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是白衣天使,只是镜头很少对准他们。如果把一线医护人员比作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就是战士们的后勤保障部,只有弹药充足,士兵才能拼力杀敌,取得战役全面胜利。他们,就是定点医院药剂科,一群默默奉献的药学人。
湖北疫情爆发后,作为本市定点医院药剂科主任,在前期医疗物质极度匮乏的前提下,他们承受的压力和繁忙,可想而知。
年初几,担心在医院工作的同学,也想知道本地防疫情况如何,给他电话,听到电话里人声嘈杂,那时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医疗物质奇缺,特意选在晚上打电话,没想到他还是那么忙,只能寒暄几句,叮嘱同学多保重,无奈挂了电话。
十天后再次去电,直接说明来意,听到他在电话里气喘吁吁,他问你想知道哪方面信息?我说需要你们药品采购方面的素材,我尤其想知道,医疗防护物质有没有,消杀产品够不够。短暂的沉默,他告诉我,消杀产品大部分是接受社会捐赠。话没说完,就听见有人叫他,匆匆挂了电话,采访再次搁浅。
等他终于有时间,距离武汉封城已过去了45天,老河口市新冠肺炎患者即将清零的时候。而且他一再重申,老同学你不能只写我,你要多写我们科室和我们医院的人和事。下面是我和他的对话。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作为本市唯一一家二甲医院,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做好抗疫准备。接到上级领导通知后,我开始下达紧急动员令,要求全员取消休假,全力迎战。药剂科的同事们纷纷写下请战书,自愿承担起药师的社会责任。那天,我收到了门诊药房药师们集体递交的请战书。也有刚参加工作的95后手写的请愿书,他们都要求到抗疫最前线。
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像一颗颗跳动的心。面对他们不计生死的誓言,我不能满足所有人都上前线的愿望,只能根据科室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技能特长,迅速给他们做好分工。
疫情来临时,我们面对的,永远不是人员问题,而是物质问题。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医院药房里抗疫物质储备严重不足。1月23日,我们分头行动,从附近县市买回少量口罩。1月25日,大年初一一大早,付建林,刘泽荣两位同志就去襄阳的医药公司挨个询问,最终买回4000个帽子和6500个口罩。
1月30日,为了应对疫情发展,院里部署成立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李楼隔离病区,同时成立隔离区药房。仅用一个下午,我们就筹备好送往李楼病区的感染科用药和防护物质,药房工作人员也同时进驻隔离病区。
当时,物质是真缺,平时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的体温计和口罩,都成了紧俏物质,防护服和护目镜更是一物难求。赶上春节放假,湖北封省,全国实行交通管制。内贫外困,但我们不能让一线医护人员赤膊上阵。实在没办法,我们只能公开向社会求助,并留下医院接受捐赠的电话,我们只是想让所有的捐赠物质最快到达,我们要尽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
倡议书发出后,科室全体人员立即转发,说实话,我非常感谢那些热心市民的转发,更感谢那些提供防疫物质信息的爱心人士。
疫情期间,我们不仅要保证抗疫物质到位,其他病人的日常用药也不能放松。为保证所有药品合理备货,我们药房人员每天下病区咨询用药情况,同病区各部门建立微信、电话联系,收集信息,同时指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防治药品。晚间我们整理汇总当天的药品消耗、库存储备情况,这样才能做好提前筹备、及时补充。
因为合理调配,我们不仅保障了李楼隔离病区的药品供应,本部院区的发热门诊药房,门诊药房,住院药房日常药品需求也没因疫情而受到影响。
感谢科室的每个成员,是他们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才换来这个最好的结果。
如果说,这次疫情,有什么事让我最感动,那就是一车车捐赠物质的到来。看着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赠,尤其是指定捐赠给医护人员提高免疫力的药品和防护物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有这么多同胞支持我们,湖北一定会胜利的。
最难忘的事,是19号那天,老河口还在下雪,我们收到来自河北省慈善基金会运来的二氧化氯消毒泡腾片。运送的师傅,天刚亮就到了医院,为了不让旅途劳顿的师傅久等。接到通知后,大家很快赶往医院。
头发花白的同事,此刻比年轻人还敏捷,他第一个跳上车,从车厢里搬货物往下传送。我们科室的两个女同事也不甘示弱,一箱货30斤,我们放好后,她们用推车推到仓库,再整齐码放。你想不到的是,她们其中一个已经50多岁,却干这么这么繁重的体力活儿。我劝她们去做点其他的事,卸货有我们这些男同事完成。可她们不听,还说这是个男女平等的时代。
因特殊岗位的人员不能离开,就几个人能腾出手,那天,那车货,中午一点多才卸完,共667件。
是的,所有的捐赠物质,都是我们自己卸完的,疫情期间,搬运工不好找,也为了减少外来人员流动带来的安全隐患。因为封城,运输也不太方便,外地司机不愿在湖北久留,捐赠物质什么时候到,我们就什么时候组织人员去卸货。半夜到就半夜去,风雨无阻,夜间加班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值得说说的是我们科室成员,任何时候,没有一个人因任何原因无法到岗的。
捐赠物质很多,我们不但要做好接收,还得做好发放工作。因社会捐赠物资种类繁多、分类分型标识不统一,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好分类。对,就是严格把控物资产品标准,不能让医生戴着一次性民用口罩进病房啊,所以得认真区分再入库,然后登记好物资的来源、数量并做好分配。
从打响疫情阻击战那刻起,我们承诺的药剂科全员24小时备战,随时准备接受调遣,积极支援临床一线,我们做到了。
“大家都是好样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无论去一线支援的同事,还是坚守在岗位的同事,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
“这就是我们药师的勇气与担当!”
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抽调到李楼卫生院发热门诊等隔离病区的同事。他们要每天准确上报药品、物资的消耗及库存,还得密切关注需求量,及时调配抗击疫情所需的一切药品和物资。在抗疫物质短缺的情况下,确保一线防护物质不中断。
在他们身边,有40多个确诊患者和60多个疑视患者。如果,万一,他们是科室里最年轻的人。
药剂科驻守在李楼病区的杨学峰,退伍军人,他需要天天口服降糖药,可是,从到了李楼病区,这么多天来,他几乎没按时吃过饭。
抽调部分人员到隔离病区后,本部人员明显不足。留守的同事都是主动倒班,白班、夜班连轴转,班组长亲自整理药柜、打扫卫生,为大家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年轻人去支援一线,我们不能拖后腿,这里有我们守着,让他们放心去支援!”这是几位资深药师坚守在岗位上的宣言。
你问加班后吃什么,吃盒饭呀,就是我想请他们吃好的,也没地方去吃,餐馆都不开门。这个春节,我才发现,最好吃的食物是外卖,常常是在极度劳累和饥肠辘辘的时候吃,来不及细品,都已经吃完了。
幕后英雄就幕后吧,如果没有充足的补给,前线就无法开展工作,只要能阻止新冠病毒在老河口肆虐,我们宁当人墙,不当英雄。
老河口有50多万人口,一直被列为低风险城市,现在,市里正为复工做积极准备,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无愧于这身白服。
通完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不止是赴汤蹈火的才是英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好平凡的事,就是轰轰烈烈。
点滴而聚,万涓成流,千万条心终一心,冬尽春来,病毒已在小城却步,春风送暖,万紫千红斗芳菲,繁花深处,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深情地说声:“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