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知道学习就不会固执己见。为人当以忠厚诚信谦敬为本。人皆有长,总有我可以借鉴学习之处,不能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谁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知道自己错了,就勇于改正,切勿自我忌讳,畏怯而苟且掩饰。”
君子也就是学生以及严于律己的人,他们认同自己的身份,以自己的职业为荣。比如,一名全国顶尖的学子,他要认同自己这个身份,就必须拥有与之相配的学识和才俱,要不然就会不断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以正气贯通身心,涤荡灵魂。纵论古今,拥有坚实基础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君子须自重,自重就会产生威仪。勇于担责,勇于改错。
【评析】
在此,孔子谈论了作为一个君子如何进行自我修养的一些方法问题。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差别是错误的大小和多少,更大的差别还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上。错误人人难免,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犯了错误不能改正,那就错上加错了;犯了错误,但能正视错误,不但对事情有所补救,而且也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不也就是在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的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