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远亲(1)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7:13 被阅读0次
    雷州半岛的乡村。雁韧摄

    我19岁离开故乡罗州,到雷州半岛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我只有朋友和同事。而我的亲人,有一部分仍在罗州的九洲江畔生活,有一部分则散居于多个城市。

    也就是说,在我的儿女未成家立业之前,在雷州半岛,我唯有一门远亲,那就是丁坎的罗家。1978年秋末,我结束了乡居生活,进城工作。翌年春节,我才同这一家远亲开始有了来往。

    我回城工作之后,最初的月工资才33.8元。这是人民币,并非银元。那时候,我一家人分居两地。我与一个年轻的工友,住在单位办公楼最顶层的一间三角形的房子里,狭狭窄窄的,才9平方米。

    1979年正月。有一天,有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妇人,带着两个小女孩,突然找到我,一见面就叫我表叔。

    她说,她叫冯丽,是我的表侄女,家在丁坎。说她回化州兰山娘家归来,顺路来看看我。

    以往,我的表弟阿培,到乡村探望我时,曾经提起过丁坎这门亲戚,只是人生路上,诸多不顺,我们并没有来往。

    现在冯丽既然有心来认这门亲戚,我挺欢喜。我与同事打了一声招呼,便带她们到我的住处。

    其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天阴沉,有雨。到饭堂打饭菜已不可能,我只好想办法给他们做饭。

    冯丽从篮子里拿出几个炸得焦黄的糯米煎堆,一刀熟肉,半截熟鸡,要我拿去做来吃。

    说来惭愧,我当时的米都是借同事何家的,哪里有菜?我只好顺其意,将熟肉熟鸡各切了一点,炒热给他们吃。

    当我将一个鸡腿夹给那最小的女孩时,她说:“表公,我不吃,留给我弟弟吃”。她一句话,弄得我很尴尬。

    饭后,我送他们下了楼梯,转身回办公室上班,心里还在想:人若无钱,你再大方,也不识做人。

    后来呢,通过来往,我才知道,冯丽一家,也是水库移民。他们最初迁去农场,后来才移居丁坎。她的丈夫志新,是一个善良、忠厚、温和、勤劳的男人,做过多年的生产队长和村长。

    他们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依次是东、静、云、铭。阿东身为长子,初中毕业就参加生产劳动。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后生,开一部手扶拖拉机为人家运砖瓦,运沙石,运甘蔗,凭经营运输业挣钱了。

    在我的印象中,阿东是一个勤劳、朴实而又不乏热情的后生。雷州半岛的酷阳,将他晒得脸色黧黑,肤色与一般的雷州汉子无异。

    他总是早出晚归,在红土地的牛车路上,开着手扶拖拉机颠簸疾驰。装货卸货,都是他一个人做。长年累月,如此奔波,是挺辛苦的。我却从未听他喊过辛苦。劳作归来,家里有粥吃粥,有饭吃饭,菜好菜差,冷热随意,生活简朴,随便。

    那时候的农家子弟,都是如此。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人那种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对于劳作,从不言其苦。对于生活,他们也有自己美好的追求。他们踏踏实实地劳作,期待通过劳动,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渐渐的过上好日子。他们的理想,朴素而实际。

    上世纪70~80年代,雷州半岛的乡村常用的运载工具牛车。雁韧摄 浑湴的水牛。雁韧摄 遍垌金黄。雁韧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叙事/远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v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