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我让父母在众人面前感到开心大概就是他们八十大寿暨钻石婚纪念日了。心里想着筹划一次活动,把父母的亲友聚在一起热闹一番, 又怕给别人添麻烦。老家的风俗,老年人庆寿,参与的人是要送礼的。虽然不在老家,但在这里的亲朋多数还是与老家相近的,怕给人造成心理负担。
我有个小朋友知道了我的想法,极力的促我做这件事儿。她说老人家就这么一次,大家凑到一起热闹一下多好。不由分说,她就找好了对接的礼仪公司主持人, 刚好我也认识。
与父母商量,母亲怕给人家添麻烦,说你叫了人家,人家不能空手来。来了,带东西咱心里不蔚贴。 我说那就最小范围。 老家那边儿,母亲连自己的外甥也没让来,只让告诉经常来看父亲的一个堂外甥, 父亲的朋友一个也不告诉,都岁数大了,不能让人家跑。
在老市区的陈老师与父亲交往多年,又是我们姐弟三人共同的老师,这必须得参加。老梁曾经是我们村儿的知青,回城后两家来往的像亲戚一样,母亲说他两口得告诉。 再就是在区内的几家挚友。 我想到过父亲门球队的球友,他们的关系都非常不错,正好凑一桌, 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父亲没反对,母亲不赞成。理由是那么多人来热闹一次,以后人家过生日的人情都要由我来承担,母亲不想给我添麻烦。还有一波是孙家沟母亲交往的朋友,她们之间都有来往。虽然现在不住在孙家沟了,过年过节人家还到武夷山来看望母亲。对这几个人母亲有点儿犹豫,她是有意思想让她们来。但是过了两天又给我说不要叫人来了,都是人情,以后都要你来还的。
我说通知的时候就说大家在一块儿聚聚,不说过生日,这样总是可以吧? 母亲说那也不行,人家空手来了,一看你的场面那不是叫人家为难? 人家空手来喝了酒,回去以后心里也不好受。 咱不做叫人家为难的事儿, 这回你听我的。
酒店定在了政府的迎宾馆,离我家近。 在外地上学的孩子放寒假也回来了,自家人齐了。 找了老年大学舞蹈班的同学组织了几个跳舞的, 还找了京剧班的乐队。托人写了一副祝寿的对联, 让孩子们当场展示。
给父母定做了黑底红图案真丝的唐装, 我自己也做了一件红色的上衣, 这之前是从未穿过那么艳丽的衣服。
离庆典还有两天的那天晚上,母亲来我这坐了一会儿,往回走的时候,我家门口有两级石阶, 我当时和母亲并排, 心里想过要搀扶一下, 行动上却又觉得不用。 就在这时母亲朝前跌倒了, 爬起来嘴里还说忘了这儿有台阶了。 一摸假牙,磕断了。 我心里那个悔呀,如果扶一下就不会磕倒了。回到屋里一看,上嘴皮被牙硌破了, 上片的假牙磕成了两半,下片没事。 母亲还一劲对我说,没事儿,没事儿。 我说明天我去找大夫把牙粘起来, 然后送母亲回家。
母亲在我心里一直是无所不能的, 80岁了,我还认为她什么都能。
第二天去找当年做牙的柳大夫,当场就给修好了。 只是庆典那天,母亲上唇磕破的地方,还能看出来痕迹。
那天还真挺热闹的,大红的横幅写着两个人的名字,八十大寿暨钻石婚庆典, 现场布置的红火, 加上我们三个人的红衣服, 更添热烈。 主持人热情洋溢开场, 一下把气氛给提起来了。 陈老师的致辞,亲切中带着幽默, 逗乐了我们一家, 也让全场轰然。 孩子们把手里的对联拉开,"八十少年"的横幅把母亲乐的跟着念叨,"还少年呢,还少年呢, 能变成少年,那敢着好" ,父亲只是抿嘴笑。 是"少年"让他们想到了自己的少年? 是"少年"让他们脑子里迅速的划过他们的少年? 不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清晰而跟随一生的影像。
乐队乐器配备的有模有样, 演奏的同时,还有上台唱京剧选段的, 一板一眼,很有点专业范儿。 也有吕剧, 还穿插有歌曲。 热闹时,弟妹也忍不住上台唱了一段京剧, 挺不错,能跟乐队和上节拍。
晓宇她们穿上演出服,跳了梁祝扇子舞, 音乐美,跳的也美,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女士们心细,最后一个亮相刚结束,她们齐呼啦的跑到父母跟前,嬉笑着,拥抱着,祝老爸老妈钻石婚快乐,她们真的温暖到了父母。
当然,亲朋们的祝福也都带上了一句抱怨,你们只说在酒店聚一聚, 没想到是这么大的喜事,你看看让我们空手来了。 尤其是陈老师的同学老两口, 他们觉得有点儿尴尬,说陈老师只和他们说来跟老朋友聚一下,正好约他俩一起来见个面。 早知道是这么高兴的事儿,怎么也不能空手来呀。
那天我和弟弟都很忙活, 我忙着摄影, 弟弟忙着拍照。 事后做了一张光盘,洗了一大堆照片。凡是在场的人,都留下了那个美好的瞬间。
16年过去了。前些天弟弟给我发过来几张当时的照片,看着照片里的父母喜笑颜开的样子,我又想到了那天晚上母亲摔倒的情景。想到因为自己的不大器,没能坚持让他们的队友和朋友来参加聚会, 满心都是遗憾和懊悔。如果当时把父亲的球友,老家的亲朋,母亲的朋友约到一起,他们肯定会更开心。现在想起来他们不是不想, 只是怕给我添麻烦。
能有什么麻烦?所有的麻烦不就是回馈人家的礼数吗? 不就是花点钱吗? 花点钱能让父母更开心不是一件值得的事吗? 如果是现在,我就不会听母亲那么说, 会按照自己认识到了的做。 正所谓识在哪儿,做就在那儿。 那时还是年轻了, 没有现在的心胸。
人越老越能理解父母, 越能理解,就越多些遗憾, 想到这些事就会有纠结。 尽管理智上知道要放下,也知道亊过不留, 但好多时候知道做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