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氽肉

作者: ZJack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23:35 被阅读0次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蛾眉洲。这片沿江的地域,雨水充沛、物产丰饶,各种数不尽的食材让此地所产土猪个头不大,却肥而不腻。那些猪肉都是乡人们一日日精心饲养,用鲜嫩的猪草、菜蔬与糠麸养大,从年首一直养到岁尾,健壮而肥硕,肉质结实紧致。

江水源源不断地将长江中上游的肥沃泥沙一年年沉积在这里,这种泥沙适用合种植出的山薯,虽产量不高,也不肥大,却粉糯少经络,甜津可口,适合做成氽肉所需的山薯粉。而氽肉所用的另一种调料,大蒜头也是蛾眉洲所产。沙质土壤,水汽充沛,特别适合生长大蒜,个大,味辣而鲜,挂在房梁上风干,一年之后都余味袅袅。

相对其它蛾眉洲美食的做法,氽肉的做法较为繁琐。选好地道的食材之后,便开始挑选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太瘦,做出的氽肉少了鲜美,太肥,做出的氽肉没有嚼劲。不可用锋利的刀口切肉,只可用刀背错落有致地锤剁,不能用力可猛,否则这样剁出的肉没了绵味,食在口中,味同嚼渣,这是考验一个人刀功的最佳方式。剁肉时,去腥的蒜姜是必不可少的,少了这些佐料,剁得再好,也是少了些食之魂。当然不可多放,多少要拿捏得当,刚好盖住肉腥气,又不可喧宾夺主。一切剁好妥当之后,便可放入山薯粉了,不可多,只须均匀在涂撒在肉沫之上,捏匀,肉色半露为佳。“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状。最后,当一锅水烧开后,便可将氽肉倒入锅中,滴少量菜油,待氽肉飘起,撒上一把葱段,一碗氽肉汤便做成了。入在口中,滑嫩脆软,让人不知魏晋。后来读到苏轼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感觉一样一样的。

这么难得的美味,纯粹地食之,有暴殄天物之嫌,配料是必不可少的。又因季节与食材的不同,做出的氽肉汤而显现出时节之美。

春日,最适合配以鲜绿饱满的蚕豆、豌豆。一年年地,当布谷鸟的鸣声响在江洲云朵之间的时候,蚕豆、豌豆早已褪去了星星一样闪烁的花朵,枝丫间缀上了沉甸甸的绿色果实。于蛾眉洲人来说,最适合做汤,当以氽肉汤为最佳。虽然此时鸡蛋也是最为鲜美的时候,也适合与蚕豆做汤,但根本与氽肉汤不可同日而语。在一场不期而至的夜雨后,鲜鸡蛋最适合与同鲜绿无比的春韭、脆嫩红艳的椿芽相炒。在苍茫的时光河流里,只会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至死不渝。将水烧开,同样滴上几滴素油,将剥好洗净的青豆放人沸水中,稍煮,再放入剁好的氽肉,待氽肉一一如云朵一样飘起,便撒上一把葱花,氽肉蚕豆汤便做成了,素淡的是氽肉,绿的是青豆。常常来不及开饭,母亲便给我们这些小馋猫们每人舀上一小碗。真鲜啊,我们双手捧着碗,只低头呼啦啦地吃尽每一粒青豆,每一块氽肉,喝光每一滴汤汁,甚至不舍得咽下,让这些食物在牙齿与舌头之间不停打转、咀嚼,细细品尝。

至今忆起,那种味道仿佛仍索绕舌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忆是氽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y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