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写日记对初中生来说,是引发其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形式。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凸显细节描写,自拟标题,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让学生告别“记流水账”式的练笔方式,为日记增味、增香、增色。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留心观察; 细节描写;自拟标题
日记,就是把自己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等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写日记对初中生来说,是引发其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形式。通过写日记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观察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大部分教师习惯给学生一周至少布置一篇日记,更有甚者实行一天一记。学生们用写日记的形式来表达,可以暂时远离考试的压力,不受命题作文的束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放飞心灵,自由练笔。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日记在记叙时过于拖沓,只看到了叙事,却没有看到生动优美的语句、细腻的情感,整篇日记读起来索然无味,像记流水账一样。如何引导学生告别这种“记流水账”式的练笔方式,为日记增味、增香、增色,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究的问题。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记流水账”式日记出现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学生不想写日记,单纯为了应付而写。当学生失去了写日记的积极性,他们往往一提笔就随意地动笔,不在写作前构思,也不再写作中字斟句酌,认真思考,就是为了凑够字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认为这是“记流水账”日记的问题根源所在,引导学生爱上写日记,用积极的心态去写,是一篇好日记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欣赏、评论能激励学生把日记写好。可以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批改,并每周进行赏析。先挑选优秀的日记、进步最大的日记、立意最好的日记等让学生进行范读,然后师生及时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或者某位学困生日记中有精彩片段的,我都拿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给予点评。被读学生受到鼓舞,听到的同学也羡慕地奋起追赶。教师的点评,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的日记赏析,既是提高学生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又是一次美的享受。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被肯定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写出好日记的欲望。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写好日记,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写日记。为了让学生的积极性持之以恒。我指导学生写多样新颖、富于创造性的日记。比如写读写结合的日记。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读写结合会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然。如学了《爬山虎的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来写。鼓励学生写采访日记。让他们采访家长后写《住房的变化》、《爸爸的童年》等。学生还对社区进行采访,写出了《小区的绿化》《好孩子的标准》等。此类日记增进了学生与家庭与社会的沟通,促进了学生参与社会的热情。写剪贴日记。把自己喜爱的邮票、画片、照片贴在日记本上,并按图意写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加以说明。这种形式学生既感兴趣、又乐意去做。引导学生写活动日记。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写作素材。学生一旦爱上写日记,自然乐于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不断思考,认真动笔。
二、学会观察
很多时候,学生写不出好的日记,原因在于没有细致地观察生活。只要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都是写日记的好题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日记离不开观察,因为观察是写好日记的先决条件,要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用全部的感官读世界这本大活书。如凡是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事先告诉学生留心观察,抓住重点,为写日记做准备。同时我经常有意识地安排或提醒学生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为他们提供写日记的素材。记得在指导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日记时,我先组织同学们玩游戏——踩气球。在玩之前让学生留心周围同学的表情、神态、动作,教室里的气氛等。游戏结束后,我便让学生分成小组一起交流,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从他们的小脸中我感受到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最后让他们把自己说的话写成日记,孩子们个个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尽的快乐。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内控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针对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首先,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可这样引导学生:“哪些东西最吸引你,你想了解哪些方面?就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事物进行观察。
”其次,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有序,写起来也就有条理。比如在指导写《我喜爱的小动物》一文时,我提前让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饲养小动物,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日记指导时我找到了许多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图片。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先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小金鱼外形时,利用课件把最能显示小金鱼样子的镜头定格下来,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把它的外形说具体。然后再组织学生观看小金鱼的动态录像,熟悉小金鱼吃食、游戏的样子。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特点进行介绍。最后再把它写出来。通过在课堂上的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学生有序观察后的日记形象地再现了生活,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三、凸显细节
一篇日记读起来像在“记流水账”,往往是因为少了一些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一篇日记之所以优秀,都源自细节。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日记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从而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事物特点显明,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尤其对高年级学生要提高要求,鼓励学生进行细致的细节描写。比如很多学生把周末出去游玩作为日记的内容,却往往只记叙玩了什么,而没有吸引人眼球的细节描写。举个例子,某学生日记写了父亲带自己去游乐场玩,该学生选择写坐摩天轮这个游玩项目,而这个学生的日记用了很长的篇幅写坐摩天轮前的内容,坐摩天轮时却寥寥几笔,草草结尾。整则日记详略不当,读起来平淡无味。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凸显坐摩天轮时紧张刺激的这一细节描写,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把自己坐摩天轮时的动作,紧张的心情准确地表达出来,穿插自己观察到当自己坐到高空中时,父亲、伙伴的神情、语言和动作,衬托出坐摩天轮的紧张刺激,这样的细节描写能使日记靓丽起来,达到练笔的效果。引导学生细节描写的写法很多。比如巧妙运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是细节描写中较为有效的写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大大增加日记的感染力。比如描写游动物园的日记,很很学生写日记时以“看到了什么,然后又去看了什么,紧接着去看了什么”的句式描述,语句显得拖沓,没有活力。很多学生容易落入“记流水账”的“圈套”,但引导学生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写成“在动物园里,威风凛凛的老虎、上窜下跳的小猴子、圆滚滚的大熊猫、慵懒地晒太阳的大象,都在向我们问好。”这样的语句就充满了灵性,让读者仿佛置身在动物园,目睹到了不同的动物们的风采。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凸显日记中的细节,就像给日记这道菜增加香料,使得其不仅有诱人的色泽,还有扑鼻的香味。
四、学会拟题
题目是日记的“窗口”,也是日记的眼睛,透过它可以领会日记的内容。一个有趣、新颖、醒目的日记题能体现文章的内容和特点,能激起阅读者的兴趣。让学生自拟标题写日记同还能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谋篇的能力。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日记自拟出一个好题目呢?我认为可以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为例,告诉学生几种拟题方法:
第一,时间拟题法。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时间拟题. 如《课间十分钟》、《杨家岭的早晨》、《秋天》等.
第二、地点拟题法。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地点拟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角楼上》、《长城》等。
第三、人物拟题法。用 文章的主要人物拟题,如《少年闰土》、《刘胡兰》、《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第 四,记叙中心拟题法。用文章记叙的中心事件拟题,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抢险》、《范进中举》等。
第五,物件拟题法。用与文章有关的物件拟题.《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个苹果》《记一辆纺车》等。
第六,象征意义拟题法。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拟题,如《种子的力》《沉重的翅膀》等。
第七,中心思想拟题法。用突出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拟题,如《为人民服务》、《视死如归》、《纪念白求恩》等。
日记拟题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只要学生在写日记前认真琢磨,不断借鉴模仿,就一定能拟出一个新颖又具有吸引力的好题目,为下一步围绕题目选材、组材、布局、谋篇作好铺垫,从而写出有亮点、有个性、感动人的好日记。
总之,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乐于写日记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凸显能体现日记主题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学会自拟题目,真正告别“记流水账”式日记,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