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经理进阶需求与用研
【产品方法论】需求挖掘与分析

【产品方法论】需求挖掘与分析

作者: 夜妖黑猫 | 来源:发表于2015-12-28 06:34 被阅读750次

    注:内容来源于网易云课堂产品经理微专业

    一、产品的来源-需求

    有抱怨就有了需求,有需求就有了解决方案。一切产品的产生都是源于生活中种种不方便。

    产品是解决方案的一种,是人们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全部。但目前的产品基本上只是解决某个问题的组成部分,专注极致口碑快让的互联网法则,让大而全的产品很难再到人们的欢迎,这也许是信息爆炸带来的结果。

    二、为什么要挖掘需求

    需求是产品的基础,信息爆炸下产品经理更能针对某个需求做产品,产品经理可以选择解决方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去满足用户,做到极致或无可代替。

    了解用户需求才能做好产品。正如人的短时记忆只有七块,常留在每个用户手机中的只有7个APP,产品经理的功力决定产品是否能像利刃般穿透问题,扎根用户内心。

    三、如何挖掘需求

    3.1需求来源

    需求是由问题产生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抱怨也可以来源于观察。

    1.自己,是最大的观察者,日常生活中的你无时无刻在观察周围的世界,从自身角度你能发现大量问题。但产品经理应时刻谨记,世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一直经历的事、习以为常的事、已经度过的事,都会让我们的眼睛麻木。电梯心态就是:当你走进电梯,背对着电梯门,电梯里所有人都都会注意到你,这时你才会发现,原来是电梯的设计让你面向门站着,原来在群体中人们会对下意识地求同存异。

    2.他人,每个人都有自我存在感的需要,所以每个人都会在适合自己的渠道表达自己,产品经理应时刻保持发现他们的敏感和同理心。蘑菇心态就是:一个精神病人经常撑把伞蹲在角落,很多医生沟通均无果,但一个医生撑起另一把伞陪他一起蹲,三天后病人问道:你也是一朵蘑菇吗?同理心意味着你要感同身受,把自己当小白,从他的角度思考如何走出困境,否则就是添堵。

    我们通过观察和挖掘所得到的需求往往是片面的,它是需求,但产品经理需要判断它是不是产品所需要的正确的需求。(UCD理论)

    3.2深度挖掘需求

    首先,定义出用户背后真正的需求(问题),追根问底,如:我想吃麦当劳,(为什么)我是因为饿才想吃麦当劳,(包子不行吗?)可以啊,但吃麦当劳这种高热量的食物让我很爽,(1公里外有一个,你会去吗)我明白它不健康,也就那么一说,我没钱,懒得跑,饿了一直都吃包子。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问题:怎么在懒、没钱条件下解决想吃好这个问题。但作为产品经理得清楚:这个描述足够清楚吗?足够支撑产品设计吗?(例如产品想要做外卖,那用户是怎么懒的?)而且产品背后不能只有一个需求做支撑。

    3.3需求后面的事

    然后,我们需要穷举需求列表。相比平衡找用户做调研的时间成本上,穷举需求列表是个更划算的选择。就以问题为例,如何解决用户饿了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加个穷的要素),自己做饭,邻居蹭饭,去餐馆,点外卖,每个领域都可以继续细分,当穷举完需求,我们就能对这个问题的情况做整体了解。

    当穷举完需求后我们就要考虑,这个需求量大不大,市场竞品是否满足得好,有没有发展空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别忽略了,公司(老板)也是需求方之一,他们的需求也要综合进产品考虑。

    最后,对产品定调。产品不可否认地带有产品经理个人主观意愿,我们将设计出什么样的功能来解决这个需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产品都带着产品经理自己的个人品牌,用心对待她。

    四、用户调研

    在你初步构想的产品中,一切都显得完美无缺,仿佛浑然天成般流畅地解决了问题。然而记住一句俗话,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当然,我们不可能开发出来先给用户使用看看反馈(除非公司任性),MVP(最小产品原型)也要先有制作出来的价值。

    我们需要的,是用户调研。用户调研不只是做问卷,如果只是如此,用研部门在公司就没有存在必要了。作为产品经理也需要懂得如何快速用研。

    简而言之,用研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多个典型的用户模型用来预测用户反映的,优秀的用户模型能让你在不进行实际用户测试时,就能通过模型预测到用户准确的使用情况。

    4.1建立用户模型的要素

    建立用户模型的基础就是因子,因子就是区分出不同用户群的标签,通过因子给不同用户群进行区分的行为叫做用户分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例如90后,夜猫族,大学生。因子有两个划分纬度:

    1.静态:通过社会学、人口学属性进行划分,例如年龄,性别,信仰,爱好,习俗等。

    2.动态:通过垂直领域进行动态属性的细分,例如餐饮这个垂直领域有家庭主妇、厨师,餐厅、酒吧、快餐,到店、外卖等不同纬度划分的属性。

    注:以上划分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因子作为描述用户的标签也可以是各种奇奇怪怪的,这取决于它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4.2传统用研和互联网用研的区别

    传统用户调研一般会选择十多个因子,进行长达三个月到一年的研究,给用户准确“画像”,用户画像就是描述出用户身上的标签,也就是他有什么属性,交错复杂的因子是用研耗时巨大的原因,但画出来的像如照相机般精准。

    但互联网用研等不起,等研究完又是一轮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了,在互联网用研里,我们只需要一张素描就可以了,产品经理要快速建立模型就需要选择出影响用户和产品最大的两个因子建立一个四象限坐标系既可。

    如果你的公司里有用研,我们就需要让用研在需求开始就尽快介入,一可以借鉴以往丰富经验,二可以在最需要用研时获得用研结果支持。用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过期的结果就没有什么影响了。同时,在用研进行用户现场调研时,产品经理最好直接参与获取一手信息,获取生动的细节,最了解用户的应该是产品经理,这对产品经理的触动和成长是极大的。

    大公司有传统用研,互联网公司有敏捷用研,那创业公司呢?精益用研。利用互联网上已有的精确的调查报告,配合一些快速用研方法,将会取得不错的结果。

    4.3产品经理自己如何快速建立用户模型

    五个步骤:

    1.选好一些因子(前提是你自己有一些需求、预设,有什么样的问题)

    2.划分出用户群(找出四象限的典型用户)

    3.填充用户信息(补充上典型用户特点、场景、具体需求)

    4.测试用户模型(如果不知道建立的用户模型是否精准,最好测试一下,看在该情景下用户实际行为是否符合预测的行为,根据这个看是否需要调整你的因子)

    5.建立完成,可以为产品提供辅助性决策了

    4.4如何找出典型用户

    同上所说,划分用户群是为了找出典型用户,找出典型用户是就可以填充用户信息建立起用户画像。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划分出用户群不知道典型用户是谁,或当产品经理需要做独自用研时,该如何获取典型用户?

    这里有个小技巧,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大多数都会有竞品存在,通过对竞品中的大量用户行为进行观察甚至访谈,你就可以对四象限进行对照,找出典型用户。你也可以在这时同时感受一下因子准确性,模型准确度,功能满足度。

    我们也可以从身边找典型用户,对号入座,就能比较明显感觉到用户群是怎样的,这时候调研用户使用习惯、场景、行为报告等,就能对用户建立比较好的模型。

    产品经理就可以通过这个用户模型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就知道做产品把重点放在哪个人群上,为他们做些倾斜,同时也方便我们跟团队中其他人阐述想法,指导运营。

    五、功能设计

    5.1互联网常见心理

    在第三模块中提到过产品经理该满足哪些需求,三大判断标准。在完成需求调研、用户建模后,我们对用户群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时我们对产品和需求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于产品该怎么定性也有了初步看法,接下来就需要落实它了。

    在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先对用户心理有个把握,常见的互联网用户心理有:爱现(表象,背后包括自我存在感、荣誉感、成就感、鄙视链、虚荣心)。

    承载这一心理的基础是群体,喜欢音乐的在喜欢吃的群体中现是没有成就感的,两者谈不上交集,也没有冲突。正如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无视。适当的矛盾反而会激起群体的凝聚力(我喜欢甜豆腐脑咸肉粽不服来战)。这种有共同目标,凝聚力强的状态就叫做群体极化。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心理?当你的产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时,用户觉得更爽,粘性就会更强,认为这个产品能代表我的逼格,品牌自然就建立起来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设计的时候能做好将对产品是一个加分项,面临同质化竞争你也更有优势。

    5.2角色、场景、路径分析

    接下来进入真正的功能设计,首先,分析角色、场景、路径。

    角色:who,谁在用你的产品(产品经理应该对用户行为具有想象力,他在脑海中是什么样的)

    场景:where,用户处在什么环境下(在这个环境下的用户有什么样的反应,试着更具同理心地想象)

    路径:how,在这个场景下的用户,如何接触到产品,如何使用产品。(该设计什么样的功能给用户才不会觉得这个产品是添堵,功能的优先级如何安排,操作成本时间成本都需要考虑,需要产品经理一遍遍设计、打磨产品)

    5.3需求的打碎与重组

    然后,有个关于如何组织需求的小技巧:

    1.打碎:将完整的需求打碎,选择其中一部分来做。

    2.重组,将碎片化的需求组织起来。

    以音乐为例,用户需要个性化的音乐,又希望像专辑一样比较丰富,还希望自己能掌控这些音乐集。从这些碎片化的需求里,我们可以抽象出比较通用的功能,列表、标签,当然,更好的抽象结果是歌单。

    打碎重组的方法可以帮你简化功能,产品聚焦。

    最后,优秀的产品可以是由解决需求而成功,也可以由创造性地解决需求而成功。虽然没有乔布斯的功力,但做完这些功课后,相信我们的产品也会有更多人点赞和喜欢~

    需求挖掘与分析讲到这里,希望各位大牛多多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方法论】需求挖掘与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om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