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晨光初曦,空中飘散着薄雾,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晨练,听见远处的村庄里传来的一声声鸡鸣。鸡叫伴着狗吠,是乡间最淳朴的意象。
走着走着,看到一家在路边搭建的简易的“补给站”。屋中两位花甲之人正吃着早饭,同时用我熟悉的乡音交谈着。这交谈声是老男人厚重的嗓音和老妇女淳朴的女声。他们在讨论今年与去年相比收成变好点的喜悦。他们的声音是虔诚的,作为家乡人,这声音也是温暖的。
我想起以前读过的包利民的散文里的声音。说一位大学同学从来不往家里打电话,每天夜里在被窝里播放录音,非常神秘。同宿舍的舍友都非常好奇,有一天乘其不在,偷播了他的录音带,什么也没有听到。原来这位同学的父母都是哑巴,录音带录的是他们呼吸的声音,听呼吸的录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我非常感动。
前方的路越来越窄,我不得不放慢了步伐,防止两旁的杂草拉到我的腿。我身边不时有乡民急匆匆地下地干活,我一点不惊叹于他们起得如此之早,我的父辈都是这样勤劳。偶尔听到家乡话“小年幼,帮家里干活,好!”这是人间最朴实的声音,也代表着家乡人的真挚感情。
散步看似是一项“安静”的运动,但脚步中的声音却使回乡晨练之路拥有了更独特的味道,赋予其更深刻的意义,让人可以慢慢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