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心情说说
什么样的践行的才算是真正的践行?《论语》人生第二季49

什么样的践行的才算是真正的践行?《论语》人生第二季49

作者: 凌云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23:36 被阅读0次

    《论语.子罕篇》第十二章: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解析:

    孔子病重,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充当家臣准备料理丧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些了,知道了这事,说:“仲由做这种欺诈的事情很久啦!我没有家臣而冒充有家臣。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家臣手中,也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学生手中啊!我纵使不能按照大夫的葬礼来安葬,难道会暴尸在路上吗?”

    回望世界史,20世纪以前的世界文明中社会阶层的划分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会影响生活中很多很多的细节,甚至细致到你只能穿什么质地的衣服,使用什么样颜色和花纹的装饰,见什么人必须要行什么礼,如何行礼。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带有等级的要求。

    因为出身的限制,很多人的人生发展会受到限制,有些甚至是受到歧视。因此有些人为了改变社会阶级,会花钱去捐官买身份,只为可以活得更高级体面一点。

    然而谁都知道,不管在哪个时代,有些事是钱可以解决的,有些事却是你花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在任何社会,离庙堂和文化越远的地方,钱越好用。离权利中心和文化中心越近的事钱越难解决,因为礼制在这个圈子里显得尤为重要。

    官宦阶层讲求的是一个名正言顺,文化人的眼中则有礼教准则,不管你在哪个范畴上有僭越都是会引人侧目的。

    当然,也正是这样森严的礼教将人类从原始的野蛮人转化到了社会文明人,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礼教制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和统治阶层心中不可违反的制度,而孔子就是这套制度的拥护者和推行者。

    前面我们在《八佾篇》中曾看见孔子多次对季氏僭越礼制的行为表示反感,可想而知他本人在对社会等级的礼制维护上面是多么的重视。

    这一章中,孔子从濒死的病情中活了过来,甚至尚未痊愈,他担心的不是自己是否会命不久矣,而是在意自己如果死了,葬礼会不会违反礼制,有僭越之嫌。大有一副即使是死了,也绝对不能死得有违自己所坚持的规则。

    路放翁曾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个人要怎样才算是爱国,终极也莫过如此了,人死了都仍牵挂着国家是否能统一。

    换而言之,一个人要怎样才算是遵从礼制,大概就是孔子这样的了,死了都仍牵挂着自己是否有违背礼制。宁愿死在自己学生手里,按照符合自己身份的形式举行普通的葬礼,也绝不肯用超越自己身份的形式风光大葬。

    我们不管在哪里都会见到有人标榜着自己是遵守制度,信守承诺的文明人,可是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践行呢?

    这次疫情当中,那位瞬间刷爆了网络的隐瞒病情拖家带口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某大公司高管黎某,应该是相当的人设崩塌。做为一位国际大公司的高管,相信她的工作和生活中对规则、纪律、责任这样的概念一定不会陌生。然而轮到她自己要践行规则、纪律、责任的时候,她做出的是令人唾弃的行为,为了一己之私抛弃了所有的规则、纪律、责任,也失去了一个文明人应有的担当和理性。

    多少人在要求别人遵纪守法,守时守诺时就非常的苛责,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享受特殊的照顾做借口,甚至很多人会以不受任何管制约束而觉得骄傲,有甚者,甚至不惜违背法制,伤害他人利益,这样的“知”和“行”之间到底隔着的是什么呢?

    对比之下,孔子这种读自己生前死后都要求保持言行一致的行为无疑算得上是“知行合一”的终极境界:用生命去践行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践行。

    或许我们真的无法如圣人般伟大,但是我们是否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信守承诺,你先要自己对人信守承诺。如果你希望别人遵守制度,你先要自己遵守制度。不需要你付出生命,只需要你从重视那个与你有着约定的对象开始,彼此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共同的遵守才有契约的力量,用自律去践行也算是一种对用生命践行的致敬。

    文章属于个人原创,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看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篡改。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践行的才算是真正的践行?《论语》人生第二季4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gp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