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①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
真正会说的都是都市里的大事,而那些不会说的只会讲些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做大事的人说话得体。而那些只会家长里短的人注定是干不了大事的。

②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刀用久了就钝了,磨刀的时候怕不锋利,然而太锋利了却容易伤人手指。这种两难的情况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多见的。
凡事适度就好,过犹而不及。能让自己拥有一把锋利方便的刀子,却又不伤手是一种智慧。
③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追求财富的时候怕财富不多,财富太多了却又容易被财富所累。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的财富,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这种是无可厚非的。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财富,不仅得不到快乐和幸福,还会带来灾难,自己良心也会过不去。
生活中,也有很多追求财富而忽视健康的人。要知道没有了健康再多的财富也是无用的。
④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出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类》。意为:持盈保泰,自知满足,一辈子也不会遭到屈辱;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一辈子也不会蒙受羞耻。
懂得知足才能长乐,不要一味的索求,贪得无厌的人终究是不会快乐的。做事情给自己留有余地才能全身而退。

⑤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福气的人会伤财,无福之人就只能伤己。为何这么说?
我们所说的有福之人,一般生活过得都比较好,就算不是大富大贵,也是不愁衣食的。遇到困难时,可以拿出部分家底来度过难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破财消灾。
相对的,无福之人,本就入不敷出了,哪里还有什么钱财抵御风险。遇到困难受到伤害也是在所难免的。
决定不了出身,但可以通过后天改变,想要成为有福之人就要为之努力奋斗。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不被困难所击倒。
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出自《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在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发现叛军军心不齐,于是想了招抚的办法,大部分的叛军归顺。可汉宣帝命他出兵, 却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如此,一点点微小的误差,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因而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做好规划,哪怕是差了一丝一毫,结果就会相差很远。
⑦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登上高山之颠,就必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就要从近处开始。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要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才能获得成功。
⑧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1)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相传季文子在做每件事情前都会思考再三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生活中我们经过多次的思考才去做某件事,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思考,这样能够避免很多错。

⑨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用嘴去使唤别人不如自己去做,求别人办事不如求自己。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依赖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求别人帮忙总是会有弊端的,因为别人完成的事不一定符合你的心意;同时可能也需要付出一些的代价,或者使你欠别人一份情意。
不过话说回来,人多力量大,有些事让人帮忙也是可行的。不过要想使动别人,首先得自己有本事。所以,只有当自己的本事够了,别人也乐意来帮忙。
⑩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少年时的乡邻,小时候如兄弟般亲密。长大后便各奔东西,也各自成了家。道尽了人事变迁的无奈。
小时候天天在一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要为生计奔波,自然而然会变淡。顺其自然就好,保持一颗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