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校园会发生极端的事件?创意的火花难以在年轻的头脑中闪现?大学生的眼中洋溢着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他们的追求为什么只剩下找份有钱途的工作?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们都在学着什么?不过是知识的堆砌罢了。而这些知识诚然利于我们的生活,但面对人生课题时,我们仍然不知所措,被焦虑所折磨——学习工作的意义何在?未来将走向何方?世界是否真的如此残酷?人注定是孤独的吗?如果平时以“不要想太多”为由粗暴地否定掉人类追问的本能,那当人面对无可避免的挫折时,他就会陷入恐慌,爆发的情绪压过了理智,悲剧便会产生。
所以我们需要文科课程。然而,在我上学的经历中,美术课沦为技巧的练习,而不是感受的抒发,有时候还会被其他“主科”侵占。语文课被束缚在考试的框架里,阅读理解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习时间宝贵,学生们放下了手中的“闲书”。我们太擅长以单一的标准扼杀创意源泉的流动,扼杀智慧的萌芽,把活生生的人类塑造成流水线上的工作机器,让人性缓慢窒息消逝。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科课程变得形同虚设。
文学、书法、音乐、美术、哲学,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对社会大有益处。它们正是人成长的真正养料。
苏格拉底曾说,恶即无知。我觉得,这种“知”不单指知识,更是指智慧,探寻自我,发展自我和宇宙关系的智慧。如果一个人能跳出框架,把自我的概念扩大到世界,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爱,那么他就会甘愿为了世界卑微地服务人类,服务宇宙中的生灵,以另一种方式对社会做贡献,尽管他可能会不被人所理解。就算一个人在哲学和艺术的熏陶下暂时没有达到这种无私的境界,那纯粹的真善美至少也会默默渗入他的心灵,他漂泊的心灵暂时得到了休憩和疗愈。这或许能极大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从而节省许多社会资源。
另外,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呼吁创新,但创新之树似乎还没有枝繁叶茂?如果有艺术的推动,有鼓励创造的土壤,带领学生们跳出思维框架,以不加偏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去思考,那么无限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在我们眼前展开。如果在不断跳出思维框架的过程中,在对宇宙的追问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那创新就会被注入生命,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教育不应沦为把人分类的机器,学校不应沦为人才交易市场。如果真的是不得已,那这机器也过于低效——十六年的投资过于漫长。对于平凡的大学生们来说,现在能做的只有自己去课堂以外寻求智慧,寻求爱与美对心灵的滋养。但如果我们从小就接触到了这些,探寻之路会好走很多吧?
我梦想着,在学校里存在着一个雅典学园般的协会,那里没有绝对的老师,大家都是智慧之路上的探索者,一些人只不过是走得更远罢了。大家来这里并不完全是为了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一位苏格拉底般的主持人,智慧之路上的先行者,在课上不断地以提问去引导大家去推演因果,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思考课,就算每个月只有一节,也是好的啊。
我还梦想着有另外一节观察课,就给学生一段安静的时间,教会学生如何不加评判地以真心去看事物,去感受生活,去欣赏艺术作品。
也许我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中只能是空想。但给在题海挣扎着的学生们一点火花,提醒他们,在冰冷的书本之外,有更美好的东西存在,人生不只有无尽的竞争,也是好的。
网友评论
喜欢你的文章,值得令人反思。
专题【深度思考】(专门收录写作爱好者的深度好文)
https://www.jianshu.com/c/a487a69c2f13
已接受你的投稿,期待你更多佳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