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碗会之丢方

作者: 泰山寒梅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21:40 被阅读5次

丢方是流行于关中农村的一种游戏。它是农民在劳作之余,放松,娱乐的智力游戏。它简单易行,看似和下棋差不多,终究是有区别的。它不象下棋那么随时得带着棋盘和棋子。

丢方土话叫"狼吃娃"。两手空空如也,不用准备什么,随时随地,说开伙就开火,往往是两个乡党见了面,招乎一声,吃了没?来,下一方。说着,双方圪蹴下来,用烟袋锅在土地上划,横七道,竖七道,方就立即呈现出来了。就地拾些小土蛋,折枝树叶,两人用不同的材质作子,便于区分。这就类似于象棋的黑绿棋子。

四子呈现正方形阵势,就叫"方上",吃对方一子。六子呈长方形势就叫"大方"吃对方两子。七子在一条线上,叫"流上"拾对方一子。经过一阵搏奕,撕杀,哪一方的子所剩无几,与另一方相差悬殊,而且已被堵进死胡同,无路可走了,那么,这一方就输了,立即缴械投降。

老碗会上,若有人丢方的瘾犯了,便约上对家赶快吃饭,杀几盘。吃饭便一改往日的斯文相,狼吞虎咽,呼噜呼噜,三下五除二倒进肚里,老碗往旁边一放。双方蹲下,鞋底顶住屁股,立即投入战斗。得抓紧时间。村头那摧命鬼破铃一敲响,队长就吆喝起来,得上工了。

丢方是技艺和心智的较量,需要沉着冷静。而看热闹的人像死桶一样,把两个激烈交锋的将军包围在中间。

人常说,皇上不急太监急,这话还真是说得很准。围观的人七嘴八舌,都想当军师。他们都在为各自看好的主儿着急,恨不得替他走上几步。还别说,真有人就急不可待了,竟越伹代疱了。人家可不领你的情。觉得你代走的这一步还可以,不吱声,也就默认了。如果觉得你代走的也不咋地高明,便立即夺回,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赢了,脸上添彩。输了,不服气,再来一盘。这次如果能扳回一局,也就自然心平气和了。如果又败下阵来,脸上就挂不住了,即使上工铃紧紧地摧逼,也非再来一局不可。如果赢的这一方是个明白人,不想和他死缠烂磕,就故意失马,暗送他一局,也落个整人情,落个清闲。如果赢的一方是个认死理的,那可就有好戏看了。管它上工不上工的,大不了不挣这工分了。双方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

他们的老婆可不干了,火急火燎的赶来大吵大闹。农民要靠工分吃饭,挣不到工分就意味着只能去喝西北风了。天下谁不怕老婆,连皇帝老子也惧怕老婆三分呢。别说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人家说的在理。真是一句警醒梦中人。于是,两人屁股拍,方盘一拭,立马散伙了。端起干了的饭碗,灰溜溜地,乖乖地跟着老婆回去了。

最后还是老婆收拾了残局。还是老婆能耐大,再倔的马也能驯服得下,再强悍的男人也俯首听话。要不,那座山也不会被女人拽倒。

相关文章

  • 老碗会之丢方

    丢方是流行于关中农村的一种游戏。它是农民在劳作之余,放松,娱乐的智力游戏。它简单易行,看似和下棋差不多,终究是有区...

  • 老碗会之抬杠

    钟楼下就是老碗会。我现在所说的钟楼决不是闻名中外的西安钟楼,而是我们家乡的钟楼,正好在我家门口。说是钟楼,其实既无...

  • 老碗会

    在当代社会,许多的文人墨客笔尖之下,一提到故乡,异乡的游子便落泪于“每逢佳节倍思亲”,归属的浪子便感叹...

  • 老碗会之谝故事

    谝故事是老碗会上最热闹的一项内容,也是这些大老粗里比较文雅的一件事。一人说,众人听,会场安静,秩序井然。 故事来取...

  • 老碗会之幺车

    只有过年那几天老碗会就放假了,都在家里吃饭。吃饭后,也不用上工。都陆陆续地出来了,聚在老碗会的阳阳坡晒暖暖,谝闲传...

  • 老碗会之谝社火

    过去,临近年关之际,老碗会也就格外地热闹起来了。闲聊的主题当然是社火了。这是祖宗留下的唯一艺朮瑰宝。对于社火这个主...

  • 老碗还在,老碗会没了

    端起老碗,就会想起老碗会,挺怀念的。 老碗还在,那种粗瓷大碗,已经换成精致的陶玉碗,换成了不怕打的钢精盆。...

  • 老碗会之打摞子

    打摞子是过去白鹿原上孩子们的一种游戏。用半截砖头作为摞子(相当于靶子),在上面卯底。底可以是皂角豆,也可以是炒熟的...

  • 老碗会之原上原下

    原上指砲里原上,包括与长安砲里接壤的蓝田前卫镇的部分村子。实际上就是白鹿原。原下指魏寨,鸣犊一带。属于川道地势。 ...

  • 老碗会清单

    关于老碗会清单 时间:除寒冬以外的晴天 流行区域:陕西关中地区 参与者:世代为邻居家的男人 背景:从上到下分别是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碗会之丢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fi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