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阅读笔记(十)

《庄子》阅读笔记(十)

作者: 木木姜 | 来源:发表于2022-01-27 23:39 被阅读0次

                    ——胠箧——

取篇首二字做为篇名。

胠箧qū qiè——释义为撬开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也指撬开箱子,打开箱子。

本篇的主旨是:主张绝圣弃智。【这和我们现在的理念正好180度的大反转】

作者认为:圣人与智慧都利于盗贼,盗贼利用圣智仁义去扰乱天下,所以要灭绝圣人,弃除智慧。这种观点否定了人类智慧与文明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片面的。

一:第一节至第四节重点论述了“圣人出大盗起”。为什么是这样呢?

举例1:先用小盗贼来举例。

圣人为治世推行仁义就如同为了保护财物将财物装在箱子、口袋、柜子里,但是,这也方便了盗贼可以将其一起盗走。

小结:我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的多个方面,庄子老人家的意思好像是在堵,而不是疏。我觉得堵是堵不住的,只能疏,不能因为避免被盗而把一切归零,从另一方面去看,财物的流通,箱子、锁的发明这是人类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显现,因此,我认为,理是这个理,但社会不能也不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发展,一代一代的人类不可能只停留在原始社会的状态。

二:第二节进一步放大,用“窃国者”(大盗)来举例。

举例二:圣人用仁义治世,然而田成子杀齐君而盗其国,并与其圣治之法盗之,因此田成子虽有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三:第三小节更进一步,拿龙逢被斩,比干被剖,苌弘被胣,子胥靡,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与大盗做类比。借盗跖的“盗亦有道”提醒世人,圣治之法宣扬的美德也可能被人利用成为行恶作乱的工具。

小结:做的这个类比的确印象深刻,只是这个“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这个理念无法实现,人类一代一代的怎么可能只安于停留在原始的状态?

四:第四节继续深入分析“绝圣弃智”的观点。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这一节总结有三:

1.首先我想问:圣人死,大盗就能灭绝吗?

2.圣治之法奖赏的高官厚禄,远远小于他做大盗得来的,因此,导致大盗无法灭绝。

作者认为,这是圣人之过。

3.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作者认为:要抛弃一切圣智圣法,避免智慧外露,将天下人的德行引入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五:第五小节,将天下大乱的原因归咎为“好智”上,认为智巧是造成诡诈、狡辨、奸黠的原因,追求智巧会让人丧失本性。另外本节作者还用了一定的笔墨怀念了上古时代质朴纯真的生活,并用“至德”来形容古代社会,反映了其对返璞归真的向往。

这一段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描述过的——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作者认为这是——至德之世。

本篇总结:

(一):读本篇第一感觉特别的有层次感,国绕绝圣弃智的主旨,层层递进,像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的拨开论述,并一一举例论证,找到问题的核心。

(二):读本书越来越觉得庄子他老人家特别智慧博学,思维特别跳跃,有时还很科幻。我在想:他老人家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很有风趣、幽默、智慧、博学的一个人,跟他在一起恳定会很好玩,另外,他还有讲不完的寓言故事,这样的朋友给我来一个足矣,如果没有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吧。

(三):本篇印象深刻的金句有:

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这段给我的启发是:一个人心胸、认知、格局要大。

2.盗亦有道: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这一段让我想到一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3.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

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却不知道探索他已知道的;都知道非难他所认为不好的,却不知道否定他认为好的。

——读到这段话时不只是脑洞大开,还有些兴奋,心花怒放。对呀!我怎么就没这样想过问题呢?这整个是一个思维的大反转。

因此,我想问——

你否定过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吗?

相关文章

  • 《庄子》阅读笔记(十)

    ——胠箧—— 取篇首二字做为篇名。 胠箧qū qiè——释义为撬开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

  • 此刻记

    此刻读完王蒙的《庄子的奔腾》。翻阅读书笔记,从十月二十号开始阅读的,读了整整十天时间。把书放下,想用语言来...

  • 《庄子》阅读笔记(—)

    与圣贤对话 与经典同行 一:《庄子》其书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

  • 《庄子》阅读笔记【三】

    【养生主】 本篇以阐述人生观为主旨。 养生主——即指养生之道,指主宰者,即道。本篇的目的在...

  • 《庄子》阅读笔记(四)

    【人间世】 人间世——即人间的社会。 本篇讲的是人的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是一个“仅...

  • 《庄子》阅读笔记(二)

    ——齐物论—— 本篇是《庄子》一书的重点,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信息...

  • 《庄子》阅读笔记(五)

    ——德充符—— 【题解】 本篇是讨论道德问题的。 德充符——是指道德的充实完美。 其一:文中先...

  • 《庄子》阅读笔记(六)

    ——大宗师—— 本篇的中心是论道和真人体道的境界 大宗师——有两种解释: 一是宗大道为师 一是道...

  • 《庄子》阅读笔记(七)

    ——应帝王—— 本篇谈的是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文中的六个故事都是寓...

  • 《庄子》阅读笔记(九)

    ——马蹄—— “马蹄”——就是马的蹄子,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 本篇的主旨是主张自然放任,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阅读笔记(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fz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