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书评

作者: 梗上吶 | 来源:发表于2016-03-27 18:53 被阅读25次

终究看完了《平生欢》,事隔经年。

和以往看的言情小说不同,大概是这本书主角太多,又总在无意中透露着某种关于现实的苍凉。

说实话,从这本书,自己又重新认识了七堇年,还记得自己把写的第一篇小说(《千帜过尽》)给一个朋友看,他看完后评论说,他读出来了些许七堇年的文风,我并不太理解。七堇年渐渐在我心中构造了一幅"大漠孤烟直"的画像,显然我还没有这种阅历。而这幅画像在读完《平生欢》后更加深刻。

每个人对七堇年的解读不同,大概我真的无意中受到了她的影响。

记得买这本书时是高三吧,在全封闭式的高中,中午胆战心惊地溜出校门到外面的小书店买了这本书。那时候这种淡文艺对自己还是有充足的吸引力,所以看到 七堇年平生欢  这几个字就毫不犹豫付钱拿书了。只是后来读得断断续续,大多数时候都难以静下心细细品味,直到读完,已是大一将末。这本书经历了人生的一个交叉点,前半部分成了怀念,剩下的一部分横亘于现实。

这不是一个书评

某个晚自习看完最后一页后,自己在白色空隙写下这些话:

时光穿梭,角色转换,浮生若梦。

某一瞬真的觉得一切都是梦境,所有交错的细水流长、波澜不惊,又或是每天的喋喋不休,莫名的兴奋、激动,以及落空,所有的所有都仿若荒唐到无法安放。好像只有悲痛才切肤。

时不时想到未来。现实像迷雾森林,凭直觉义无反顾地走着,心中暗存侥幸,催眠自己离下一个分岔路还好远。

从前,也会觉得无法忍受平凡到一望就能看到结局的未来,害怕日复一日僵尸般地行走。现在,这种念想仍在苟延残喘,只是学会了如何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好让落差别太大,好让心,先适应。

依旧孤独地行走着,冷眼看着外面世界闪烁的光怪陆离。说孤独又好像不准确,其实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觉得多孤独,而是懂得了习惯和享受,只是偶尔反思应该像个正常人一样尝试感情,却又只能茫然四顾,空无。

所有激励后的歉疚悲悯后的沉闷以及对还未真正承受生活辛酸苦痛的时日的最后贪恋,构成了此刻向未来大义凛然地奔赴。

欢如平生。

已忘了当初写下这些的心情
“如果早一点知道我们后来将要面对的世界不过如此而已,那么年少的时候,是否会少一些因过度期待而产生的怨怼。”                  ——《平生欢》

相关文章

  • 这不是一个书评

    终究看完了《平生欢》,事隔经年。 和以往看的言情小说不同,大概是这本书主角太多,又总在无意中透露着某种关于现实的苍...

  • 推荐哲学入门级读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不是一篇书评。 这不是一篇书评。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我只是来安利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

  • 1/33 这不是书评

    经过朋友的推荐,我参加了输出力的学院共读会组织的“一百天读三十三本书”计划。“每三天读完一本书,从现在到2017年...

  • 读书:牧羊少年

    昨晚翻存货,看到【牧羊少年奇遇记】,想起一个喜欢看书的学弟说挺好,花了一个晚上搞定了。 这不是书评。看的过程中我整...

  • 这不是一篇书评

    读了李西闽的《拾灵者》,号称恐怖小说,但偶有所感。 我想,我更希望能看到聊斋般的鬼神,可这却是目前国内恐怖小说所缺...

  • 花屿小记丨向死而生: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

    友情提示:「这不是一篇书评,只是对《花屿小记》这本书里的一个小点的感悟,关于第7章《怕死》,其实我有点害怕写这个主...

  • 反思在被稿费拒之门外后

    首先这不是书评。昨天收到一个退稿通知,有点失望,进而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被退的原因,以及写作的种种。 投稿是非常零碎...

  • 从北京去大理生活,可行?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公众号在四月六日登出作者涂涂的文章《留下还是离开,这不是一个问题》。作者卖了自己北京的房子,辞...

  • 扩大应用范围,将思维导图的威力增加200%

    本文是《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书评。 抽一个晚上的时间,耗时5个番茄时间,读完了这本不到200页的书。 这不是一本...

  • 你说“咏远有李”,可你却失约了!

    文/浔潆 今日物语:这不是一篇正经的书评,只是一篇碎碎念! 2018年的冬天似乎是一个注定失去的季节。 海绵宝宝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不是一个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xj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