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作者: 布衣蜂农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1:41 被阅读0次

据史料记载,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如(唐)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今天的锦里这条古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锦里二期也于2009年春节前开肆迎客,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市民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着洋酒,说的还是绵软成都话。

目前,锦里古街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锦里有许多在成都市区很难买到的附近郊县的特产。张飞牛肉,产于四川阆中,外表呈黑色,不大好看,内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制香料制成,味道独特。汤麻饼,产于四川崇州。 另外还有久久鸭脖子、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饼、酸辣肥肠粉、荞麦面、钵钵鸡等小吃。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总的来说,锦里街上的小吃口味地道,种类繁多,各具风味,价格实惠。来锦里您一定不要忘记品尝(友情提示:平时不吃麻辣的伙伴小心别上火)。

真乃曰:名彰汉唐,街纳古今。

(注:以上文字源自导游讲解与查阅史料编辑而成,图片由布衣蜂农所摄)

相关文章

  • 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据史料记载,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

  • 成都之行|锦里古街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街道全场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

  • 小游锦里

    2018年6月15日,独自一人游锦里,做此篇小记,谨以此作为纪念。 锦里,又名锦里一条街,或锦里古街,是中国四川省...

  • 四川成都游记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四口去了四川成都。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美食之都”。 我们去了锦里古街庙会,那里...

  • 川渝之行

    以前听人家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 这个解释真是无聊透了,透着一股满满的丧劲儿。 ...

  • 川渝之行

    今年暑假的川渝之行,可以说是酝酿已久。 随着父母年事渐高,我们兄妹总想着趁他们身体还算硬朗,带他们...

  • 川渝之行✈️

    Ⅰ 启程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反复不敢出门,最近正好看到川渝地方降为低风险,而且凭两个绿码就能通行,也不需要核酸,让我...

  • 锦里古街

  • 【走进2018~(十五)】成都印象

    2018年2月10日,我们一家四人和小子俞一家一行来到锦里古街。 锦里古街,来成都的必选之处,这里...

  • 川渝之行——成都

    重庆与成都作为巴蜀文化的发源地,我一直以为它们是差不多的。直到这次川渝之行才让我理解了它们之间求同存异的关系。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渝之行(四)锦里古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pr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