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呢?
“一见钟情,明明是见色起意。日久生情,不过是权衡利弊。连白头到老,都只是习惯使然”或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
什么是爱情呢?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是不是感觉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自己身边的也是这样的人?有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自己跟另一半一定是真爱,也许你们是自由恋爱互相吸引,也许你们是通过相亲走到了一起,即便你们现在很幸福,每一天都很甜很开心,觉得这就是真爱,对方就是你的真命。
可是撕开血淋淋的表面,你们想过吗,假如当初跟你在一起的那个人,符合你择偶的所有特征的人不是现在的这个人,而是另外一个,或是这一类人,那是不是这类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另一半,你都可以心安理得的老公(老婆)?
如果对方带给你的满足感变少了,贫穷、疾病、变老变丑,落魄了,你还会一如既往的守在对方身边?即便你善始善终,可是一旦在你身上发生这种事,对方定会不离不弃吗?
在一起几年之后,你们年老色衰,生活平淡随意,彼此都遇到一个更合适的人,更心动的人,你们都能做到矢志不渝不会婚外情?扪心自问,人性的考验是很残忍的。
有人说:“我不停的放弃是在选择,选择是为了遇到合适的人”,其实合适的人遇到之后还会有更多更合适的人,那你怎么选择?或许你会说“结婚之后就好了,就安心过日子了,跟谁在一起就一直走下去”,那你知道中国离婚率是多少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算了直接告诉你们吧,38%)?是不是又会觉得这些离婚的人又是因为不合适?
那这些真的就是爱情吗?是的,毋庸置疑肯定是,在座的各位,应该也全是这样的状态吧。只不过,每个人都会对爱情有更崇高更美好的追求。就像还在孩童时代,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成为很厉害的人。即使长大后大多数沦为平庸,也掩盖不了我们曾经对梦想的渴求和期盼。
所以沈三白与陈芸能够有“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的伉俪情深,沈复一介迂腐书生,落魄穷困,陈芸不离不弃相守二十三年余直至病故。陈芸病逝后,沈复于笔下记录与芸娘一生的生平往事,用一本书来回忆纪念心爱之人。直至七十年后,清人杨引传于苏州一僻静冷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至此《浮生六记》得以刊行,传于后世。陈芸,也成了被后世所熟知的奇女子。二人的爱情更是被誉为“灵魂伴侣”。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无论是白首之约还是尾生抱柱般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又或者穷尽一生追忆所爱之人。多让人羡慕啊,这种被人坚定选择除了生与死的分隔,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分离。这些之所以被世人传颂,正是因为稀缺性,代表着大多数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我理解的爱情是像红嘴相思鸟般,质朴又深情,简单而炙热,而非跟着肾上腺素和荷尔蒙走的,而是心与心的交融,灵魂与灵魂的契合。
我的认知里将爱情观分为选择和认定两类,完完全全分开的两种。
选择型的爱情观,以选择为主,即便先选择这个人再去认定他,也是选择爱情观,因为他始终是被选择的人,在一起的原因只是因为你当前阶段最合适而已,是权衡利弊综合考量的结果。
认定型的爱情观,不会轻易在一起(有很多朋友觉得没有感情怎么会在一起,其实不是,这类人对待感情很慎重即便对对方有好感,也会很克制,在一起的原因只可能是经历过深思熟虑,抱着愿与对方一生一世的厮守才会在一起),只有认定以后才会产生感情,并且这种认定是一生的认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减少,暴露出的缺点增多而去放弃这段感情,这种坚定的选择不会因为出现更适合的人,而产生动摇的念头——其他人再好也与我无关。
这种认定只因为你就是你,而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你有哪些优秀的特征值得人去喜欢,而是喜欢你,甘愿接受你的一切,即便是你的缺点,也愿意陪伴着一起去改正,一起变得更好。就好比父母爱你,爱的是这个有血有肉,陪伴他们几十年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你,并非只是处于“他们子女”这个身份上的任何一个人。这种认定是彼此是需要要一生的时间,用生命去守候。
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很多时候,都是以选择型爱情观为主。可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希望被人坚定地选择的吧,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被人放弃。无论倔强着走多远,把对方推开的多远,回头看的时候他依然在你身后,这样是有多让人安心...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具备认定型爱情观的人,并且认定了你的时候,就不要错过了吧。还有啊,爱情观相同的人在一起更合适。尤其是认定型的爱情观的人,尽可能要找到同样爱情观的人,这种人很少,不过也是会存在的,也不要轻易认定一个人,尤其不要认定爱情观不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