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佛坪之美
每个人对“生我养我”的家乡,都有一份深深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眷恋和热爱。家乡,无论贫瘠与富饶,都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张开着双臂,用宽容的胸怀接纳着她的每个孩子。我们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双脚踏上了家乡的土地,内心就立刻变得充盈而宁静。
家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美丽,这是一种深邃而圣洁的大美,必须要用虔诚的心去感悟。不仅要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敬畏之心,还应从旁观者的角度,站在别处,以探寻的眼光,立体地审视她、发现她。唯有如此,才能悟得透彻。
今年仲夏时节,我随好友忠德组织的“晋陕两地文艺家赴佛坪采风”活动,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佛坪,与二十余位艺术家们一起,以探寻的眼光,领悟了她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正值儿时长身体的我,真切地体验到了饥饿滋味。每年年底,当母亲把辛苦劳作一年挣来工分兑换成粮食背回家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袋轻飘飘的稻谷。这就是我们全家7口人一年的口粮,年过七旬的奶奶掌管着家里的伙食,她精打细算地安排着每天的生活,冬天是包谷面、土豆、红薯和干菜成了主食,来年春夏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野菜拌着还未成熟的包谷充饥,偶尔吃上一顿大米饭,也是一锅圆滚滚的土豆,加了屈指可数的几粒大米。那时候,对吃上一顿纯粹的大米饭的渴望,成了我们超越一切的梦想。
后来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得两亩多水稻田。那片归属于母亲签订的责任书名下的水稻田,燃起了我们全家的希望,也给了母亲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动力。由于父亲在外乡工作,耕作那片责任田的重任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从犁田打耙到插秧收割,直到最后颗粒归仓,都要母亲一手操劳。农忙时节,找不到帮工,母亲就自己下田,套牛扶犁,也一样把水稻田犁耙得土细水平,插上稻秧,就长得生机盎然。
体验过饥饿滋味的人们,对土地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圣敬畏之情。母亲把那片分给我们家的水稻田视作珍宝,像供奉神明一样小心翼翼地侍奉着,按时播种,按时除草,丝毫不敢马虎。我们兄妹四人放学后,就跟着母亲一起下田,学着拔草间苗。夏季的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头顶,毫无遮挡地暴晒着那片正在抽穗的稻秧,我们猫腰钻进稻秧的间隙里,脚下踩着松软滑溜的稀泥,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和皮肤被稻叶割破后的蛰疼,给稻子们除草。当我们想要偷懒的时候,母亲就语重心长地教训我们:务庄稼,千万不能偷懒!你哄了它,它就要哄你。我们在母亲的带领下,仔细地给每一颗稻秧拔草、松土,侍弄得它们根粗苗壮、颗粒饱满。
在稻花飘香的季节,在月光下,在蛙鸣中,走在湿漉漉的田埂上,用手轻轻拂过那些带着露珠的稻穗,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收获,瞬间就让人忘却了一天的劳累,内心就会立刻变得充盈起来,
那时,母亲常对我们说:家有余粮,心不发慌,以前没粮吃把人饿怕了,现在有了田,就要好好种,把粮存下比啥都好。于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我家年年都有了余粮,再也不用吃包谷、土豆加野菜了,家里专门腾出半间屋子来做了粮仓,每年都要把丰收的稻谷填装进去,直到后来粮仓装不下了,母亲才舍得卖掉一部分贴补家用。
这就是我儿时关于稻田的记忆:在满目葱郁的青山绿水间,在参差错落的房前屋后,每一片能开渠引水的地方,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稻田,田里栽种着庄稼中最尊贵的物种——水稻。水稻们以高贵的姿态昂然挺立在阳光和水分最充足的地方,享受着人们给予它的精心呵护,而它回报给人们的是压弯了腰的稻穗,那样庄重而神圣地站立在人们的希望里,如同福祉一般,护佑着人们宁静的生活。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曾经闭塞的家乡仿佛在一夜间融入了现代化的社会大潮中,人们已经不再为粮食的匮乏而发愁了,那些曾经承载了父辈们的希望养育了我们生命的水稻田,像是完成了历史使命一样,逐渐被疯长的绿色植被淹没了。它们在国家大规模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下,有的被种上了树,有的被栽上了花,即使能坚守下来依然种植水稻的,也变成了供人观赏的自然景致——这就是佛坪耖家庄水稻公园和王家湾花花世界。
当游客们徜徉在人工修筑的精致的田间小道上,欣赏着彩色水稻渲染的美丽画卷和创意农业构建的时尚空间时,一定不会想到,这片曾经寄予了人们生存希望的土地,如今,已经失却了它至高无上的意义。
这是时代的进步!家乡的人们已经不用再固守着土地,日复一日地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向土地索取生存资源了。
当我再次回到老家的土屋时,看到的是土屋已经被高大茂密的树木遮盖得严严实实,周围的沟沟坎坎全都变了模样。房前屋后那些曾经为了多收粮食而开垦的田地,如今有的被种上了树,有的被栽种着旱地作物,有的则疯长着野草;儿时在竹林中玩耍的大青石已经不见了踪影,去溪边挑水的小路也丢失了形状。老屋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却隐退在了历史最初的记忆里。
稻田失去了真正存在的意义,家乡却在回归自然生态中更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