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一,戊辰(188年)—庚午(190年),共3年
孝灵皇帝下
中平五年(戊辰,188年)
1.春天,正月丁酉日,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2.二月,有彗星出现在紫宫(即 太微垣,代表天子之宫)附近。
3.以郭大为首的黄巾余党在西河的白波谷作乱,入侵太原郡、河东郡。
4.三月,匈奴屠各种胡入侵并州,并州刺史张懿惨遭杀害。
5.太常江夏人刘焉看到宫中、朝堂上的乱象,为了自保,提议说:“现在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动乱、叛乱,说到底,就是因为刺史镇不住当地的人民;以他们的能力和威望,既镇压不住这些叛乱,又选不出好的属下来进行管理工作,所以作乱的盗匪和反贼才越来越多。
应该给各地刺史、州牧进行一次大换血,选用深得民心、受人爱戴且身份地位尊贵的人担当这一重任,才能压得住这些乱象。”
于是刘焉顺水推舟请求担任交州牧,因为他早就看好了这一偏远的位置,打算去那里躲避战乱。
侍中广汉人董扶私下里对刘焉说:“京师目前这个状况,要不了多久就会战乱横生,我观望了一下,益州那边的云气有要出天子的预兆,您去那里说不定大有可为。”刘焉希望这个预兆将来会应验在自己或自己后代的身上,便放弃了交州牧,转而向刘宏申请担任益州牧。
当时益州地区的老百姓正苦于益州刺史郤俭繁重的赋税重压,益州长官的丑恶行径也在京师中早有耳闻,再加上凉州刺史耿鄙和并州刺史也是丧命于盗贼之手,刘焉的提议正好说中了刘宏最近正操心的事情,于是刘宏就依照刘焉所说,从九卿、尚书之中选任州牧,并且规定这些人到任之后仍然按照自己原本职位的等级领取俸禄(九卿为中二千石等级,尚书为六百石等级)。
刘宏任命刘焉(鲁恭王刘馀的后代)为益州牧,任命太仆黄琬(黄香之曾孙,黄琼之孙)为豫州牧,任命宗正东海郡人刘虞(东海恭王刘苍的第五世孙)为幽州牧。自此,“州牧”这一职务的重要性以及其地位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刘虞之前担任过幽州刺史,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喜爱,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刘宏才任命他为幽州牧。
侍中董扶和太仓令(属大司农,管理粮食运输)赵韙(音“尾”)二人主动辞职,跟着刘焉一起来到了蜀地。
6.刘宏下诏调发一部分南匈奴的兵力交给幽州牧刘虞,让他发兵讨伐反贼张纯。
南单于羌渠派左贤王带着骑兵部队前去幽州面见刘虞,然而显然眼下的战乱并不是短时间内能结束的,匈奴人担心仗打个没完没了,看不到战争结束回家的那一天,都不愿意跟着左贤王上路,于是右翼部落的䤈落种人(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右翼部落的薁鞬日逐王比投降,被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䤈落种就是其支庶的后代)叛变了。
䤈落种人和屠各种人联合起来凑了十多万人,把南单于羌渠给杀了。
南匈奴拥立羌渠的儿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7.夏天,四月,刘宏罢免了曹嵩(曹操之父)的太尉一职。
8.五月,刘宏任命永乐少府南阳人樊陵为太尉。
六月,刘宏罢免了樊陵的太尉一职。
9.益州地区一伙以马相、赵祗为首的贼人团伙在广汉郡绵竹县起兵造反,自称为“黄巾”,将益州刺史郤俭给杀了,然后向巴郡和犍为郡发起进攻。
短短半个月之间,便有三个郡遭到了沦陷。
马相和赵祗打造的黄巾军聚集了几万人后,马相自称为“天子”。
益州从事贾龙带着官兵和百姓攻打马相,经过了好几天的拼杀,终于将贼人全部赶跑,益州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听说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贾龙便带领着手下的官员、小吏前去迎接刘焉的到来。
刘焉把益州牧的办公地点改到了绵竹县,在当地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招降作乱叛变的贼人。刘焉颁布的法令清晰简要、工作执法风格温和宽厚,以此来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
10.有七个郡国发生了严重的洪灾。
11.前任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某一天与一位叫襄楷的术士以及冀州刺史王芬坐在一起聊天,襄楷说:“我夜观星象时,推测出宦官马上就要遭殃了,黄门、常侍的死期终于到了!”
陈逸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王芬当即表态:“如果你预测的是真的,那么我愿意冲在第一线把宦官全部除掉!”于是王芬立刻与当地势力大的豪强英杰们取得联系,并上书说“黑山贼流窜于冀州地区各个郡县作乱”,打算等朝廷下达讨伐盗贼的诏命后,开始军事武装行动。
当时,刘宏正准备到河间国去看看他曾经居住过的府邸,王芬得知这个消息,便打算趁着刘宏出巡时,发兵劫持刘宏,逼着他下令杀死常侍和黄门,然后再顺势废黜他的皇帝之位,拥立合肥侯(姓名不可考)为天子。
王芬把除宦官、废刘宏、立新帝的计划告诉了议郎曹操,曹操说:“废黜天子改立新帝,这件事意义重大,自古以来干这事儿的人就没几个人有好下场。
当然,也有正面案例,像伊尹和霍光,他们两个就能够做到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权衡过各方面的利害之后,做出了废帝立新之事。
伊尹、霍光对国家拥有绝对的忠心,又正好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国大位,且废黜的皇帝足够昏庸荒诞,拥立的新天子又有足够的民望和声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借助自身的话语权、顺从群臣的心意,才能取得成功。
如今你们只看到了表象,以为废立之事只靠劫持和逼迫就能做到,却没有考虑到当今的具体情况。
人民的造反、动乱早就不是一开始的小打小闹了,现在任何一股贼人势力都有想称帝的念头,而且有不少人已经这么做了,你们想要拥立新天子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说不定会反噬到你们自身。
而我看你们现在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好像觉得一定可以成功似的,在我看来,这是在玩儿命啊!”
得不到曹操的支持,王芬又叫来平原人华歆、陶丘洪一同商议此事。
陶丘洪打算跟着王芬干,华歆却制止道:“废天子立新帝这件事情即使是伊尹和霍光当初做起来,都是非常犯难的,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
况且王芬为人粗心大意,考虑问题根本就不周密,再加上他这人软弱无能、没有魄力,遇到大事就掉链子,这件事情他是办不成的。”
陶丘洪便打消了参与王芬计划的念头。
在刘宏出行之前的某一天晚上,北部天空出现了红色的云气,这道云气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天空。太史上奏:“根据天象来看,北方有人图谋危害天子,陛下您暂时不能去北边。”
于是刘宏把去河间国探访旧宅的计划暂时搁置了。
原本刘宏在收到王芬的奏疏后已经下令安排他去讨伐黑山贼,而现在刘宏又突然下令要求王芬解散军队,并将他召入京师。
王芬本来就心虚,突然收到征召入京的诏命,怀疑自己谋逆的计划已经被刘宏知晓,便摘下官印、收拾收拾东西逃走了;王芬逃到平原郡后,在惊慌失措中选择了自杀。
12.秋天,七月,刘宏任命射声校尉马日磾(音“蜜低”,马融的族孙)为太尉。
13.八月,刘宏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之官职: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上军校尉蹇硕负责统领所有西园校尉。
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刘宏对于军事就上心了起来,蹇硕身强力壮、魁梧英勇,又稍微具备一些军事才能,刘宏对他非常依赖和信任,不仅任命他为上军校尉,就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蹇硕的指挥调遣。
14.九月,刘宏罢免了许相的司徒一职,任命司空丁宫为司徒,任命光禄勋南阳人刘弘为司空。
15.刘宏任命卫尉·条侯董重(永乐太后董氏兄长的儿子)为骠骑将军。
16.冬天,十月,青州、徐州再次爆发黄巾贼作乱,黄巾贼起兵转战侵扰各个下属郡县。
17.通过观望云气来预测占卜的术士认为京师马上将要出现巨大的军事动乱,天子和太后的宫中将会有血光之灾。
为了镇压消灾,刘宏把各地的将领都招来平乐观,进行军事讲习。
刘宏命人对平乐观进行了一番改造:
搭建了一个大型祭坛,祭坛之上装饰有堆叠了十二层的羽盖,整个羽盖的高度达到了十丈(约23米);
在大祭坛的东北方修建了小祭坛,小祭坛上也装饰有堆叠了九层的羽盖,整个羽盖有九丈(约20.7米)高;
安排了几万名步兵骑兵在祭坛旁边安营扎寨,军营的排列就如同军阵一样星罗密布。
十月甲子日,刘宏亲自来到平乐观阅兵,在大祭坛的羽盖下驻扎,大将军何进在小祭坛的羽盖下驻扎。
刘宏和他乘坐的马全都套上了铠甲,称自己为“无上将军”,绕着军营阵巡视了三圈后回到大祭坛之上,然后下令这些将士全都由何进统一调遣管理。
刘宏问讨虏校尉盖勋:“我像这样给众军进行军事演讲,您觉得怎么样?”
盖勋回答:“古时候圣明的君主,只会对外展示自己的仁义和德行,从来不会刻意夸耀其军事实力。
如今反贼、乱党都是在地方上作乱,然而陛下却在京师摆这么大的阵仗,就算再威武雄壮,贼寇也看不见啊!
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陛下自娱自乐、把用兵当儿戏罢了!”
刘宏说:“说得好!只可惜我到现在才听到先生的这番言论,我身边的那些大臣没有一个人像您这么说。”
后来,盖勋对袁绍说:“陛下并不傻,他还是分得清是非对错的,只不过是被他身边那些宦官给迷惑了而已。”
于是盖勋和袁绍便决定要诛杀宦官,而这事传到了蹇硕的耳朵里,他为了自保,便找机会让刘宏将盖勋调离京师,任命他为京兆尹。
18.十一月,羌贼主帅王国包围了陈仓。
刘宏下诏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率领前将军董卓,带着四万人抵御王国的进攻。
19.反贼张纯和乌桓头目丘力居在青州、徐州、幽州、冀州作乱,刘宏下诏要求骑都尉公孙瓒率兵前去讨伐。
公孙瓒与贼人张纯在辽东属国的石门山交战,将张纯打得丢盔弃甲,张纯连妻子和儿女都不要了,狼狈地逃出了关塞,之前被掳掠走的百姓全都被公孙瓒夺了回来。
后来,公孙瓒继续向前深入敌庭,但是由于缺少后续部队的支援,以至于被丘力居等人带兵困在辽西郡的管子城;公孙瓒就这么被围困了两百多天,粮食全部耗尽,在饥寒交迫之中军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有五、六成的士兵被饿死、冻死。
20.董卓对皇甫嵩说:“陈仓现在危在旦夕,请将军赶快出兵相救。”
皇甫嵩说:“不忙,要知道,就算再怎么打胜仗,都不如在不交战或少交战的情况下解决敌兵。
王国现在包围了陈仓城,想仗着自己兵强马壮把这座小城给打下来,然而你别看陈仓只是个小城,但是城池坚固、守军强悍,一时半会儿是打不下来的。
等王国忙活半天而陈仓城却纹丝不动的时候,他的部众肯定早就已经筋疲力尽、没有战斗的体力了,到时我军再趁他疲困虚弱之时进攻,这才是保证完胜的关键。
所以现在不要忙着营救陈仓,等一阵子再说。”
果如皇甫嵩所料,王国攻打陈仓花了八十多天都没有成功将城池攻陷。
六年(己巳,189年)
1.春天,二月,羌贼主帅王国见陈仓城实在是打不下来,而且部众已经疲惫不堪,不适合再继续进攻了,于是下令解除包围圈,撤兵离去。
正当皇甫嵩打算率兵追击王国撤退军队的时候,董卓制止道:“将军不可追击!兵法上说了,敌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要逼得太狠,敌人逃离的时候也不要追击。”
皇甫嵩说:“你说的不对。之前在王国围攻陈仓的时候,我之所以不去营救陈仓,是因为当时王国的部众士气高涨、锐气正盛,此时硬碰硬不仅打不了胜仗、救不下陈仓,还极有可能对我军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次我等王国撤退了之后选择追击,就是看中他们打不下陈仓从而士气低迷、军心懈怠。
王国当前并不是为了逃命而撤退,只是因为无法成功攻克城池而离开,他们也并非是被逼到了绝路上必须要拼死一搏来杀出一条生路,而是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根本提不起精神作战。
我军军容整齐、斗志昂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攻打一支无精打采、人心涣散了的部队,想要殄灭敌人易如反掌,所以现在正是追击的最佳时机!”
于是皇甫嵩要求董卓断后,独自率兵追击王国,又与王国展开了连续好几场战斗,将王国打得溃不成军,斩获了一万多贼人的首级,此战大获全胜。
董卓见此次战争结果印证了皇甫嵩的正确、凸显了自己的作战思路有误,觉得非常丢脸,从此以后,他和皇甫嵩之间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由于王国惨败,在羌贼军中的威望大幅下滑,韩遂等人便联手废掉了王国的主帅职位,把前任信都县县令汉阳人阎忠给抓来,强行逼着他当统帅,管理指挥各部军队。
后来,阎忠生了一场重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于是韩遂等人为了利益和权力分配这事儿闹的不可开交,羌贼部队中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内部人员自相残杀好不热闹;往后,羌贼势力便走上了下坡路,实力每况愈下。
2.幽州牧刘虞上任后,派使者来到鲜卑部落之中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归顺后将会获得什么样的福利待遇、以及拒绝顺从将会遭到怎样的军事打击,并且向鲜卑人提出重金购买张举和张纯的首级。
刘虞在幽州地区的声望很高,乌桓头目丘力居等人得知刘虞来到了幽州,都喜出望外,自发前去投靠了他,而张举和张纯失去了丘力居这一大帮手,他们俩也清楚短时间内想再兴风作浪也已然不可能了,于是他们逃出了边关之外,剩下的部众也都纷纷向刘虞投降。
眼见贼众渐渐归顺,动乱也得以平息,刘虞上表请求撤离幽州地区屯扎的军队,只留下降虏校尉(因为在石门山打了胜仗,从骑都尉被提拔到降虏校尉)公孙瓒带着一万名步兵骑兵在右北平郡屯军。
三月,张纯被手下的一位名叫王政的门客杀害,王政带着张纯的头颅前去面见刘虞邀赏。
刘虞打算利用善意、福利、信义来感化并招降乌桓人,公孙瓒却立志要把乌桓给灭种,这一思路完全与刘虞背道而驰,于是二人因为此事产生了分歧,从而关系出现了裂痕。
3.夏天,四月初一(丙子),发生了日食。
4.刘宏罢免了马日磾的太尉一职。
刘宏派出使者到幽州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尉,封他为“容丘侯”。
5.蹇硕身为西园上军校尉,在刘宏的要求下,大将军何进也得听从蹇硕的调配,但是蹇硕担心自己压制不住何进,于是对他一直心存忌惮,经常拉着常侍们给刘宏洗脑,想让刘宏派何进到西边去打羌贼韩遂,得到了刘宏的批准。
何进心中当然清楚刘宏这一安排是蹇硕等人的阴谋,为了拖延时日,何进便上奏提出让袁绍征调徐州、兖州的兵力,等袁绍带兵回京,使得京师有足够的武装护卫之后再发兵西进。
6.早年间,刘宏连续夭折了好几个皇子,后来何皇后生下的皇子刘辩,交给了一位名叫史子眇的道士抚养,因此刘辩有了一个称号为“史侯”。
又过了几年,王美人诞下了皇子刘协,由董太后(刘宏之母)亲自抚养,因此刘协也拥有了一个称号,为“董侯”。
群臣上奏请求刘宏确立太子。
由于刘辩为人轻率、气质不佳,在人面前撑不起场子,没有当帝王的仪表和威严,于是刘宏心中的太子人选便落在了刘协身上,但是一直迟迟拿不定主意。
直到刘宏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临终时,他告诉蹇硕立刘协为太子。
四月丙辰日,刘宏在嘉德殿内驾崩,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三十四岁。
刘宏晏驾时,蹇硕就在他身边,为了保证顺利立刘协为帝,便打算先把何皇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杀了之后再着手立帝一事,于是让人把何进叫进宫来,准备假借议事的名头趁机动手。
何进收到蹇硕的通知,便马上乘车前往皇宫。
蹇硕手下有一个司马,名叫潘隐,他与何进是老熟人,潘隐得知蹇硕此次召见何进的阴谋,便在迎接何进进宫的时候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意欲让何进察觉到异样。
何进看到潘隐的样子,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马上调转车头赶紧一路跑回了军营,并带领军队在百郡邸(各郡长官在京师暂住的集中之地)屯兵,然后借口说自己病了,无法入宫面见蹇硕。
四月戊午日,皇子刘辩即皇帝位,时年十四岁。
尊称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听政,代替刘辩处理国政。
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朝廷下诏将年号从“中平”改为“光熙”。
朝廷封刘辩的弟弟刘协为“渤海王”,刘协时年九岁。
后将军袁隗被任命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一同录尚书事(总领尚书事务)。
此时,何进已经大权在握、总览朝政,一想到当时蹇硕打算杀害自己,何进便恨得牙痒痒,于是想找机会把蹇硕给除掉。
何进有一位心腹门客,名叫张津,袁绍委托张津向何进进言,劝他把内宫中的宦官全部处死。
由于袁氏连着好几世都是大汉朝廷的权贵(袁安为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敞为司空,袁安的孙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为司空,袁汤的小儿子袁隗也担任过三公),而且袁绍与他的族弟·虎贲中郎将袁术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势力范围又广又远,所以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决定除掉内宫中的宦官。
为了完成除宦官大计,何进招来了不少能人智士给自己出谋划策,如何颙、荀攸(荀爽的族孙)、河南人郑泰等二十多人。
何进任命何颙为北军中候,任命荀攸为黄门侍郎,任命郑泰为尚书,这三人全都是何进的心腹之人。
蹇硕看到即位的是刘辩而不是刘协,知道何进、何皇后的这股势力已经难以压制了,他担心何进会因为自己当初想要谋杀他而找机会报复,于是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人写信说:“大将军兄弟俩(何进、何苗)把持国政、独断专行,如今勾结当初党人案中的那些罪人,打算除掉我们大家。只不过何进考虑到我现在手上还掌管着皇家禁兵的兵权,所以他还迟迟不敢动手。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自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何进骗进宫内,关闭宫门,然后将其控制起来处死。”
中常侍郭胜是何进的老乡(南阳郡),而且何太后和何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中郭胜出了不少力,因此郭胜是站在何氏这一边的;赵忠把诸位常侍们叫来商议除何进的计策,郭胜也在其中,他心中并不支持蹇硕的提议,还把蹇硕的文书偷出来拿给何进看。
四月庚午日,何进派黄门令上门把蹇硕狠狠谴责了一番后将其诛杀,随后,何进便顺理成章的把蹇硕手上的军队控制在自己的麾下。
骠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二人相当于是死对头,于是宦官们为了对抗何进,都纷纷把董重当做靠山。
在刘辩即位后,董太后心中非常不痛快,总是想在政事上掺和一把,而何太后当然不乐意,时常给董太后小鞋穿,让她没办法接触到核心政权。
董太后心中憋闷,骂何太后:“你嚣张什么?不就是靠着你哥吗!我马上就能让骠骑将军(董重)把何进的头拧下来!”
何太后气的火冒三丈,把这话转告给了何进。
五月,何进联合三公一同上奏:“孝仁皇后(即 董太后)让已故中常侍夏恽与州郡豪强大族、各地长官相互勾结,欺压百姓、搜刮民财、谋取私利,这些赃款全都被存在永乐宫的府库之中。
按照规定,藩国王妃不能在京师居住,请孝仁皇后立刻返回本国!”
朝廷批准了何进的奏疏。
五月辛巳日,何进带兵把骠骑将军府给围了个严严实实,将董重捉拿归案,免去了他的骠骑将军一职。董重见大势已去,在绝望与悲愤中选择了自杀。
董太后被迫迁回河间国之后,每天都活在恐惧与忧虑之中,在六月辛亥日,董太后驾崩。
由于汉灵帝刘宏刚晏驾没多久,何进既没有拥立刘宏看上的刘协为天子,又害死了刘宏的母亲董太后,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树立了一个非常不仁不义的残忍形象,因此何氏一族在社会上的口碑一落千丈。
7.六月辛酉日,孝灵皇帝刘宏在文陵下葬。
何进仍旧对蹇硕的谋杀计策感到后怕,即使蹇硕现在已死,但是他担心会有别的宦官继续实施这一阴谋,所以他打定了主意不进宫,干脆对外宣称身体不好,连刘宏的葬礼和送葬仪式都不参加。
8.发生了严重的洪灾。
9.秋天,七月,朝廷将渤海王刘协改封为“陈留王”。
10.朝廷罢免了丁宫的司徒一职。
11.袁绍对何进说:“窦武当初也想诛杀宦官,但是他却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了进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计策泄露了出去,被奸人所提前知晓,而且五校营中的将士都害怕这些宦官,窦武反而要利用这些人去对付宦官,灭亡不就是自找的吗?
如今大将军您和您的兄弟何苗率领的都是勇武矫健的精兵,你们手下的军官也都是当世的英杰,他们对您兄弟二人忠心耿耿,愿意为您拼死效力,您想要铲除宦官简直易如反掌,连上天都会祝您一臂之力的!
只要您能成功剿灭宦官、铲除祸国殃民的奸臣,必然能够成为后世人口中流传的英雄忠臣,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于是何进把自己的计策告诉了何太后,要求她下令把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的官职全部罢免,让三署(五官署,负责礼仪文化管理;左署,负责军事管理;右署,负责治安管理)官员来担任这些空出来的职位,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何太后的拒绝。
何太后说:“这些内廷宦官管理的是禁宫之内的事务,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做的,怎么能说推翻就推翻呢?况且先帝(汉灵帝刘宏)刚刚晏驾,我是一介女流,直接与官员见面沟通,这成何体统!”
何进不好反驳何太后的意思,便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要求诛杀作恶较多之人即可,而袁绍认为宦官是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是直接传达天子号令的人员,掌握的权力太大,万一他们假传圣旨谁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如果不把这些宦官全部处死,那么将来的局面就不好控制了,所以袁绍坚持原来的看法。
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收受了宦官的大量贿赂,一直都向着宦官这一边,得知何进要诛杀宦官,都于心不忍,多次跟何太后说诛杀宦官带来的弊端,还夸大其事说:“大将军就是想把陛下身边的亲信全部杀光,然后自己专政,削弱皇权。”何太后认为这话十分在理,愈发不赞同何进的观点了。
由于何进只是一个南阳的屠户出身,并不是名门之后,这个大将军之位有很大一部分是靠着巴结宦官得来的,所以在何进心底里一直都很畏惧、尊敬宦官,即使他希望能够在朝堂中、社会上获得威名,但是碍于对宦官的敬畏,一直都下不去狠手,就这么拖拖拉拉的导致无法速战速决。
袁绍等人又给何进出主意,要他把地方上的良将、豪杰全部召进中央,让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军队向洛阳进发,以形成压迫之势,让何太后不得不同意诛杀宦官的计策,这一方案得到了何进的认可。
主簿广陵人陈琳劝道:“有句话叫做‘捂住眼睛捉黄雀’,意思是说如果方法不恰当,就算是想捉一只小小的黄雀都很难做到,更何况现在将军您想做的事情是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大事,怎么能依靠这种欺骗的手段呢?
您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整个朝堂都在您的手中,整个兵权都由您掌控,放眼望去,有谁不被您的威名所震慑?有谁不为您的权势所低头?您在朝中一手遮天,几乎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想处置谁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动动嘴而已——您就像一只大火炉,那宦官就像几根毛发,只要您发威,那么这熊熊烈焰岂不是一下就能把微弱如毛发的宦官给吞没了吗!
既然您现在有剿灭宦官的计划,那么就应该雷厉风行、果断下手,况且宦官作恶多端,遭到世人的痛恨,您这么做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然而我看您如今想把地方上的兵力叫到京师来,就为了剪除这些小小的宦官,实在是不太明智,这完全是把主动权交到了外人手上。
您想想,一旦各路大军在京师会集,那就是完全凭拳头说话,谁强谁说了算,到时候的局面您难道控制的住?您这么做就是把刀柄交给他人,而把刀尖指向自己啊!不仅达不到您的目的,反而会招来更大的祸患啊!”
何进完全没有把陈琳的话放在心上。
典军校尉曹操得知何进的谋划,轻蔑的笑道:“宦官这东西,从古至今一直都有,没什么奇怪的,只不过是因为皇帝给了宦官实权和恩宠,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如果想要除掉宦官,那么就应该首先除掉他们之中作恶最多的元凶,想除掉元凶,仅凭一个狱卒就完全够用了,有必要把地方上的兵马都招到京师来吗?
何进这是想把宦官一次性全部诛杀,但是这么做造成的动静必然不小,在大兵到来之前,他的谋划就会被泄露出去,秘密一旦泄露他就离死不远了,我现在仿佛都能看到他惨败的下场。”
在汉灵帝刘宏执政期间,曾经下令征召董卓入京,打算任命他为少府。
董卓上书说:“我手下的那些湟中地区的义从胡以及秦人、胡人将士,都跟我说:‘粮食不够吃,衣服也不够穿,我们的妻儿都挨饿受冻,活不下去了!’在我离开之前,这些人成群结队的拉着我的车不让我走。
羌人、胡人都是些野蛮如禽兽的东西,性情险恶、手段狠辣,我根本就拿他们没办法,为了避免他们暴动,我只好顺着他们的意思留下来,所以我这次没法响应陛下的诏命。羌胡的情况我会随时向陛下及时汇报的!”
以此来拒绝被征入京师,刘宏也没不好说什么。
后来刘宏病重,写了一封玺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兵权交给皇甫嵩。
董卓再次上书说:“我承蒙陛下错爱,到目前为止带兵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我与将士们培养起了深厚的感情,一时半会儿难舍难分,况且我手下的这些人都感念我的恩情与栽培,都是愿意为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想带着他们一起去并州,为陛下驻守边境,为国家尽忠效力!”
当时皇甫嵩还在讨伐羌贼王国,他的族子皇甫郦对他说:“这天下各地的兵权几乎全都在您和董卓手上了,如今您与董卓之间的关系早已破裂,你们俩现在是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兵权只能属于您一人,要不然您的安危就难说了。
陛下已经下达诏书,要求他把兵权交到您手上,但是他竟然还上书表示想要继续带兵,这就是抗旨不尊。
以我所见,陛下昏庸且时日无多、宦官乱政且朝局动荡,董卓这是看出京师很快将要陷入大乱,所以想拖延时日,继续手握兵权,等待陛下晏驾之后好实现他心中的奸计。
一个违抗圣旨,一个图谋不轨,这两条罪名就已经够他千刀万剐的了;而且董卓这人凶暴残忍,根本得不到将士们的一致拥戴,您现在是朝廷军队的主帅,代表的是朝廷、是陛下,只要您能挥师讨伐董卓,他的部众在朝廷的威名下一定会瞬间崩溃瓦解的——
此举既能展现您对朝廷的忠心,又替国家除去了隐藏的祸患,难道还愁出师无名吗?您就是代表正义的、禁乱除暴的一方啊!肯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皇甫嵩说:“虽然董卓违抗皇命确实有罪,但是我擅自将他处死也是要负责任的,还不如把他的恶行上报给陛下,让陛下处置他吧!”
说完,皇甫嵩便写下了一纸弹劾董卓的奏疏交了上去。
刘宏下诏狠狠谴责董卓,要求他立刻交出兵权,但是董卓就是不听,带领着部众在河东郡驻扎,等着京城发生变故,准备随时动身。
何进下令召董卓率兵前往京师。
侍御史郑泰劝道:“董卓性情残忍凶暴,手段毒辣狠戾,而且其人野心不小,如果您让他带兵进入京师,把重要的责任和权力交到他的手中,那么他将再也不受控制了,必然会肆无忌惮的施展自己的奸谋,对朝廷极为不利。
将军您是陛下的舅舅,又承担着辅国重任,想做什么决定都是您一句话的事,如果只是为了除掉几个宦官,根本不需要依靠董卓的力量!
况且诛杀宦官这件事情您已经拖了很久了,拖得越久越容易出现变故,窦武陈蕃就是前车之鉴,现在对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尽快对宦官下手!”
尚书卢植也劝说不应该把董卓召来京师,但是何进根本就听不进去。
郑泰摘下官印主动离职而去,在走之前,他对荀攸说:“大将军糊涂啊!还怎么辅佐得下去!”
何进大将军府中有一名掾属名叫王匡,有一名骑都尉名叫鲍信,二人都是泰山郡人,何进做出了如下安排:
让王匡和鲍信回到老家去招兵买马;
让东郡太守桥瑁在成皋屯兵;
要求武猛都尉丁原带着几千人故意在河内郡搞出混乱的动静,在孟津附近放火,让人在洛阳城中都能望见这冲天的大火。
以上这些操作都是为了诛杀宦官、出兵京师而做提前的准备。
董卓得到进京的诏命,立刻就来了精神,火速发兵上路,在行进的途中 不忘写下一封奏疏:“中常侍张让等人,仗着皇帝的宠爱和信任作威作福、祸乱社稷、迫害民众。
为了阻止热水沸腾,与其舀出一部分水以求暂时止沸,还不如把柴火给它撤了;皮肤溃烂长瘤虽然疼痛难忍,但是如果不调理身体内部的脏器,那么这些表皮上的病痛是很难彻底根治的。
当初晋国的赵鞅(即 赵简子)动用晋阳的兵力,其目的是为了铲除君主身边作恶的荀寅与士吉射;如今我擂鼓撞钟、浩浩荡荡的来到洛阳,就是为了把张让这些祸害全部清缴!”
何太后仍然表示拒绝对宦官出手。
何苗对何进说:“我们一开始只不过是南阳郡的一个屠户罢了,之所以能摆脱卑贱的身份一跃成为朝中的权贵,就是因为得到了宦官的帮助啊!再说了,清除天子身边的奸臣这等涉及朝政的国家大事,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您一旦动手,这可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呀!这对我们何家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希望大将军您好好想想吧!”
董卓来到渑池后,何进也逐渐察觉到自己这一决定可能是臭棋一招,于是下令要谏议大夫种卲(种暠之孙)前去宣读朝廷诏命,制止董卓前进。
此时董卓满脑子都是进京干大事,他直接无视何太后的反对意见,继续进兵到达了河南;种卲在河南迎上了董卓的军队,给他接风洗尘、犒劳军士,然后又一次提出让董卓哪来的回哪去。
面对种卲的连连阻拦,董卓意识到何进大概率是反悔了,于是直接让人把种卲给控制了起来。
种卲遭到挟持,气得火冒三丈,拿出朝廷的诏书狠狠把监控他的那些人给痛骂了一顿,这些军士一下子就泄了气,没有人敢继续拦着他,种卲便冲到董卓面前进行一番义正言辞的谴责。
董卓被种卲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撤退到夕阳亭驻军。
袁绍见何进下令叫停了董卓,怕何进变卦,于是在一旁继续煽动:“大将军,您的命令已然发出去了,各路大军也都已经在前往京师的路上,大家都知道您要诛杀宦官,现在怎么犹豫了?为什么还不赶紧行动呢?就怕夜长梦多,一旦出现什么变故,那您不就成了下一个窦武了吗!”
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授予他节杖,赋予他自主指挥调配军队的权力;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把洛阳城内手段狠辣果决的官吏都召集了起来,让他们去调查审问宦官,然后要求董卓等各路前往京师的将领写下文书表示“准备进兵平乐观”,这些文书由驿站加急送入宫内。
何太后看到各路军队传来的奏书,吓得魂飞魄散,只得赶紧让中常侍、小黄门使离开皇宫去馆舍中躲避,只留下了何进的心腹来守卫内宫。
常侍、小黄门一个个也都惊慌失措地跑来找何进认罪,只要能保住一条命,其余的任由何进处置。
何进说:“天底下乱成了这个样子,不就是你们这些人搞出来的吗?如今董卓马上就要来了,要是不想死于他的刀下,就赶紧滚回封地去!”
袁绍在一边催促何进,就在此地将宦官全部诛灭、一网打尽;袁绍连着催了三四次,何进就是纹丝不动,于是袁绍只好假装以何进的名义写了文书,要求各州郡逮捕在官府中任职的宦官亲眷。
为了诛杀宦官这事,何进拖了很长时间,他的计策也早就已经被宦官们知道了个七七八八,宦官们得知自己小命危在旦夕,也都在着急忙慌的想办法,最终他们决定对何进下手。
张让的儿媳何氏是何太后的妹妹,于是张让跑去找儿媳何氏,对她跪着磕头请求道:“我这老东西得罪了大将军,本来应该带着一大家子回到封地避难保命,但是我毕竟在宫中侍奉了这么久,突然一下离开还怪舍不得的。
我想再继续在宫中侍奉护卫一日,再看太后和陛下一眼就好!
等我站完最后一班岗,就自觉离开,我这把老骨头就算死在臭水沟里,也不会有任何遗憾了!”
何氏把张让的话带给了母亲舞阳君,舞阳君进宫把这件事告诉了何太后,于是何太后下诏要求常侍们全都进宫继续任职。
八月戊辰日,何进来到长乐宫向何太后请求诛杀常侍。
中常侍张让和段珪两人商量道:“在先帝(汉灵帝刘宏)晏驾时,大将军说自己病了,连先帝的葬礼和送葬仪式都不参加,今天突然进入内宫,他到底想干嘛?难道窦武当年的事情又要再次发生了吗?”说完,便派人前去偷偷听何进和何太后在说些什么,于是何进的计划基本上全都落入了张让、段珪的耳朵里。
眼见何进不愿意放过自己,张让、段珪带着几十名同党拿着兵器从皇宫的侧门偷偷进宫,在宫门旁边埋伏了起来,等何进离开长乐宫后,张让、段珪假称何太后的诏命又把何进叫了回来。
何进坐在议事厅中,没等来何太后,只等到张让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进入厅内。
张让逼问何进:“就算天下动荡混乱,这也不光是我们这些宦官的过错,怎么就我们该死呢!
先帝之前早就因为毒杀王美人一事看不惯何太后了,要不是我们在先帝面前苦苦哀求,何太后和大将军您能坐上今天这个位置?
当时我们每个人都花了至少一千万钱,才把先帝给哄高兴,让他不再对何氏有任何的记恨,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稳固的靠山罢了!
现在您位高权重,反倒忘记了昔日旧恩,要把我们诛杀殆尽,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说完,趁着何进还没有回过味儿来,尚方监渠穆一个箭步冲上前,抽出佩剑一把将何进的脑袋砍了下来,何进就这样在嘉德前殿身首异处。
张让、段珪假借何太后的名义写下诏书,任命前任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任命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接到诏命之后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说:“这事需要和大将军一起商量一下。”
中黄门抬手便将何进的头颅扔在尚书面前:“何进图谋造反,已经被处死了!”
当时,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就在宫外,得知何进遇害,便打算带兵进入宫中讨伐宦官,但是宦官早已下令将宫门紧紧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和吴匡带人对着宫门就是一通乱砍,中黄门拿着兵器在门后抵御着袁术和吴匡的进攻。
天已经快黑了,袁术一把火就把青琐门给点了,打算把张让等人给逼出宫来。
张让赶快跑去通知何太后说:“大将军手下的将士造反,正在放火烧宫殿、进攻尚书的大门。”然后带着何太后、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以及内宫中的从属官,穿过连廊步道往北宫逃去。
尚书卢植拿着戈戟站在下层步道的窗前,抬头对着段珪破口大骂,段珪吓得扔下何太后一溜烟跑了,何太后翻出了步道,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才勉强保住了一条命。
袁绍和他的叔父袁隗谎称诏命叫来了樊陵和许相,然后果断将他们二人斩首;袁绍与何苗带兵在朱雀阙附近屯兵,成功抓住了赵忠等人,并将其全部斩杀。
由于在诛杀宦官这件事上,何苗一直与何进唱反调,吴匡等人作为何进的部下早就已经对何苗心怀怨恨,而且吴匡还怀疑何苗与宦官之间狼狈为奸,于是他号令军士们:“就是车骑将军(何苗)把大将军(何进)给杀了!有谁敢为大将军报仇?!”军士们一边流着泪一边坚定地响应道:“我们都愿意为大将军报仇!”
吴匡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带兵向何苗发起进攻,将何苗杀死后,将他的尸体随意丢在了庭院之内。
袁绍下令关闭北宫宫门,要求将士们把宦官全部逮捕起来,不管老幼一律诛杀;有两千多人死在了此次混乱之中,其中有不少人并非宦官,但只是因为没留胡子而被误杀。
八月庚午日,张让、段珪等人被追杀得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他们只好带着刘辩和刘协以及其他几十名从属官一起从谷门(洛阳城正北门)离开。
走到小平津时,天已经黑了,天子的六枚印玺也没带,三公九卿中没有一人跟随保护着刘辩和刘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辅助河南尹监察河南中部各县)闵贡一路跟着来到了黄河岸边。
闵贡厉声责备张让等人,说道:“你们现在要是还不去死,就别怪我刀剑无情!”
说完便立刻拔剑而出,霎时有好几个宦官应声倒地。
张让等人吓得两腿直哆嗦,两手交叉跪下拜了两拜,向刘辩磕头做最后的诀别:“我们这就去死,陛下保重!”话音未落,这些人就跳进黄河自杀了。
闵贡搀扶着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顺着萤火虫飞舞闪耀的地方向南慢慢行进,打算返回皇宫。
就这么走了几里路,来到了一个农户家附近,看到了一辆拉货的敞篷车,于是闵贡、刘辩、刘协便一同乘坐在车上,来到雒舍(位于北邙山北部)歇脚。
八月辛未日,刘辩独自骑着一匹马,闵贡和陈留王刘协共同骑着一匹马,继续从雒舍出发向南边行进,到这时,才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公卿大臣,大家便护送着刘辩、刘协前进。
董卓行军到洛阳城西部的显阳苑时,看到皇宫方向火光张天,知道宫中此时一定出现了巨大的变故,于是赶紧催促着兵马向皇宫赶去。
天还没亮,董卓就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西侧,得知刘辩现在在北边,便和公卿大臣一起前往北邙山山脚之下迎接刘辩、刘协回宫。
群臣对董卓说:“皇帝早已下诏要求您退兵。”
董卓数落道:“你们可都是朝廷命官、国家的栋梁,既不能铲除宦官、稳固皇权,又不能保障天子的安全,还让天子流落在外生死未卜,有什么脸要我退兵?”
继续前进了一会儿,董卓的队伍就遇上了刘辩。
董卓走上前与刘辩对话,但是刘辩吓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于是董卓便转而向陈留王刘协请安,向他询问此次动乱的来龙去脉,刘协思路清晰、口齿伶俐,面对董卓的问题对答如流,甚至连细节都没有遗漏。
看到刘协比刘辩聪慧淡定太多,而且又是与自己同姓的董太后亲自抚养的,董卓心中一阵狂喜,打算废黜刘辩的皇帝之位改立刘协为天子。
当天,刘辩回到洛阳皇宫,赦免天下全部囚犯,将年号从“光熹”改为“昭宁”。
经过了一晚上的流离失所,传国玉玺被搞丢了,其他的五枚玉玺都找了回来。
刘辩任命丁原为执金吾(守卫京师安全)。
此时,骑都尉鲍信带着从泰山郡招募的人马来到了洛阳,对袁绍说:“董卓手上兵精马壮,怕是会凭借着武力手段谋权篡位,如果现在不赶紧把他解决掉,任由他发展下去,我们就都被动了。
现在他从千里之外奔袭而来,军士们正是筋疲力尽的时候,趁着这个机会讨伐董卓必然能够成功!”
袁绍对董卓的实力和手段颇感畏惧,迟迟不敢按照鲍信所说发兵进讨。
看袁绍犹犹豫豫的样子,为了避免将来受到董卓的制裁,鲍信便带着人马返回了泰山郡。
董卓进入京师以后看着自己手下的兵力,步兵、骑兵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人,担心自己的兵马太少难以镇服众人,为了营造自己兵马众多的假象,每隔四五天他就安排一队人马趁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军营在离洛阳城不远的地方驻扎,到了第二天早上,再安排这队人马大张旗鼓地返回京城;外人看到这个阵仗,都以为董卓在西边的军队接二连三的入城找董卓报道,没有一个人知道其中的猫腻。
过了没多久,何进与何苗的部众也纳入了董卓的麾下,随后,董卓暗中买通了丁原的一名担任司马的部将——五原人吕布,让他去刺杀丁原,丁原死后董卓一并收编了他的部众。
至此,董卓的军事势力越来越壮大。
由于已经下了连日的大雨,董卓以此为灾祸让刘辩下诏罢免刘弘的司空一职,然后董卓自己顺势坐上了司空之位。
汉灵帝刘宏光和元年(178年)时,蔡邕被发配到了朔方郡,后来遇上了大赦天下的诏命,得以洗脱罪名可以重新返回中原。
五原太守王智是已被阳球处死的中常侍王甫的弟弟,对党人、名士恨之入骨,为了继续不让蔡邕好过,上奏弹劾蔡邕说他“非议朝政、诋毁朝廷”,于是蔡邕就更加不敢回朝了,就这么在江河湖海之中逃命避难了十二年。
董卓听说了蔡邕的才华和名气,想要任用他当自己的辅佐,但是遭到了蔡邕的拒绝。
董卓一怒之下骂道:“信不信我把你一族都杀了!”
为了保住族人的性命,蔡邕只好委屈自己来给董卓做事。
蔡邕来到京师,董卓任命他为祭酒(荣誉官职),对蔡邕十分敬重礼遇,以政绩水平第一为由任命他担任侍御史,后来在短短三天之内,便将蔡邕从侍御史提拔为治书御史,又晋升为尚书,最后提拔为侍中。
12.董卓对袁绍说:“只有头脑清晰、贤德仁善、明辨是非的君主才能成为统领万民的天子,我一想到灵帝(刘宏)那个窝囊昏庸的样,就心中憋闷来气!
我看董侯(刘协)这孩子挺聪明的,是块当皇帝的料,我想拥立他为皇帝,你觉得他跟史侯(刘辩)比起来怎么样?
不过有时候一个人有小智慧,往往容易在大事上犯浑,就算我拥立了董侯,他将来也不一定就是什么明主。如果他将来真的不是个合格的帝王,那么刘氏也就没有再传承下去的必要了!”
袁绍说:“自大汉开国以来,至今已经四百多年,汉室的恩德与威名早就已经深入身心、不可动摇了,老百姓都认为拥戴、支持汉天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如今陛下(刘辩)还很年轻,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现他的才能,我看不出董侯比他好在哪里,况且陛下也没做什么离谱荒唐的恶事,人民群众对他也没有怨言,有什么理由将他废黜呢?
如果明公(对说话对方的尊称)真的要废黜先帝(刘宏)的嫡长子而改立年幼的庶子,恐怕没有人会站在您这边的!”
董卓手按佩剑怒斥袁绍:“臭小子你竟敢反驳我!别说废立皇帝了,现在整个天下有哪件事不由我操控?我就要这么干,谁敢反对!”
袁绍挺身向前与董卓针锋相对,愤恨道:“你以为就你能打吗!”说着,“锃”的一声将随身之剑拔出,横握剑柄向董卓拱了拱手,头也不回的径直离开了。
由于袁绍家底渊源深厚且名望太高,而董卓只是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所以他这会儿也不好对袁绍做些什么。
袁绍把司隶校尉的节杖挂在上东门(洛阳城东面北边第一道门),表示自己不干了,然后快马加鞭逃回了冀州。
九月癸酉日,董卓举行会见群臣的仪式。
在会上,董卓慷慨激昂地说道:“皇帝昏庸无能、水平低下,不配继承大汉的社稷宗庙,没有资格成为统领天下的人主。我打算效仿伊尹、霍光废黜皇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各位觉得怎么样?”
与会的公卿百官都被董卓这个提议吓傻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回应。
董卓见大家都不说话,便提高了声音,说道:“当年,霍光打定主意要废掉皇帝刘贺,田延年手握佩剑敦促群臣做决定,如今也一样,谁敢有异议,全都以不听军令论处!”
在座的各位大臣都不知如何是好,唯独尚书卢植发话了:“当初伊尹废黜太甲的王位,是因为太甲昏聩糊涂;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的帝位,是因为昌邑王即位后短短几天之内犯下了上千条错恶——伊尹和霍光这么做都是有正当且充分的理由的。
然而现在陛下还很年轻,也没有荒唐无道的举动,能跟太甲和昌邑王比吗?”
董卓闻言怒发冲冠,当场就让人把卢植控制在了座位上。
正当董卓准备处死卢植的时候,蔡邕站出来为卢植求情,议郎彭伯也劝谏道:“卢尚书在民间的名望极高,是深得民心的贤儒,您如果把他给害死了,恐怕会招来天下之人的口诛笔伐啊!”于是董卓这才冷静下来,没有要卢植的命,而是罢免了他的尚书一职。
往后,卢植便离开了京师,跑到上谷郡过起了归隐的生活。
董卓把“废黜刘辩改立刘协”的提议拿给太傅袁隗看,袁隗表示同意。
九月甲戌日,董卓再次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逼着何太后下令废黜刘辩的皇帝之位,说:“皇帝在服丧期间做出的事情完全不像一个孝子,他的仪表、举止、气质也都没有一点君主的威仪肃穆之感——现在我下令,将皇帝废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袁隗上前摘下刘辩身上的皇帝玺绶转交到陈留王刘协的手中,然后搀扶着刘辩走下殿堂,面朝北方向刘协称臣。
何太后被董卓逼迫着亲手废黜了自己的儿子,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在场的群臣也都对此情此景感到悲伤痛心,但是碍于董卓的强势,没有人敢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董卓说:“太后何氏把永乐太后(董氏,刘宏之母)排挤到了河间国,使得她忧愤至死,完全违背了婆媳之间的礼节。”
何太后被转移到了永安宫中居住。
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朝廷将年号从“昭宁”改为“永汉”。
九月丙子日,董卓将何太后毒死,并且要求公卿百官们在参加何太后葬礼的时候,只用穿不带花纹的素服即可,不允许穿粗布衣服表示哀悼。
何苗的棺材也被董卓挖了出来,董卓将他的尸体大卸八块,随意丢在了道路旁边,然后又杀了何苗的母亲舞阳君,将她的尸体丢在了一个长满荆棘的院落之中。
13.朝廷下诏任命公卿百官的子弟为郎官,以填补宦官职位(如常侍、黄门)的空缺,负责侍奉皇帝刘协的饮食起居、为刘协答疑解惑。
14.九月乙酉日,朝廷任命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为“襄贲侯”。
朝廷任命董卓为太尉,兼职前将军的职务,封为“郿侯”,并授予节杖(表示拥有调兵遣将的权力)、传信(拥有执行皇帝命令的权力)、斧钺(可以不经朝廷批准执行死刑),董卓还将虎贲卫士纳入了自己的安保系统(一说 是授予虎贲的武器,象征武力和权威)。
15.九月丙戌日,朝廷任命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16.九月甲午日,朝廷任命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17.董卓与三公联名上书给陈蕃、窦武以及党人群体翻案,把这些人的爵位全部恢复如初,并且派遣使者给他们修建祠堂用以祭祀追思,然后给他们的子孙后代安排职位进行任用提拔。
18.大雨从六月一直下到了九月。
19.冬天,十月乙巳日,灵思皇后何氏下葬。
20.白波贼入侵河东郡,董卓派手下的将领牛辅率兵讨伐。
南·持至尸逐侯单于(于扶罗)继任后,之前杀害他父亲羌渠的人带着一帮人发起了反叛,拥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于扶罗离开故地,前往京师希望朝廷为自己做主。
当时汉灵帝刘宏刚驾崩,各地都是一片混乱的景象,于是于扶罗就带着几千名骑兵与白波贼联合起来,打算趁着国家虚弱的时候狠狠在郡县中抢掠了一波。
然而老百姓为了避难,家家户户都收拾好物资细软,退入堡垒中囤聚抱团,于扶罗和白波贼根本抢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支临时凑起来的联兵队伍就这么散了。
于扶罗只好带兵返回南匈奴,但是遭到了匈奴人的拒绝,根本就没有办法回到单于王庭,他便带兵在河东郡的平阳县暂时驻扎了下来。
须卜骨都侯只当了一年左右的单于就去世了,南匈奴的王庭就这么空了下来,匈奴人也没有再立新的单于,由一名资历高、年纪大的匈奴王代理行使单于的职权。
21.十一月,朝廷任命董卓为相国,赐予他赞拜不名(赞礼官不直呼其名)、入朝不趋(上朝时不用快步走以示尊敬)、剑履上殿(进入宫殿时可以佩戴宝剑、穿戴鞋履)的特权。
22.十二月戊戌日,朝廷任命司徒黄琬为太尉,任命司空杨彪为司徒,任命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早些时候,尚书武威人周毙、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劝说董卓“改变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的乱政,任用那些在社会上有名望的士人、儒生,以笼络人心”,董卓对此表示十分赞同。
于是董卓让周毙、黄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颙等人清退贪官污吏,起用提拔那些被埋没的有学识、有能力的贤人。
周毙等人发掘了很多隐居不仕之人,其中就有荀爽、陈纪(陈寔之子)、韩融(韩韶之子)、申屠蟠。
董卓派人来到荀爽家中,任命他为平原国国相,荀爽响应了董卓的任用,收拾行囊前往赴任,刚到达河南尹宛陵县时,就收到了将他提拔为光禄勋的诏命;荀爽刚当了三天光禄勋,就被任命为司空。
从荀爽被下诏征用直到跻身三公之位,仅仅只用了九十三天。
董卓征聘陈纪为五官中郎将,征聘韩融为大鸿胪。
荀爽等人都是因为不敢得罪董卓,所以才不得不接受他的任用。只有申屠蟠在接到任命诏书时无动于衷,即使身边的人都劝他应该响应征聘前去任职,而申屠蟠只是笑笑不说话,始终没有因为董卓的威名而屈服,一直活到了七十多岁,最终寿终正寝。
董卓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任命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任命陈留人孔伷(音“咒”)为豫州刺史,任命东平人张邈为陈留太守,任命颍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而董卓的那些心腹亲信,并没有被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只是担任将领之职而已。
23.朝廷下诏除去“光熹”、“昭宁”、“永汉”这三个年号,恢复使用“中平”这一年号。
24.董卓为人凶狠残暴、缺少仁爱宽和之心,身处相国之位,既大权独揽、政由己出,又坐拥着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财货、武器装备,已经相当于是掌握了实际皇权的最高级别大臣,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头而已,再想往上爬,也就只有天子之位了。于是董卓变得十分膨胀,常常对宾客们说:“本相国,已经到了尊贵的顶点,无人能比!”
侍御史扰龙宗(姓 扰龙,名 宗)在向董卓汇报工作的时候,一时疏忽忘了解下佩剑,被董卓当场殴打致死。
董卓入驻京师这么一段时间,发现京师之中那些皇亲国戚、权贵显胄的豪宅遍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金银珠宝都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董卓放任自己手下的兵众随意冲入其中大肆抢夺抄掠,看到财宝就抢夺财宝、看到女人就掳走女人,根本就不管这家人是平民百姓还是权贵重臣。
京师中的人都被董卓丧心病狂般的打砸抢给吓得崩溃哀嚎,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当时废黜刘辩时,袁绍唱反调唱得最凶,董卓一直都记恨着这件事,于是当上相国以后,赶紧派人去捉拿袁绍。周毙和伍琼劝说道:“废立皇帝这件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普通人的眼光是触及不了那么远的。
袁绍目光短浅、不明白明公的良苦用心和深谋远虑,得罪了您之后仓皇出逃,只是为了保住自己一条性命而已,他没有那个本事继续跟您叫板。
如果您现在抓他抓得那么着急,反倒会把他反抗您的情绪都给激发出来,成为一个大麻烦。
袁氏一族已经为大汉朝廷效忠四世了,他们家的老部下、宾客、学生简直遍布全国各地,如果袁绍借着袁氏这块招牌,招纳各地的英雄豪杰、能人志士,怕是但凡有点抱负和才华的好汉就都会跟着他一块儿起事,到时候崤山以东的地区可就不再受您的控制了。
依我看,还不如赦免袁绍的罪过,给他一个郡守当当,他看到您不仅不再与他计较,还给他官做,肯定喜出望外、对您感恩戴德,如此一来他再也不会对您构成威胁了。”
董卓这么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即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为“邟乡侯”,董卓顺便任命袁术为后将军,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
袁术不敢得罪董卓,逃到了南阳郡。
曹操也更名改姓,从小道往东边逃去,在路过中牟县的时候,早就已经贴满了董卓悬赏曹操的布告文书,当地的亭长怀疑他就是董卓要抓捕的人,于是将他逮捕交给了县衙门。
中牟县的功曹知道被捉来的这个人就是曹操,他不愿曹操这样的人才在乱世之中遭受迫害,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和保护,便请示中牟县县令将曹操放走。
曹操逃脱之后,来到了陈留,把家中的财宝全都拿来招兵买马、结交豪杰,渐渐的手下聚集了五千人马。
有不少能力出众的英雄人物打算发兵讨伐董卓,袁绍就是其中一个。当时,袁绍正在渤海郡,冀州牧韩馥为了防止袁绍发动兵变,派了好几个从事官员当做眼线盯着袁绍的一举一动。
东郡太守桥瑁让人伪造了一封三公写的文书,假装这是从京师下达的,文书内容写满了董卓犯下的罪恶,还说道:“京师中的官员被董卓胁迫,在他眼皮子底下没法自救,希望地方长官发兵前来救援,帮助大汉铲除祸害。”
韩馥看到这封假文书后,把从事官员召集起来商量:“我们是支持掾袁氏还是支持董卓?”
治中从事刘子惠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跟袁氏和董卓有什么关系!”
韩馥听到刘子惠这么说,一下子羞愧难当,脸涨得通红,刘子惠接着说:“打仗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能不打就不打,不能放在决策的首位,您可以派人去别的州打听打听,如果有人决定出兵讨伐董卓,那么我们再跟着他一起干。
放眼全国,冀州的军事能力算是顶尖的了,只要我们一出手,其他州的长官立下的功劳肯定不如您。”
韩馥觉得刘子惠说的十分在理,于是写下了一封文书,里面列举的全是董卓的凶恶残暴之举,然后派人将这封文书交给了袁绍,表示自己不再限制他出兵一事。
孝献皇帝甲(名 刘协)
初平元年(庚午,190年)
1.春天,正月,函谷关以东地区的州郡全都组装起了军事武装力量,做好了讨伐董卓的准备,众军推选渤海太守袁绍为讨董联盟的盟主,于是袁绍号称自己为“车骑将军”,其他的将领也都被袁绍授予官职,然后袁绍做出了如下军事部署:
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在河内郡屯兵;
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保证军粮物资的供应,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豫州刺史孔伷在颍川郡屯兵;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国相鲍信和曹操在陈留郡的酸枣县屯兵;
后将军袁术在南阳郡的鲁阳县屯兵。
以上每人均统领着几万人的军队。
当时这些发兵反董的豪杰们都认为袁绍就是推翻董卓、拨乱反正的天选之子,然而鲍信却对曹操说:“天才几十年都难出一个,能匡正天下、扶持汉室的那个人,就是先生您!如果讨董的重任落到了别人的头上,即使实力再强、名望再高,也成功不了的。我相信您就是老天选中的那个人!”
2.正月辛亥日,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3.正月癸酉日,董卓让郎中令李儒毒死了弘农王刘辩。
4.董卓打算发兵镇压崤山以东地区反对他的那些势力,尚书郑泰说道:“想把国家治理好,想收获人心,最关键的是关爱群众、体恤百姓,而不是比谁人多势众啊!”
听了郑泰这番话,董卓十分不满意,他说:“照您这么说来,我岂不是一无是处了?”
郑泰回答:“我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认为山东(崤山以东)地区的那些势力还不值得您大动干戈兴兵讨伐,原因如下:
明公您本就是西州土生土长之人,从小熟习军事,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统领士兵的将领了。
而袁本初(袁绍 字 本初)呢?家中世代公卿,又在京师长大,打小就是个贵公子,充其量就是个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罢了,他哪里会带兵打仗呢?
还有,张孟卓(张邈 字 孟卓)一贯以宽和仁厚的长者之名著称,为人规规矩矩,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不会到处瞎看,就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憨厚之人,又有什么魄力统兵作战呢?
孔公绪(孔伷 字 公绪)平常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漫无目的高谈阔论,让他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枯萎的说成新生的,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讲个不停,真让他上战场马上就怂了,只不过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而已。
以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擅长带兵打仗的班子,临阵指挥、运筹帷幄,根本就不是明公的对手。
再说了,袁绍只是个渤海太守,他竟然能越过冀州牧韩馥当上盟主;他们结为联盟后,身为盟主的袁绍竟然连个爵位都没有封出去一个——既乱了尊卑顺序,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就这样一群人凑一块儿,人数多归多,但都是一群以观望和等待为主的乌合之众罢了,都在等着别人先出手,如果输了就撤、赢了就跟着在后面喝汤,这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各自都心怀鬼胎、打着最利于自己的如意算盘呢!
山东地区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事了,老百姓早就忘记仗应该怎么打,他们就算从老百姓中征兵,其士卒的战斗力几乎为零。
而明公所在的关西(函谷关以西)地区遭到羌人的侵袭可谓是家常便饭,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是妇女儿童都会拉弓引箭。天下战斗力最强的地区就是凉州、并州了,除此之外就是羌人和义从胡人,明公坐拥凉并二州以及羌胡之兵力,想去打山东地区那些为了利益而临时凑起来的草台班子,这不就跟老虎豹子追赶狗和羊一样容易吗!那势如破竹、秋风扫落叶般的架势,谁敢在您的面前耀武扬威?
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势力,没必要大规模征兵、惊扰好好生活的老百姓,现在天下刚刚从动乱之中稍稍恢复平静,没有老百姓想要再次卷入战争,如果您非要强迫人民群众这么做,这不就是仗着人多势众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吗?您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与爱戴的呀!”
董卓十分受用,被郑泰吹捧得心神愉悦,于是暂时打消了发兵抗击山东诸侯的想法。
5.由于以袁绍为盟主的崤山以东地区的军事武装力量人数众多,反对董卓的声音太大,因此董卓打算放弃洛阳,改以长安为国都。
公卿百官都不赞同董卓的想法,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
董卓上表任命河南尹朱儁为太仆,想让他当做自己的副将,在使者去征召朱儁入京参加任职仪式的时候,遭到了朱儁的拒绝。
朱儁说:“如果把国都改到长安,不仅得不到众人的支持,还会召来所有人的非议和失望,更给了山东势力讨伐相国的理由。
而且在迁都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都不好说,万一山东诸侯趁这个时候攻杀过来,是根本没有办法应付的。我根本看不出迁都这事儿有什么好处!”
使者说:“让您当太仆,您拒绝了;问您迁都事宜,您又反对。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儁说:“当相国的副手,这份责任重大,以我的能力承担不了,所以我表示拒绝。
将国都从洛阳改到长安,不是明智的决定,如果非要这么做必然会马上召来祸患,我必须要及时制止。
一个是拒绝我承担不了的职位,一个是劝阻不合时宜的决定,我没觉得哪里做错了。”
于是董卓便没有再提让朱儁当副将这回事。
为了迁都一事,董卓叫来公卿大臣商议:“高祖(刘邦)开国的时候就是以关中地区为国都,大汉的国都有整整十一世都在长安;直到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之后,才将国都改到了洛阳,延续至今,也过去十一世了。
我认为现在就是将国都重新迁回长安的好时机,既符合天意又顺从民心。”
董卓说完,现场鸦雀无声。
司徒杨彪说:“搬迁国都关系重大,牵扯范围太广,当初盘庚将国都搬迁到亳地,引起了殷商臣民们的强烈反抗。
至于光武帝会将国都改到洛阳,是因为当初各路军队和势力为了讨伐王莽,在长安中又是放火、又是抢掠,早就已经把长安给弄得残破凋敝了,所以才有了迁都的打算。
如今,京师在洛阳,这事儿早就已经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京师中的各项设施完好无损,百姓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没有任何搬迁的必要啊!
要是就这样无缘无故放弃了宗庙、舍弃了先帝的陵寝,肯定会在民间造成恐慌的,一旦出现了恐慌,那么动乱必然接踵而至。
《石包谶》上说的东西毫无依据,只不过是一些迷惑心智的歪理邪说,怎么能仅凭借上面说的东西就仓促下决定呢?”
董卓说:“关中地区土壤肥沃、物资丰富,所以秦王朝才将此地选作国都。
宫殿和器具制作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陇右地区有成片的树林、森林,是天然的材料生产基地,杜陵那边又有孝武皇帝(刘彻)设立的烧制陶器的土窑,也是现成的生产工厂。只要我发动人马抓紧时间做,要不了几天就可以全部完工——等不到老百姓议论抱怨,我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如果在动工的过程中谁敢退缩,我马上就让他看看我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吃素的,只要催得够急、逼得够紧、震慑力够足,别说迁都长安了,就算迁都到大海边都没有问题。”
杨彪说:“想让人心乱起来是很简单的,然而想让人重新安定平静下来非常不容易,希望明公三思!”
董卓脸上有些挂不住,略带怒色,说:“您难道要阻挠国家大事吗!”
太尉黄琬说:“迁都确实是国家大事,也是关系到人民稳定的大事,杨司徒说的有道理,相国还是要谨慎啊!”
董卓直接用沉默来回应黄琬和杨彪。
司空荀爽看董卓态度坚决强硬,而且很明显憋着一口气,担心杨彪、黄琬再继续这么说下去会遭到董卓的迫害,于是在一旁缓和氛围,说:“相国这么做也是不得已,难道他就那么想迁都吗!只不过是考虑到山东地区那么多股武装势力一旦发兵来攻,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停的。
迁都能够避免战争、保住安宁,虽然劳师动众,但是这与打仗比起来还是要轻松一些的,所以相国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秦王朝与大汉当初都选择关中为国都,就是考虑到其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迁入长安是有道理的呀!”
听到荀爽这么说,董卓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点。
黄琬下朝后,又写了一篇奏章来反对迁都一事。
二月乙亥日,董卓以天灾异象为借口,上奏罢免了黄琬和杨彪的太尉、司徒一职,任命光禄勋赵谦为太尉,任命太仆王允为司徒。
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毙也都不赞同迁都,一个劲儿的劝阻,董卓暴跳如雷:“我刚来到京师这会儿,是你们二位劝我用贤人、用名士,我也老老实实的听了你们的话起用了这些人,结果怎么样?这些人上任了之后,就开始纠集军队准备来对付我!
话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你们二位把我给出卖了!我哪里对不起你们,要这么害我!现在我就是要迁都,你们说的话不值一听!”
二月庚辰日,董卓派人抓捕伍琼、周毙,然后将其处死。
杨彪、黄琼看到伍琼、周毙就这么被董卓轻松随意的处死了,也都吓得魂飞魄散,跑去找董卓认罪服软,而董卓在杀了伍琼和周毙之后也开始后悔起来,于是再次上表任命杨彪和黄琬为光禄大夫。
6.董卓征聘京兆尹盖勋为议郎。
当时,左将军皇甫嵩正带着三万名士兵在扶风郡屯兵,盖勋便暗中与皇甫嵩计划讨伐董卓。
董卓在征聘盖勋的同时又征聘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的左将军长史梁衍劝皇甫嵩道:“董卓在京师中迫害百姓、抢掠物资,胁迫群臣废黜皇帝,以霸占拥立新帝的功劳,他在朝中现在已经一手遮天了,就连皇帝拿他都没有什么办法。如今他召您进京,往严重了说您有可能性命不保,往小了说您也可能受到他的压迫,我认为此时响应他的征聘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可以趁着董卓迁都的机会,天子被他胁迫西进,您正好可以率领着手上的三万人马前去迎接天子车驾,然后以天子的诏命号召各地长官、豪杰出兵讨伐董卓——
到时候,袁氏联盟从东边进攻,您的军队从西边进攻,董卓岂不是插翅难飞了吗!”
皇甫嵩并没有采纳梁衍的建议,而是乖乖响应了董卓的征聘。
由于皇甫嵩顺从了董卓,盖勋就算再想讨伐董卓,也只是势单力薄孤身一人,由于实力实在太弱,盖勋也只好服从征召回到了京师。
董卓任命盖勋为越骑校尉。
河南尹朱儁给董卓分析军事局面,董卓根本就听不进去,轻蔑道:“我打仗就没输过,该怎么打我心里有数,您就歇了吧,别跟我说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大道理,我可不想脏了我的刀!”
盖勋说:“商高宗武丁是天下难得的圣明之主,即便如此,他也希望别人对他提出批评建议以求改进、进步,相国您难道比武丁还厉害?难道想把大家的嘴都缝上吗!”
董卓瞬间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感到十分羞愧,于是立刻向朱儁和盖勋表达了歉意。
7.董卓率兵到达颍川郡阳城县,看到有大量的老百姓聚集在祠堂拜神求福,董卓直接下令让军士们把这些人全部杀了,然后将人们祭拜用的物资全部拖走,在场的妇女也都被全部掳走。
那些无辜丧命的老百姓,被军士们砍下头颅,悬挂在董卓车驾的车辕上,随后他便一路高呼欢唱地返回了洛阳,宣称这是讨伐贼人的收获。
董卓下令将人头一把火烧个精光,然后把抢来的妇女分配给手下的军官当婢女、小妾。
8.二月丁亥日,刘协正式迁都,车驾向西驶去。
董卓把洛阳城中的有钱人全都抓了起来,给他们随便定罪处死了,然后没收这些富人的全部财产;此次被董卓诛杀的人实在太多,根本数不过来。
随后,董卓逼着洛阳城中剩下的几百万口人全部上路迁往长安,步兵骑兵就在一旁敦促逼迫,一连发生了好几起踩踏事件;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老百姓没有吃的、还要被官兵抢掠欺辱——被踩死、被饿死的人简直数不胜数,迁徙队伍所经过之处,随处可见遍地的尸体。
董卓暂时留在了毕圭苑中,就是为了把洛阳城的皇宫给处理掉,宫殿、庙宇、官府、宅院全都被他烧成了灰烬,方圆二百里内,一间房屋都看不到,别说半个人影儿了,就连鸡和狗的身影都见不到,整个洛阳瞬间成为了一座残破的丘墟。
后来董卓又安排吕布挖掘先帝陵墓和公卿、官员、百姓的坟墓,把埋藏其中的珍宝玉器、金银财货全都搜刮走,既填补军用、又自己享受。
军队中来自山东地区的士兵也都被董卓抓起来处死了,董卓用十多匹沾满猪油的布,将这些士兵牢牢缠住,然后从他们的脚下开始点火,活活将人烧死。
9.三月乙巳日,刘协到达长安,在京兆尹的官府上暂时住了下来;后来草草搭建了一些所谓的宫殿,刘协就搬入了这些临时的宫殿中居住。
当时董卓还没到达长安,一切政务都由王允负责处理。王允表面上与董卓斡旋、调节众人与董卓之间的关系,然而实际上他是一心辅佐天子、匡扶汉室的忠臣,他处理起政事来井井有条、条理清晰,是一个正直可靠的人,于是上至刘协下至朝臣全都把王允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王允表现得对董卓很顺从,所以董卓也很信任看中他。
10.由于袁绍组织了讨董联盟,从此袁氏便成了董卓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在二月戊午日,董卓杀了太傅袁隗和太仆袁基以及他们二人家中包括婴儿在内的五十多人。
11.在荆州刺史王叡与长沙太守孙坚一起讨伐零陵、桂阳的盗贼时,王叡念在孙坚只是一个介武官出身,便对他不讲究什么礼节,言谈举止之间颇有怠慢轻视的意味。
后来州郡联合起来组成了讨董联盟,王叡和孙坚也跟着起兵响应。
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之间关系不好,王叡放出话来说要先把曹寅给杀了,曹寅对此表示非常惊恐,于是伪造了一封按行使者(朝廷派来监察地方官员的使者)的文书交给孙坚,其中列举了一大堆王叡犯下的罪过,下令要孙坚收捕王叡,并且要求他处死王叡之后把具体处置结果汇报上来。
由于这封文书在孙坚眼里是朝廷使者下发的指令,于是马上发兵向王叡发起进攻。
孙坚的人马已经来到了王叡镇守的城池之下,王叡赶紧登上城楼观望,派人去问道:“你们要干嘛?”
孙坚的前部将领回答:“我们在外讨贼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此番特意来找刺史大人寻求物质奖赏!”
王叡定睛看了看,发现孙坚就在城下的军队当中,吓了一跳,问道:“将士们来找我要赏赐,怎么孙府君也来了?”
孙坚这才说道:“使者让我来捉拿你!”
王叡问:“我犯了什么罪?”
孙坚说:“奉命行事,其他的我不知道!”
王叡清除知以自己的实力打不过孙坚,而城外就是孙坚的大军压境,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地,王叡最终选择了吞金自杀。
孙坚率兵到达南阳郡的时候,手下已经有几万人马了,南阳太守张咨不愿支援孙坚军粮,于是孙坚想方设法与张咨见了一面(一说 送牛肉酒水进行物质引诱;一说 孙坚装病骗张咨前来探望),在会面的过程中,孙坚一声令下便结果了张咨的性命。
郡中的官吏、百姓看到孙坚不费吹灰之力杀死了南阳太守,连大气都不敢出,更没人敢违逆孙坚的意愿,只要孙坚提出需要什么,郡中之人都尽量提供。
孙坚继续向前进发,到达了南阳郡鲁阳县,找到了袁术,与他合兵一处。
袁术吸纳了孙坚的军队之后,实力大幅提升,因此成功占据了南阳郡,随后袁术便上表任命孙坚行使破虏将军职权并且兼职担任豫州刺史。
朝廷下诏任命北军中候(监督管理京城禁卫军)刘表为荆州刺史。
当时各地都乱作一团,贼人强盗满天飞,通往长安的道路大多数都被截断、封死,难以通行,刘表骑着马一个人来到了南郡的宜城县,把当地有名的士人——蒯良、蒯越——叫来与自己一同商议:“长江以南地区有不少豪强大族组成的武装势力,这些势力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领进行调遣指挥,如果这些势力被袁术的强大所吸引,跑去投靠袁术,那么袁术必然会借着这些势力挑起战乱,各地都没有安生日子可过。
我也想组织一支自己的军队,但是担心以我的力量和名望没有能力招兵买马,二位先生说说我该怎么办呢?”
蒯良说:“得不到人们的拥戴,是因为施与民众的恩惠和福利不够;获得了人心之后,但是管不住,是因为号令不清、赏罚不明、制度混乱。
只要您关爱百姓、体恤民众,又号令严明、制度清晰、公平公正,那么人民群众都会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向您,难道还担心征集不到兵马吗!”
蒯越说:“袁术只不过是个仗着袁氏家族的名声发家的人,为人狂妄自大,实则头脑简单、缺少眼光和谋略。
那些宗族武装部队,也只不过是些贪图利益、唯利是图的暴虐之徒,底层的百姓深受他们的压迫和欺负,根本就不会真心支持这帮人。对于这些宗族势力,只需要重金引诱,就必然会对您趋之若鹜。
只要刘使君您能把这些势力当中残暴、贪婪的那一部分人给除掉,然后对其他部众加以安抚和优待,那么整个荆州的官吏百姓都能看到您对他们的关怀、都能感受到您的仁慈与恩德;只要他们知道跟着您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肯定会拖家带口、大包小包的跑来追随您。
等到跟随您的人越来越多,手下的军队也逐渐壮大起来之后,把南边的江陵给占据住,然后在派兵在北边的襄阳进行防守,这样荆州地区的八个郡(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只需要一纸布告文书就能轻轻松松掌控在您的手中了。
等您彻底控制了荆州,就算袁公路(袁术 字 公路)来了,也不能把您怎么样。”
刘表说:“说得好!”随后就让蒯越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去收买、笼络那些宗族武装势力的首领,有五十五个首领跟着蒯越来见刘表,在会见的席上,刘表果断派人将其全部斩杀然后兼并了他们的部队。
刘表把荆州刺史的办公地点转移到南郡的襄阳县,然后派人在下属郡县展开慰问、安抚工作。
至此,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全都纳入了刘表的势力范围。
12.董卓还在洛阳的时候,袁绍的讨董联盟中的那些在酸枣屯兵的将领都领教过董卓的狠辣手段,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出兵当这个不讨好的出头鸟。
曹操说:“我们兴兵讨伐危害大汉朝廷的奸贼,是正义的一方,而且联盟已经达成、兵众已经会合,各位还在犹豫些什么!
之前董卓控制住皇帝、霸占着洛阳,成了代替天子发号施令、操控天下的一代权臣,就算当时我们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想要出兵讨伐他也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现在他烧毁了皇宫、摧毁了洛阳城,逼迫天子离开京师,整个洛阳被他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大家都无家可归、无主可依,董卓做出如此卑劣无道、人神共怒的行径,上天是不会放过他的。
董卓现在正忙着西迁,没有功夫理会打仗的事,再加上我们打着讨伐乱臣贼子的正义旗号——当前就是除掉董卓的最佳时机,只要出兵追击与之决战,必然能彻底将董卓拿下!”
说完,曹操便带着自己的部众向西驶去,打算先把成皋县给占据住,张邈分出一部分兵众交给手下的将领卫兹,让他跟着曹操一起去。
曹操来到荥阳西南的汴水附近,与董卓的部将玄菟人徐荣打了个照面,二人就此展开了一场拼杀,以曹操失败告终。
曹操被箭射伤,他的战马也伤痕累累,正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迫时刻,曹操的族弟曹洪来到他身边,把自己的马交了出来,然而曹操表示不愿意接受,曹洪说:“我死了没关系,天下人可不能没有您啊!”
于是,曹洪赶忙催促曹操上马,自己在一旁步行跟着曹操连夜逃走。
董卓的将领徐荣与曹操对战了好几天,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实质上的优势,看到曹操的人马明明已经不多了但就是拼死顽强作战,心想酸枣这块地方怕是拿不下来,为了不影响迁都的进度,便下令撤兵离开了。
曹操回到酸枣县,发现联盟军十多万人,每天不是在摆宴喝酒就是在喝酒摆宴,根本就没有要进兵讨伐董卓的意思,便气不打一处来,把这些人好好批评了一顿,然后与众将领说:“如果你们能按我说的做——
袁绍带着河内郡的兵力把守孟津;
屯兵于酸枣地区的将士前去守住成皋县,把那边的敖仓给占据住,这样粮食供应问题就解决了;
再占据住轘辕关、太谷关,全面控制住隘口险要;
袁术再带着南阳的兵力在弘农郡的丹水附近和析县屯兵,紧接着逐步向武关进发,给三辅地区造成压迫感;
我们只需要加固营寨、坚守堡垒,虚张声势即可。
此次出兵并不需要动真刀真枪,只要让天底下的人知道,我们讨董联盟已经占据住了主要的战略要地,董卓已无路可退、无计可施、处于劣势,再加上我们是为国家除害的正义之师,到时候有谁还会站在董卓那一边呢?
等投降于我方的人源源不绝,董卓也就再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了,想要除掉他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如今我军明明是正义的一方,却一直拖拖拉拉的不肯进兵,让那些原本期待着我们能痛击董卓的人大失所望,我真是替你们这群懦夫感到丢脸!”
张邈等人仍然没有听曹操的建议。
于是曹操便带着手下的司马沛国人夏侯惇等人离开了,来到扬州招募人马,召集了一千多人之后,便带兵前去河内郡与袁绍汇合。
过了没多久,在酸枣屯兵的部队粮食供应就跟不上了,于是大家便一哄而散、各回各家了。
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桥瑁互相结了仇,为了泄愤,刘岱将桥瑁给杀了,任用王肱为东郡太守。
青州刺史焦和当时也准备发兵讨伐董卓,他率兵向西追赶酸枣的军队,打算与他们会合,然而焦和在离去时,并没有考虑到青州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全问题,没有留下兵力作为保障,于是他带着大部队刚刚渡过黄河,黄巾贼就入侵青州在当地放肆地掠夺了起来。
青州地区物资富饶、兵器战马储备极大,然而焦和每次看到贼人入侵,都忙不迭的逃窜,从来没有与贼兵对战过一次。
焦和为人神神叨叨的,十分迷信鬼怪、神灵,爱搞占卜预测的那一套,在外他表现得人模人样,讲起话来指天画地、口若悬河,那架势仿佛要跟老天比个高低一般,然而再反过头来看看他做的那些事,乱赏滥罚、制度混乱,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长官。
因此,在焦和的管理之下,青州地区的经济水平、军事水平越来越差,整个州都快被贼人给抢空了。
又过了没多久,焦和因病去世,于是袁绍任命广陵人臧洪担任青州刺史,希望青州能早日回归正轨。
13.夏天,四月,朝廷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傅,然而由于通往长安的道路早就已经被毁坏得不成样子了,传命使者根本就没办法到幽州去。
幽州地区中有一部分郡县处于大汉的边境,与蛮荒之人活跃的地带接壤,为了应对这些蛮夷,朝廷每年要从青州、冀州上交的赋税当中抽取二亿多钱去支援幽州。
当时幽州通往各地的道路都已经被摧毁、截断,支援物资和钱粮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输入境。
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之下,刘虞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
就连他自己穿的都是打满补丁的破旧衣物,吃的饭也几乎见不到肉;
主张勤俭节约、宽和仁善的执政风格,号召、督促人民群众种地农耕;
在上谷郡开放与胡人往来的贸易市场,在渔阳郡展开食盐、铁矿的生产、开采工作,以求增加经济收入。
在刘虞的悉心指导和政策方针之下,老百姓终于感受到了大丰收的喜悦,一石米的售价仅需三十钱,家家户户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看到幽州被刘虞治理得如此红火太平,有许多青州、徐州地区的人拖家带口的来幽州投奔刘虞,前前后后男女老少加起来不下一百万人,刘虞为这些前来幽州避难的异乡人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生活条件,还帮助他们开展正常的生产工作。
逃难之人在幽州过上了稳定、富足的生活,渐渐的,好像都忘记了自己是流离失所前来避难的外乡人了。
14.五月,司空荀爽去世。
六月辛丑日,朝廷任命光禄大夫种拂(种卲之父)为司空。
15.为了与袁绍和解,董卓派出了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瓌(音“瑰”)出使山东地区。
胡母班、吴修、王瓌刚到达河内郡,袁绍就派王匡把他们三人全部抓来杀了;阴修也死在了袁术的手上;唯独韩融在当世名气很大,其德行、品格深受世人景仰和爱戴,因此保住了一条命。
16.董卓取消了五铢钱的流通权限,铸造了比五铢钱重量更轻的小钱来当做流通货币。
为了铸造小钱,董卓把洛阳和长安的铜人(始皇帝所铸)、钟虡、铜飞廉(神兽,头有角、身似鹿、尾巴似蛇尾、有豹子一样的花纹)、铜马之类的铜器全部销熔,以供铸钱的耗材。
自从推行小钱之后,货币一下就不值钱了,购买力急剧下降,商品的价格瞬间暴涨,一石米甚至要卖几万钱。
18.冬天,孙坚与部下们正在鲁阳城外的东边聚会饮宴,这时董卓率领着几万名步兵骑兵突然来到了鲁阳城附近。
孙坚正在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得知董卓的突然来犯,马上整顿好各部军队,并且下令勿得轻举妄动。
后来,董卓的部众越来越多,于是孙坚慢慢的从座位上起身,带着众人有条不紊的返回了鲁阳城内。
孙坚告诉众人:“我之所以不慌不忙没有马上做出反应,就是怕各位慌了神,要是一下子乱了阵脚,到时候可就没有机会进城了啊!”
董卓站在远处遥相观望,看到孙坚的部曲军容肃穆、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担心贸然行动不会取得胜利,便带兵离去了。
18.王匡在孟津(也称 河阳津)屯扎,遭到了董卓的袭击,被打得丢盔弃甲、溃败不堪。
19.左中郎将蔡邕提出:“按照《礼记》中所说,功勋卓著的皇帝可以称‘祖’,贤德明断的皇帝可以称‘宗’,孝和皇帝(刘肇)之后的那些有庙号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功劳和德行,应该将他们的庙号全部废除。”
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20.中郎将徐荣向董卓推荐了自己的同乡(玄菟郡)·前任冀州刺史公孙度,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来到辽东郡之后,立刻就来了个下马威,把当地那一百多家有名的豪强大族全部给诛灭了,郡中的官吏百姓都被他这一举动所震慑,没有人敢忤逆、违背他的指令。
因此,公孙度征兵讨伐东边的高句丽,攻打西边的乌桓,把事业干得如火如荼。
他对自己的心腹柳毅和阳仪说:“大汉很明显马上就要玩儿完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少说也要在这里称王!”
于是公孙度就把辽东郡分成了辽西郡和中辽郡,每个郡都安排了太守,然后率兵入海把东莱郡的几个县给打了下来,给这几个县设置了营州刺史进行统一管理。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之后做出了如下举动:
设立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庙宇假模假式的供奉起来;
对外宣称自己受到了皇帝的委托,可以灵活自由地发号施令(也称 承制);
在主城的郊外举办了祭祀天地的典礼;
亲自耕地以号召当地老百姓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以鸾辂(绘制凤凰鸾鸟等图案的车)当做自己的车驾;
出行时安排旄头部队当做开路的先驱骑兵,安排羽林骑兵当做护卫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