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何为好学:专注,实践,修正

作者: 爱吾爱 | 来源:发表于2024-12-09 12:35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题记

        凡好学者,一定会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好学,不只是喜欢,而是热爱。

        那么怎样才算好学呢?孔子说,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敏于行,讷于言,多与有德之人探讨,及时修正自己,便是好学了。

        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当下,我觉得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一下,那就是专注,实践,修正。

        专注于学问,就不会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衣食住行上,能维持基本生活就足矣。

        将学到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验证掌握的是不是扎实。

        敢于与比自己更强的人去讨论,以此证明自己的对错。

        这种学习方式,才能确保知识的系统性,价值性和确定性。

        好学,不只是浮于表面的知其然,更是深入其中研究每一种学问的所以然。

        孔子如果不坚持自主学习,而是满足于自己的学问,满足于做一个贤人,不坚持用游学和讲学优化和完善自己的学问,他就成不了圣人。

        王阳明如果满足于做一个程朱理学的传人,不敢质疑前人的理论,不敢打破现有的格局,那么他就创立不了自己的《阳明心学》。

        知其然只是学习,知其所以然才是好学。每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

        就像我们学习《论语》,为什么这句话这么说?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总结出来的?它曾经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它对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我们将每一个问题都弄明白了,我们便真正学到了。

        任何一种学问,在没有经过实践验证,没有经过与高人探讨的情况下,尽量少说。多说不代表正确,多说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舆论的漩涡,反倒无法专注学习。

        每一种发明,都经历过千万次失败。每一种学说,都曾遭遇过无数人质疑。每一种成功,都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将学习这件事变得纯粹而深邃。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才能将自己的理论放之四海供人辩论。而这一切又需要你有打得开的胸怀,拿得出的谦虚,放得下的虚荣。

        经得起失败,才能完善。经得起检验,才是真知识,经得起辩论,才可能成为真理。

      学习与好学之间,隔着六个字,专注,实践,修正,缺一不可。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相关文章

  • 11.14

    专注,反馈,修正

  • 何为好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不追求吃喝玩乐;做该做的...

  • 🎏《中庸》日课99

    《中庸》日课99 孔子强调学习并且付诸实践,也就是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说的就是好学力行...

  • 读《论语》――用圣人语指导人生

    《论语》成语 敏而好学 注释 敏:聪明;好:喜好。 释文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原文 《论语·公冶长...

  • 论学

    (一) 人生无他术,学习理最深。 德从论语来,才因实践真。 幸福静中得,快乐书里寻。 好学应有度,过分则伤人。 (...

  • 何为专注?

    “专注”一词,出自于唐朝薛易简的《琴诀》:“乃定神绝虑,情意专注,指不虚发,弦不误鸣。” 词典释义为:专心注意,精...

  • 《论语》“好学”

    何谓“好学”?请看《论语》中有关“好学”的出处:一共8处,夫子7处,子夏1处。 《学而》篇第一 1.子曰:“君子食...

  • 何为君子好学?

    学而篇第十四则: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直译: 孔...

  • 梦想。  赢

    边学边做边修正,实践出真知

  • 理论、知识与信息

    一、从理论与实践说起 何为理论?何为实践?我们经常将理论与实践作为一对概念范畴来言说,进而不是实践的就是理论的,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爱论语:何为好学:专注,实践,修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on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