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学习积累知识,主动学习创建技能。
刚开始看到百分之六,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的“野蛮式成长”:短暂的高强度学习,一定能获得脱胎换骨般的进步。
原则:元学习,专注,直接,训练(刻意练习),反馈。
针对专项,可以不计得失地汲取知识,反复练习。专项提升打破舒适区,持续性精进带来一系列的改变,收获会像是塌陷下来的雪山,有一种浴火重生的快乐。
“如果超级学习能够被瓶装或者标准化,它将是一种高强度的结构化教育形式。”但是仅此而已,并没有触及超级学习的本质。有些我们不能归为模式的东西更为重要——如何让一切变得有趣。
简单而容易操作地完成,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程式化过程。
现在回到刻意练习,我的理解是主题明确,每一个步骤都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绝对不是贬义的功利性,而更注重过程,是对过程的目的体现。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九大原则。
1,元学习。首先绘制导图。从研究如何学习你想要应对的主题或技能开始。如何做好调查,利用你过去的能力更轻松地学习新技能。
2,专注,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留出大块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让学习变得简单易行。
3,直接,勇往直前,针对你想擅长的技能,边做边学,不要因为贪图方便或者舒适,就把它换成其他间接任务。
4,训练,攻克薄弱环节,要毫不留情地改进自己的弱项。把复杂的技能分解成小的单元,逐一掌握,再把它们合并起来。
5,检索,以测促学。考试不仅仅是评估知识的一种方式,更是创造知识的一种方式。在你对学习效果感到有信心前,先自我测试一下,督促自己积极地检索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复习。
6,反馈,不要回避负面评价。有些反馈很严厉甚至刺耳,这时,不要让你的自尊阻碍你前进,好好利用反馈,从各种反馈中提取信号,这样你就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忽略什么。
7,记忆,别往漏水的桶里加水。要弄清楚自己忘了什么,为什么忘记,学会记住知识或技能,不是要现在记住,而是要永远记住。
8,直觉,在形成直觉前要深入思考,通过对概念和技能的运用和探索来培养直觉。弄清楚理解是如何产生的,不要依靠简单的记忆技巧,要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
9,实验,跨出舒适区去探索,所有的原则都是起点。真正的精通不仅来自追随别人走过的路。还来自探索他人从未想象过的可能性。
想要在学术领域做出伟大的学术成就,科学家都必须能够迅速地专注下来。
很多人只留意专注,觉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没有新意。但是,“迅速”这个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上课铃声响起来的时候,有的学生能一秒钟进入状态,有的思维仍处于分散状态。这一刻,差异就凸显出来了。
狭窄性专注和更轻松的专注状态相比,第二种更加有效。第一种是一种被迫状态,来自外力或者内力的被迫,较为轻松的专注更有意义,是一种最为有利于成长的心流。
迁移,被称为“教育的圣杯”。你将在一中环境中学到的东西在另一种环境中使用,这就是迁移。
在学习中确定一个限速步骤,将它分离出来,并对它进行专门训练,因为它支配者你在改机能上的整体能力,也就是木桶理论中的短板原则。
学习是一项综合能力,我们如果用单一的课本知识模式去限制固化,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习编程和批判性思维,是对大脑的有效锻炼。
放大镜法是花费更多时间在某项技能上。对细节和本质的关注,大脑对问题的“无意识”思考,促进对问题的整体理解。
在超级学习中,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主导的,而不是源自外部因素,这一思路让训练有了新的活力。
通过自主思考和判断找到攻克难点的新方法,有针对地加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从心出发慢慢回忆,比再看一遍书更有用。
直接法,迫使你去检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强化对相关技能的训练。
要有一定难度,练习思维。书中用“检索”一词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与表达,实际上就是回想与提炼。比如写书评的时候,可以不再翻阅书,而是凭着回想重新构建知识。
反馈是一种高效方式,只有伴随着积极评价的反馈才能促使学习者接受,也就是期待性评价或者叫作发展性评价。
超级学习虽然是自我主导性质的,但你不应该误以为,学习是完全独立于他人的个人追求。
记忆是思考的灰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