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外国人

作者: 记忆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6-11-28 19:31 被阅读227次
外国教师

01

初次接触外国人,是在高一,那时我们学校请了两个外教,专门教我们英语口语,一周一节课。

第一节口语课,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外国人的西北学生来说,很好奇很好奇。伴随着铃声,走进一位高大、帅气、阳光的大男孩,头发是淡黄色,不像街道上从理发馆里染出来那种不自然的淡黄色,这种淡黄色很好看;他也有外国人都有的大鼻子,眼睛深邃而活泼,看着和我们年纪相仿,没有一点老师的威严。

他自信又有点迟疑地走向讲台上,先做自我介绍:“Hello! My name is Ben, nice to meet youl! I am from England!”哇哦!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在我们心头荡漾,十年了,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一会儿,一副完整的英国地图挂在黑板上,他用实心点标出伦敦的所在地,并介绍说这就是他的家乡。

他介绍说自己也是一名高中生,作为交换生到中国来体验生活。当时我们也惊叹他对自己国家的熟悉程度比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爱国实在的多,说到爱国,我们除了对日本人的憎恨,似乎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能力!试问:当时能画出我国地图的同学有几人呢?惭愧,我也做不到。

接下来的课程,他让我们对英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万圣节又叫南瓜节,他通过影片让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圣诞节教我们唱圣诞歌曲,他还扮演圣诞老人给我们送糖果。讲到电影主题时,有一节课他直接穿的是超人的服装走进教室,让我们觉得超人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神秘!

我们班组织的元旦晚会,他还参与其中,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演《荆轲刺秦王》,他反串荆轲的妻子,在易水边上演了一幕“执手相看泪眼”的凄楚离别,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一学年的交换生时期马上就到了,离别在即,他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也充实了他的生活。最后我们合影留念,定格在那个瞬间,但是他作为一个外国人,给我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后来见外国人,已是大学期间。越大的地方,文化越开放,见到外国人的机会越多,影响也没那么深刻。

02

比如在书店做兼职时见过两个外国美女,肤白貌美,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眼线,五官棱角分明,不仅长得美,人家关键是爱学习,那天来书店要买本新华字典,并给我们看了她们的作业,可以看出她们很爱汉字,写得方方正正,看起来像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写的,但是她们说这是她们研究生的汉语水平。

再后来见过一个韩国留学生,长得眉清目秀,像我们南方的姑娘,性格温和,她的汉语水平很高,不仅写得好看,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强,她都可以用汉语和我们顺畅地沟通,给我们宣传基督教的相关信息,后来也没怎么联系。

03

上研期间,学校设有英语口语课程,给我们代课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老师,身材很胖,但行动敏捷,丝毫不影响他的行动,她对课堂的设计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上第一堂口语课,她让我们完成一张表格,要求是找到五个穿红色衣服的同学,找到两个爱好足球的同学,找到长头发的一位同学,找到爱看NBA的同学,找到生过小孩的同学,让这些同学分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签名,这个作业就算完成了。

老师的这个设计很巧妙,一节课我们就在教室和同学交流,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和新同学熟悉了,对他们的情况已经了解了,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同班同学。记得全班只有一个同学生过小孩,我们都去找她签名,很快,我们都记住她了!

虽说她是口语老师,但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也会给我们训练听力。老师会精选一个片段,让我们听三遍,把空的词跳出来,这样多尝试了几次,自己的英语听力明显有所提升。

老师上课有个习惯,一走进教室,先放下深重的包包,再从包包里拿出一瓶可乐,放在讲台上,才开始上课。她每节课都这样,那时我就在想:不是说喝可乐会骨质疏松吗?老师怎么还坚持的这么好?难道她不知道?

很快,就到期末考试了,考试方式除了笔试还有面试。笔试还好,我们都已习惯,可面试我们没怎么练习,不太清楚流程是什么?考试那天,我就那样参加面试。刚进教室,就看到老师一人坐在一章桌子前,等待我的到来,我和她面对面坐下来。

她微笑着问我,马上放假了,假期有什么打算,我简单说了一下,说先想去旅游,再回家陪父母,打算看几本书。她一听很高兴,说年轻人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身体和灵魂之前有一个在路上,而你两个都做到了。她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没想到这样聊了一会就算考试结束了,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原来语言学习就是要用起来,即使没有语言环境,那也需要创造学习环境,练习语言,不要为失败找太多借口,也不要为自己找很多拖延的理由!

对于老师的生活,我们很少得知。

有一天,我和舍友去学校附近的便利店,发现我们的口语老师和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男士,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在讨论买什么。我们走过去跟他们打了招呼,简单聊了下,才知道那个男士是她的丈夫,那个小孩是他们的孩子,她们来中国已经十多年了,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这里安了家,一待就是几十年,听了她的故事,让我们动容。

记忆的大门打开,这些碎片化的画面在脑中浮现,我只有把它们组织在一起,记录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眼中的外国人并没有像现在网络上宣传的那么不堪,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好的,和他们接触,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吧!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外国人

    01 初次接触外国人,是在高一,那时我们学校请了两个外教,专门教我们英语口语,一周一节课。 第一节口语课,对于我们...

  • 我眼中的外国人

    Bret白瑞德是个主修中文的留学生,初次见他,这人高高瘦瘦的,因为中文不算很流利给人一种羞涩可爱的感觉,他是我认识...

  • 外国人眼中的春节

    随着中国的影响力 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 外国人过春节、感受春节 也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流行 英国最大的电视台BBC...

  • 外国人眼中的忽必烈

    《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著 一位13世纪的威尼斯商人传奇经历,影响了中世纪欧洲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这位商人描写的异...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今天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些描写和看待中国的角度还算客观,能从一位常年生活在中国的外国...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东方古国,人口大国,改革开放,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文难学 便宜货,制造强国,基建强国 美食天堂,有钱,个子矮,...

  • 🤧

    哦 对了 听说 之所以 莫言能诺奖 是因为 莫言 笔下的中国形象 符合 外国人 眼中 中国的 形象 所以 外国人 ...

  • 杂谈

    《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从外国人的眼中看中国,揭秘末代皇帝溥仪不为人知的秘辛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充满热爱,让我动容。 ...

  • 外国人眼中的“黄色恐怖”

    最近写的故事好多朋友反应太虐了,让她们对爱情和婚姻产生了绝望的恐惧。哎,看看别人的故事,再对比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

  • 外国人眼中的双十一

    中国的,世界的。 如今,“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再仅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版权归属于123图书馆123ts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外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rn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