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每一集都笑到劈叉,这么风骚的纪录片可不多见】
2018年底,由赵丽颖主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吸引了一大波书粉围观。
这部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网络上素来有“小红楼”的美誉,据说作者关心则乱是参考了诸如明清风俗史等可靠资料,才写出了这部小说。
电视剧在展现女主盛明兰为自己的命运努力的同时,也展示了主角所处的社会时代风俗、等级制度、女性生活等内容。寓教于乐,可以说是近来影视文化产业探索的一个方向。
无独有偶,B站上一部8集的小型实验纪录片,同样不落窠臼。
以史实为基础,贯穿每一集30分钟左右的故事,让观众在刷剧放松的同时,还能品读其中的历史与文化。
《历史那些事》
它是继纪录片《人生一串》之后,B站自制的一部实验性历史纪录片。一播出就获得了B站9.7的高分。
据说不少追《历史那些事》的网友 ,竟看出了些中国版《糟糕历史》(CBBC出品喜剧)的感觉。
尽管这部纪录片让历史充满了脑洞,但是,都是依据史实合理改编而成。
每一集内容中的人物都来自典籍,均有典籍记载。这也是其区别于恶搞历史的段子手的一个显著特点。
制作团队不仅秉持了传统实录的精神品质,还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使得严谨细致与生动活泼相得亦彰。
真人秀、脱口秀、侦探剧、MV、热门综艺、日和短剧、热门广告随手拈来。
在第1集《苏东坡,一枚吃货》中,与正襟危坐的东坡形象不同,它给观众展现了一位身处困境却自得其乐的文学大家。无论是被贬到黄州、儋州还是惠州,都能因地制宜,演绎“人间有味是清欢”。
比如,“穿越”到现代后,他走进了现代的饭馆,吃起了21世纪的“东坡肉”。
再比如,化身说唱歌手,有声有色地演绎了这位历史人物严肃之外的跳脱形象。
唱rap的苏东坡,简直颠覆想象。
同时,这一集还从“吃”入手,赚足眼球的同时也勾起了观众的口水。
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炙羊肉……俨然历史中的《舌尖上的美食》纪录片。
另外,基本上每一集中都有小剧场,采取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历史故事进行演绎。
第5集就采用了现代婚恋节目的小剧场形式。
魏晋美男子何宴天生肤白貌美,却喜欢擦粉化妆,有时候还穿穿“妇服”。因与妻子婚姻出现隔阂而参加了一个感情节目,吐露自己的心声。
其实,根据魏晋时的审美倾向,美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的阴柔美也很有市场。
于诙谐之中,向观众传达了十分鲜活的何宴形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女装大佬”)
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名士,是“清谈之风”的祖师爷。
这样的安排,不仅让观众看见了魏晋时代的“清谈”风貌,还弘扬了魏晋文人颖悟旷达的真率之美。
纪录片中还融合了众多现代梗。
苏东坡穿越到现代时因忘记换上现代的衣裳,而被说成是汉服爱好者,并且特地提起了自己的宋朝衣冠。
何宴与金乡公主的婚姻生活,折射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亲密伴侣之间也需要距离感。
每一集的标题也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的。
《在下东坡,一个吃货》 《我在我家偷文物》 《请回答604》 《一口锅的逆袭》 ……(《我在故宫修文物》和《请回答1988》哭晕在厕所)
谁说历史一定要刻板的说教?
这些穿插着流行语言的小标题,反而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原来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可以又潮又年轻。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部“不太正经”的纪录片?
B站发言人说,因为这是b站自己出的纪录片,就得要有让B站用户喜欢的风格,用创新叙事还原历史故事,有点新潮,有点另类。
毕竟B站9.7的评分也不是空穴来风。绝大多数的观众表示,可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可以搞笑卖萌地正经科普,知识换了种形式,博得一笑还可以收获满满。
在第4集介绍“鼎”时,使用了“一口锅的逆袭”为标题,给大家划了一波知识点——从烹饪好食,到重大祭祀,鼎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集形象生动地向观众科普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它是五千年来 “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创作素材。其实,“鼎”最初是作为盛放肉汤的“大锅”,经过文化流变才成为了权利与身份的象征。
还有隋炀帝杨广与杨勇兄弟俩的故事,是通过后人的时空再现穿插讲述的。
现代的时空是杨广已经轮回成为了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在开发项目时,发现了杨勇的陵墓,使一段尘封的历史得以重现人间。
而隋文帝杨坚“妻管炎”的历史小剧场,还化用了《变形记》里王境泽的“真香”网梗。
小剧场欢乐多,科普时间正经严肃。一正一反,两条线索相辅相成。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7.7。在众多的好声音中,也夹杂着一些质疑。
有人认为,这部片子信息量太少,不够有深度;也有人认为,纪录片是很严肃的东西,把历史做得像网剧,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纪录片。
面对质疑,导演朱贤亮说:“历史的故事都一样,但讲述的方法都各有各的不同。谁也不会认为历史故事只能有一种讲述方式。”
也正因此,该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在选题上也格外用心。
从何宴、嵇康、苏东坡,到乾隆、傅仪等,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字。但这也恰恰是其短处,因为经典,才更难用形式显现出深度。
制片人金铁木表示:
“谁都年轻过,但是每一代年轻人有他们自己成长的土壤,要了解他们的土壤,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像标本一样去解剖他们,解剖他们的精神世界,要非常平等地了解他们 。”
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代的幽默感是很难结合的,在一定程度上,《历史那些事》并没有背离初衷。
喜好女装的何宴、“妻管严”杨坚、爱发弹幕的乾隆、流量小生傅仪……相比前不久的探索性综艺《国风美少年》 , 《历史那些事》并没有使形式喧宾夺主。(详见咖爷推送:这样的中国风,不及格)
它突破了大气魄、大制作、宏大叙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形象,尝试了一种亦庄亦谐的方法来叙事,戏说但不失庄重。
历史上的儒士文豪和帝王将相,并不是没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是普通人。
秦武王赢荡虽是十分有能力的武将,但却因为夸下海口徒手举“鼎”,而使得双腿断髓而亡。
隋文帝杨坚虽是开国皇帝,也惧怕皇后而不敢随意纳妃,甚至无力保护自己所爱之人。
苏东坡才华横溢,却官运坎坷,一再遭遇贬谪,但他积极乐观,遇山开路,逢水架桥。
《历史那些事》并不是通过历史人物的低俗化为人所知。而是通过不一样的视角,挖掘出了历史人物身上的平凡,展示出了他们平易近人的另一面。
当下,传统文字记载史学实录渐渐淡出主流,图文视频当上了主角。
严格来说,《历史那些事》并不符合传统纪录片的标准,B站的定位也仅仅是将其作为“实验纪录片”。
可以说语言风格时尚,使用流行梗,颠覆传统形象,并不是在损害历史纪录片的尊严,而是一种探索。
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历史的纪录总是由人书写的,它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人的思想和烙印,很难达到绝对的客观真实。
只要把握好历史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尺度,历史也可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B站的实验纪录片正是对传统历史纪录片发展历史的一种传承与反叛,同时也在力求推陈出新。
之前豆瓣8.6分的《人生一串》之所以能好评如潮,是因为它展现了活灵活现的生活。
反观《历史那些事》,虽然评分不及《人生一串》,但同样充满了温度。
这种温度,能够把遥远的生活与历史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拉近,和观众产生共鸣。
2018年12月27日,B站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了 2018 年度弹幕——真实。
B站方面表示,用户在日常使用场景里看到情理之中但又意料之外的场景,或是在虚构作品中看到过于贴近现实的情节时,都会发送“真实”“过于真实”“太真实了”的弹幕来表达自己的潜在共鸣。
作为历史大军中的一员,肩负网络传播的责任,B站并未停止探索。
所有的美好都需要被记录,正如《历史那些事》的官宣:所有的美好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历史。
本文作者 | 牙签君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或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看完《历史那些事》,是不是突然发觉自己对历史一无所知?
如果想要趁机补课,还可以读一读王磊老师的新书《老王聊历史·先秦成语大会》。
该书是“老王聊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也是华云文化打造的爆款历史脱口秀《老王撩历史》系列第一季《老王撩先秦:中国成语大会》的同名书。
不同于往常枯燥乏味的历史书,《老王聊历史·先秦成语大会》集聚笑点和当下热点,让读者在捧腹大笑之余对先秦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点击这里立即购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