易跟随文字沉浸其中,又发表出属于自己的感慨;有人说主题太单一,而它的讲述更加不是生活本身,甚至感觉其失去了对文字的崇敬,作者浪费了好的驾驭文字能力,这本书让人急于摆脱;而有人则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冷静”——“这种懒得用力,自来的颓废,社会意识的淡薄,对规则的无视,非常的切合时下小孩子的生活方式。”
看完书评和其中一些片段的描述,我已经不太想买这本书了。想起曾读过的蒋勋的《因为孤独的缘故》,从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丛里摘下它时,只因为这名字隐约透露出的矜持与浪漫。再加上蒋勋美学家的鼎鼎大名,我想,应该会接受一次孤独的美的洗礼吧。结果,读下去才知大错特错,若想看蒋勋对孤独的美的诠释,应该去读他的《孤独六讲》才好,这一本,是血淋淋地揭露黑暗下伤疤的小说集子,尖锐而富于批判,让人心中一惊,一痛,一哀。
而孤独究竟是什么样子?既然是孤独,如若是和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便立即消散了吧。张悦然书目下的评论确实更有意思,可能因为喜欢她的人,喜欢得太强烈,而不理解的人又实在无法去认同。就像你的故事和我的经历永远都无法统一,真正的孤独,是不是就在你倾诉表达后,问出的这一句“而你懂我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