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中国人在谈及民族、血脉、传承之类的场合,难免会自称一句:“身为炎黄子孙……”。然而,历史上王朝更迭、分分合合,再加上56个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那么,这“炎黄子孙”的说法是自古就有吗?
河南郑州炎黄二帝像炎帝,在最夸张的传说中是上古之神,牛头人身,身兼太阳神和农业神两个职务,据说很慈祥(牛头怎么看得出慈祥?!)。稍靠谱一点的传说中,他是三皇五帝中一位贤德的帝王,号神农氏,爱种地,尝百草,发明农具,据说茶叶就是他发现的。更实际一点的历史揣测,炎帝是南方一个部落首领的称谓,第一代炎帝就是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炎帝的部落在南方繁衍生息了很长时间,但是因为自然灾害实在太多,为了躲避洪水之类的灾难,他们老得搬家。从神农往后数到第八代炎帝时,部落搬家搬到了北方黄帝部落的势力范围。说起黄帝,当然也是部落首领的意思,这个部落比较年轻,这时候还是第一代黄帝轩辕氏当头儿的时期。
黄帝像这个轩辕氏据说从小就聪明过人,刚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到后来更是活成了人精,能够驱使熊、罴、貔貅、老虎等野兽,又创制衣冠、建造舟车、制定音律、创立医学等等,总之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种地的炎帝部落碰上了训熊的黄帝部落,那就是菜鸟遇到了老鹰,两个部落在阪泉打了一仗,炎帝部落毫无意外地落败了。
阪泉之战按照原始社会弱肉强食的定律,炎帝部落原本是要受到残酷对待的,但是黄帝部落却很仁慈(也许是过早洞悉了人口红利的秘密),不但没有劫掠他们,而且还教授他们许多技术。炎帝部落无以为报,也把自己的耕种技术与之分享。于是历史上令人羡慕的一幕发生了;炎帝、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炎黄部落。他们一起努力,共同繁衍,子生孙、孙生子、子又有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华夏民族。
黄炎结盟关于炎黄的记载,早期最有名的就是《史记》,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称炎黄后代者也很多。甚至连契丹人在《辽史•世表》中也有记载:“庖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大概是中原文化的向心力太强,吸引着周围的各个民族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于是一个不完全基于血缘,而是基于精神文化传承的中华民族渐渐形成。
然而从魏晋之后,所谓“炎黄子孙”的说法却又很少提及。这大概是因为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家天下”的色彩越发浓厚,所有的祭祀供奉基本上都围绕着本朝本宗的祖先们,对炎、黄这两位远古帝王、华夏共祖就有些顾不上了。
敦化清祖祠但是时间到了清代末期,外族入侵,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共同危机,面对着共同的敌人,于是“炎黄子孙”这样具有民族号召力的称谓浮出水面。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满清贵族盛昱也大声疾呼:“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虽然为解决民族内部矛盾,孙中山在推翻清朝统治时提出“驱逐鞑虏”,但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便以“五族共和”取代了“驱逐鞑虏”,促使国人形成了“炎黄子孙”即是中华全体民族的共识。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在发给国民党的电报中说道:“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国民党政府在针对“七七事变”发表的《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陕西黄帝陵时,表现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所有中华儿女必要团结一致抵御日本侵略的立场。
陕西黄帝陵所以,“炎黄子孙”的说法虽然古已有之,但真正形成民族共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却是在近代。只要这种民族认同的心理存在,“炎黄子孙”的说法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全世界华夏后裔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