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頍弁》是一首宴乐诗。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抬头皮帽越发高,头戴皮帽为哪桩?你的酒浆香又醇,你的菜肴珍又美。难道来的是外人?兄弟一堂无其他。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爬藤茑草和女萝,攀援松柏才生长。还未见到君子时,忧心忡忡心难安。如今见到君子面,欢欣喜悦溢满心。
頍:帽顶尖尖(前倾、抬头)的样子。
弁:古代贵族带的一种帽子,分皮弁、爵弁。
实维伊何:是为伊何。实,通“是”。维,语助词。伊,当作“繄[yī]”,相当于“是”。
旨:美。
肴:荤菜。
伊:是。
异人:外人。
茑、女萝:都是善于攀缘的蔓生植物。
施:延伸,攀缘。
弈弈:心神不安的样子。
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
说怿:欢欣喜悦。说,通“悦”。怿,欢喜,高兴。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甫田之什》: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