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浙江省旅行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3)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3)

作者: 新月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8:52 被阅读81次
刀剪剑的艺术造型

杭州的博物馆具有浓厚的江南特色,这里的博物馆不仅发掘和保护传统手工艺,而且兼顾展示与收藏功能。江浙人真是有一套完整的生意经,他们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为一体,是多功能平民化的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开启了一次从剪刀、石头、布的旅行。

石头、剪刀、布

(3)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与伞博物馆在同一座建筑内。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绍和展现刀剪剑“物开一仞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

据展馆资料介绍: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2460㎡,临时展厅建筑面积1060㎡。

刀剪剑博物馆的一层展厅。

各类剪刀

展览馆里还讲述了剪刀的故事,是从我们幼年时期的游戏“剪刀、石头、布”开始的。

展览剪刀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生活中中形形色色的剪刀,讲述剪刀里的风俗,中国著名剪刀产地,张小泉剪刀,传统制剪作坊以及近当代剪刀的展品等。

各类剪刀

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发明了剪刀,而中国有文献记录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早期剪刀为交股式,与西方的“U”形剪不同,因此应是独立发明的结果。

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剪刀,我知道的“王麻子”、“张小泉”这里都有,其中展示张小泉剪刀铺的门楹联很有意思:一剪在手万事不愁,万事不愁一剪在手。

剪刀铺

虽然剪刀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然而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选料、嵌钢、成型、压角、淬火、研磨、整理等十几道工序,工艺复杂,综合性强。因此要想生产出一把剪切锋利,开合和顺,用起来顺手轻松的剪刀还真不容易。

剪刀铺

还有一个互动区域,许多小朋友在这儿学习使用剪刀,他们有学习剪纸的,也有学习一些手工作品。

学习区域

二层展厅,展示的是刀剑。

中国古代的刀剑

讲述的是中国刀剑的发展史,刀和我们们的生活系息相关,介绍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刀剑,铸剑锻刀,悍刀宝剑等。

远古时代的石刀

远古时代,人类用石头、蚌壳和兽骨打制各种刀具;青铜时代,也就是西周早期,出现了青铜大刀;先秦时代出现了,越人制造的宝剑,秦国的长剑;汉代以钢铁刀取代了青铜剑;隋唐是中国刀剑的鼎盛时代;宋代刀剑走向成熟的形制;剑作为制式武器最后介入战争是在明代;清代制式军刀是中国刀剑的最后辉煌。

青铜刀

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武器和工具,它们还承载着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作用。人们还运用刀从事艺术创作,运用刀剑从事体育活动 。

隋唐时代的刀剑

这里还展示了剑舞与书画艺术,少数民族的配刀习俗。

展示制刀工艺

我对龙泉宝剑比较有兴趣,龙泉的花纹钢是高碳钢和低碳钢反复折叠锻打而成。

制刀过程

由于采用钢的碳含量不同,因而刀身会有美丽的花纹 ,他们采用手工锻打刀具的优越性是不易产生裂纹。

龙泉宝剑

参观刀剪剑博物馆吸引人的部分是体验区。在这里可以体验古代刀剑形制和重量的变化,可以近距离观察,战国的青铜剑,秦长剑,汉的环首刀,唐的刀剑。我第一次体验到手握刀和握剑的不同感觉,让人兴备地以为是握着战刀和利剑。

宋代的刀剑

通过看这里的展览,了解到刀是人类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刀从工具到武器的历史演化过程。在冷兵器时代,刀和剑便与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连在一起。中国人在发展出卓越的刀剑技术与艺术的同时,也利用它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生活。

体验区

我认为:来杭州参观博物馆花钱少,增长知识多,有兴趣还可以参与其中。真是比较有情调,而且也比较适合大众的品味。

古代的挥刀舞剑 现代的击剑运动

谢谢各位看我文章的朋友!我好像成了杭州博物馆的代言人了,不多说了,我还会带领你一同参观《杭州工艺美术馆》。

附攻略:

2018.5.26杭州小雨️。

一、去敬胜里吃面。然后,在小巷子深处散步。

二、参观“大运河历史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剪刀博物馆、工艺美术馆”。

三、参观“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看艺人技术表演,并可以在此学习技艺。

四、沿宸运绿道漫步,可去看一看路边的特色书店,还有一特殊的博物馆——杭州水文水资源科普展厅,值得一看。

五、穿过历史街区,游览拱宸桥,观看两岸及运河上的风景。

相关文章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3)

    杭州的博物馆具有浓厚的江南特色,这里的博物馆不仅发掘和保护传统手工艺,而且兼顾展示与收藏功能。江浙人真是有一套完整...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1)

    京杭大运河,北启北京南至杭州。据考证:它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之一,并且一直使...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6)

    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座落在中国扇博物馆东北侧,做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分馆,是对三大博物馆基本...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4)

    杭州的博物馆建筑具有当地特色,他们利用原杭州红雷丝织厂、杭一棉、桥西土特产仓库改建而成。这些老厂房改造成博物馆,是...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5)

    中国扇博物馆与工艺美术博物馆相邻,它与中国伞博物馆和刀剪剑博物馆同属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宣传和弘扬...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7)

    我走过运河边的古典风貌的街区,去最后一处访幽,沿宸运绿道漫步。我们去了路边的特色书店,在这里休息片刻,随意翻阅了几...

  • 【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2)

    杭州这座城市拥有众多类型的博物馆。在运河边上的拱宸桥桥西的历史文化街区,散落着众多的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有:大运河...

  • 走进温岭的记忆里(137)

    走进温岭的记忆里(137) ■玮玮 一段记忆 一段羞涩 停留在温岭的小河边...

  • 河边的记忆

    小时候,交通主要靠水运。所以河边当时是整个乡的中心。我家就位于码头边上,一个叫北堡的村子。这个村,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 记忆的河边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还记得小河边,我们背对背相互地调侃。 说着那些没边没沿的傻话,开着那些这辈子只会对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万里路】留在运河边的记忆(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x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