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减负”一词有了一些思考。
这里的“减负”所指,并非平常所说的减轻负担,而是减掉负性情绪。
什么是负性情绪呢?360百科词条上说得很客观:“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这一点,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防范意识,能够注意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进行适度的调节,避免钻牛角尖,被负性情绪左右自己的心理,产生负面效应。但人们往往在远离负性情绪干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负性情绪,能向人传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大家都耳熟能详。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传递。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际环境,都能给人以不同程度的传递。靠近、接近负性情绪,或者经常面对负性情绪,有些人就容易被传递,被感染。历史上,“孟母择邻”的故事,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教育故事,其实,这也是一个积极心理学培养的案例。
负性情绪,能给人传染。情绪无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固体,也不是流动有向、变化有形的液体,它更多的像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气体。像雾像云又像风,有一种来无影、去无踪之感。但正是这无孔不入的特征,让人防不胜防。极有可能,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负性情绪就已经悄悄地传染了你、覆盖了你、浸透了你。因此,对于负性情绪,一定要时刻提防。人生并不漫长,当下必须珍惜。减负,主是最好的增效。
负性情绪自带病毒,一定要远离。
远离惯用负性思维的人。看一个人怎么样,往往看他的朋友就够了。交友也是一场修行。孔子就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远离负性的谈论。你的眼里有什么,心里往往也会有什么;你的嘴里经常说什么,你的心里往往就会想什么。远离负性的言谈,别让这种想法、看法、说法左右你的思想,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远离负性的场合。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更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充斥负性思维的场合里。
减负,做的并不是减法,而是一种加法。在人生中,你要意识到千万不能减去自己最有限有资源,而应注意累积出自己的高度。
因此说,减负,就是最好的增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