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养肥猪,也养过老母猪。
养肥猪要经历一次又一次送猪的难过。下次便买了一只母猪崽儿回来。待它怀孕,母亲又像照顾孕妇一样伺候母猪。
记得有一次母猪下崽儿是在冬天的晚上,母亲点着灯笼守在猪圈里。母猪躺着不停的哼哼,大概正在经历分娩前的疼痛。母亲不停的轻轻抚摸母猪的肚子,直到小猪一个一个的生出来。母亲把生出来的小猪崽儿擦干净,放在圆形的簸筐里,端回家放到炕上,再回来照料母猪。直到它全部生产完后,又给它做了热乎乎的猪食。喂它吃下,在猪窝里又加了些软和的草。
回到炕上,母亲自己都快冻透了,看着簸筐里的小猪崽儿,心生欢喜。
迷迷蒙蒙的打了个盹儿,被奶声奶气的饿了的小猪崽儿吵醒了,它们要吃奶。母亲穿好棉衣裤,端着簸箕回到猪圈里,把小崽儿们一个个放到母猪的乳头上,饿了的崽儿们使劲儿的碰撞乳头,大口的吸吮乳汁,吃饱了的,嘴含乳头趴着不动了。母亲再把他们装进簸箕端回炕上,这一晚上母亲几乎没怎么睡。刚被小崽儿们吃过奶的母猪也饿了,母亲又给它喂食。
小猪崽儿出生后的5、6天内,母亲就这样,每天倒腾好多次的端着猪崽儿去吃奶,还要不断的给它们换垫子。见它们强壮起来,才把它们放到母猪身边。
给母猪吃饱、吃好让它有足够的奶水,猪崽儿们才能吃饱,长得又快又好。整个冬天安全度过,个个胖嘟嘟的。
母亲养的猪崽儿,不用拿到集上卖,在家里就被左邻右舍抢光了。小崽们免受了被捆绑到集市上去的痛苦。
被邻居买走的猪崽儿,母亲还经常挨家去看看,告诉人家怎么喂食,猪不生病长得快。
村里,确实有养不起来猪的人家,养着养着就生病死了。我母亲养的猪没死过。也有不爱吃食的时候,发现这种情况,母亲会给它喝点儿绿豆汤,或是把苦菜剁细了,加上点玉米面儿稀粥,吃了慢慢就好了。有小崽儿拉稀时,给它煮点儿雀网子水,雀网子是一味中药,小孩子拉肚子可以用它煎鸡蛋吃。
母亲对猪的用心,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也因此母亲养肥猪的出栏率全村第一。猪崽儿的成活出圈率独一无二。不仅村里人佩服,公社书记每次到我家都会夸母亲猪养的好。还几次动员母亲到全公社生产队长以上干部会上去讲讲养猪的经验,母亲都拒绝了,她不愿出头露面。
公社书记不止一次在公社各级干部会议上表扬过母亲,夸她会养猪,没有一点儿夸大,是事实。
搬家来开发区后,母亲有过养猪的念头,被我否定了。那时不懂母亲的心,如果是现在我会满足母亲的心愿。在自己4间平房的独院儿里,垒个猪圈是多简单的事儿。
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是最开心的,让父母开心是最孝的孝,不是以自认为闲着的好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