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阳光小楼
从珠峰大本营回到日喀则,切身体会了高反与海拔的关系,随着海拔下降,高反自然减轻。
这里不得感慨一下平日里我们视而不见的空气,空气里看不见的含氧量。
我现在担心回杭后会不会醉氧,我从没想过生活在杭州就每时每刻已优越于西藏人民,因为人的基本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氧气,而且每个人对氧的需求量是一致的,并不会因为来到西藏就可以少些氧气,这也是大家对西藏这方土地神往却不敢随意踏入的原因之一,也是西藏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大家的理由之一。
西藏平均海拔4000,夏季的西藏植被还算丰富,空气中的含氧量相当于低海拔地区含氧量的60%。
其实这几天从林芝到山南到日喀则,一路有山也有平地,可以种植大片的青稞,而且水系也发达,雅鲁藏布江流经整个西藏,从看见的景象我觉的和大部分的农村一样,甚至比西北那些沙地旱地的自然条件要更好,所以觉得勤快点的话,生活条件不会太差。
唯独看不见的空气让人们生存条件恶劣,这里只能是慢生活。
那天我们等吃耗牛火锅,一小时都没开火,团友急了,但一急就喘,不能生气,不能吵架,所以我们见到的藏民都是一团和气的,哪有醉氧的地区那么多戾气。
理解了西藏这边高海拔天然的恶劣生存条件,我就能理解西藏宗教文化的意义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总是会用自己的智慧来适者生存的。
雨季的西藏蓝天不多,放一组日喀则的扎布伦布寺照片,那一刻有日照之城的感觉。
附图:西藏印象,应该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