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世界上70%财富的犹太民族,把自己成功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那么,怎么做才算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呢?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卡耐基对此有个精辟的答案,那就是“要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但是,想让对方谈论自己、敞开心扉并不容易。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敞开心扉意味着暴露自己的私事或弱点,因此,如果对方不遵守承诺,把自己的私事或弱点传播出去就会很受伤。还有的人不愿意说出心里话,是因为觉得对方无法理解自己、也给不了自己期待的回应。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心理学博士威廉·米勒做了专门的研究,并在《同理倾听》这本书中讲了一些简单、有效、实用的倾听技巧,帮助我们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01 开放式提问让对方回答
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会使用开放式提问。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它是与封闭式提问相对应的。举个例子:“你喜欢吃什么?”就是开放式提问,而“你喜欢吃香蕉吗?”就是封闭式提问。
概括来说,开放式问题通常以“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等形式提问,是那些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你喜欢读书?”“你的爱好是什么?”等等。这种提问方式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能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对方可以想到哪说到哪,不受约束,因此更能畅所欲言。
而封闭式提问因为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所以话题不能展开。如果想要打开对方的话匣子,这种提问方式就不太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式提问由于回答没有标准化的模式,有时就会出现一些无价值信息。比如你问对方“你的爱好是什么?”对方在回答时,可能把爱好啊、和谁一起去做的、去了哪里,都跟你讲了一遍,而这些信息有的并不是我们想了解的。
所以,我们在使用开放式提问时要通过一些技巧来控制话题方向。
我们就以“爱好”为例来具体讲一下。
第一个方法是字眼联想法,就是让对方说出闪现在脑海的第一个词。比如先问对方:“你听到‘爱好’这个字眼时,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如果对方回答是“乒乓球”。我们就可以通过“乒乓球”这个字眼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喜欢乒乓球?”或者是问“乒乓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等等。
第二个是语句完成法。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不完整的语句,让对方补充完整。比如:问对方,你周末休息时,都喜欢做什么?或者你晚饭后一般都做些什么?让对方进行补充,以此来控制提问的方向。
02 用同理倾听鼓励对方说
到这里,通过开放式提问,我们就已经迈出了打开对方心门的第一步。但是,只会提问还不够,我们还要会听。
有的人认为可能会有些不屑:听不就是你说我听吗?有什么可讲的?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真正有效的倾听是同理倾听。
所谓的同理倾听,是指在双方的沟通中,听的人要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体验。因为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给出恰当的回应,也才能让对方觉得我们能够理解他,才愿意向我们倾诉。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斯·戈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说话之前,会在大脑中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组合一下,然后才用嘴把这个组合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意味着,同样的话,不同经历的人隐含的意思也会不一样。而只有能够真正理解对方实际想表达的“意思”的人,才算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但是,我们也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能做到一定能听懂对方隐含的意思呢?当然能,只要学会用同理倾听的办法就可以。
大多数人在交流中,往往习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对方的意思,结果导致很多误会的发生。比如:妻子说:“今天是周末,你要出去吗?”丈夫误以为妻子是对自己外出不满意,于是,心里就有了气,不耐烦地回嘴说:“别跟我啰嗦”。
你看,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询问,丈夫的一句气话却不只堵住了妻子的嘴,还可能导致大的争吵。
而同理倾听就是避免这种误会的最好办法。具体来说就是直接与对方确认说出的意思是否正确,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就像刚才的例子,丈夫完全可以采用同理倾听的办法,一步步引导妻子说出真实的想法。我们来演习一下:
妻子说:“今天是周末,你要出去吗?”。
丈夫可以问妻子:“有什么事吗?”
妻子说:“你能不能在家待会儿”?
丈夫说:“你是想让我陪你吗?”
妻子说:“是的,我希望这样”。
再总结一下。同理倾听可以让我们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以让对方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进而愿意表达自我。
03 用反馈式倾听正确引导话题
引导对方打开话匣子的第三个办法是懂得反馈,让对方感觉你在听他讲话,让讲话者感到被关注。比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等等。这里我们重点讲言语上的反馈。
一个好的言语反馈应该是陈述句,而不是提问。
因为提问反馈就像一种微型审问,会给人造成一种压力。相反,用陈述句反馈不会打断对方的讲话或转移话题,还能一步步引导对方更深入对话。比如:“你生妈妈的气?”和“你生妈妈的气。”你一听是不是就感觉出隐含的区别了?前一句“你生妈妈的气?”这个问句暗含着质问的口吻,而后面的陈述句就没有这种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给出的反馈不应该仅仅是机械性地重复对方的话,而是要想办法引导出段落中下一句要说的话,推动话题向前发展。
举个例子。
下面是一个妈妈和他的18岁儿子的一段谈话,我们来看看这个智慧的妈妈是怎样引导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的。
儿子先说:“你觉得我不守家里的规矩,是吗?”
妈妈说:“我没有这么认为”。
儿子说:“我不是不守规矩,我只是不喜欢做别人想让我做的事情”。
妈妈进一步引导说:“我和你爸爸对你的期待让你觉得有压力了。”
儿子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你们期待的样子?”
妈妈说:“你觉得这样的期待对你没有意义,你只是为了取悦别人。”
儿子说:“是的,我想做自己,不过,你们对我抱有期待是正常的”。
你看,妈妈用反馈式倾听一步一步引导儿子,鼓励他说出想说的话。因为妈妈说话的方式是一种叙述性地表达,没有质问,儿子能听进去,当然就没有跟妈妈产生对抗和冲突,谈话非常顺畅。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1、开放式提问不仅能让对方回答,也能引导话题方向。
2、用同理倾听,正确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感受和体验,促进有效沟通。
3、一个好的反馈是陈述句而不是提问,用反馈式倾听让谈话在一个方向继续进
行,话题会更深入。
作者:不惑青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