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师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考出三明,以后就别回来了。
高考完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阿莲就把我从户口簿上踢了出去,尽管我死缠烂打不肯,派出所户籍管理的阿姨也一再劝阻,材料没带全需要再准备,她还是执意将我迁出。
拿到迁出证明单的时候她和我说,路是你自己选的,以后能把户口迁哪去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当时百感交集。有难过,感觉自己“被”脱离了家族,也有窃喜,这是自己独立的开始,那句迁去哪是你自己的本事充满挑衅也充满诱惑。
初二的时候第一次去上海,刚下火车抬头看见装潢成菱形圆顶的天花板,不用踏下火车楼梯可以平移出车厢的站台,第一次体会到“大城市”这个词。
那是自己第一次出省,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自己时常觉得一切都只是幻觉,世界上没有除了三明以外的地方,上海只是把几个三明衔接在一起了,坐着的车辆是在带着我一遍又一遍的环绕三明。直到站在环球金融中心看清这座市中心的万家灯火,直到看到一家又一家的麦当劳。嗯,当时自己能够无比确信的事就是三明只有一家麦当劳,所以这里一定是三明以外的地方。而我衡量一座城市的大小,一直是用麦当劳的数量。
因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每一天都充满活力,而魔都之所以魔气也缘于其的日新月异。因而每去一次上海就会发现一次又一次的发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就好像站在几百米高的建筑上向下看时所有的人都像只小蚂蚁。也唯有如此,能让自己有向上的力量,不断告知自己努力去了解更大拥有更多新鲜事物的圈子,而不总纠缠在鸡毛蒜皮里。
所以大学选择了一座北方城市,刚开始会有兴奋感,因为自由,因为没有拘束。
尔后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团圆节日与春运后,会怀念小城的便捷。
刚开始会惊叹树叶的变色与凛冽的干冷,后来,会想念小城的常青与温暖潮湿。
起初,我们会因为大雪纷飞而亢奋,最后的最后,我们会念及冬日暖阳下的蓝天。
迈入大学的第一天,阿莲说,这是你自己选的路,不要打电话回家哭,不要后悔。
步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阿莲说,如果自己在外面过的太累就回家吧。
大一唯唯诺诺时老刘说,现在给你机会飞你再不飞就剪断你翅膀。大四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时,他说不知道干嘛就考教师证回来毁人不倦吧。
高中时“魔法师”曾说,读大学一定要去北方读,工作再回到南方。这样你就拥有了南北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
有时候对比完两城会不解为何从小长辈总要把我们往外送,为什么很多从未离开省城的人会总觉得离开小城才是出息。
如今稍懂,倘若一日自己为师,也会以相同的方式鼓励学生。
只有出去看看之后才会有自己的感性认识与权衡,只有经过阅历的对比才足够深刻与让人信服。
给了你向外探寻的动力,你才有向上的可能,而在尝尽外面世界的精彩与无奈后,你也才能真正理性又不悔的做出选择。
龚龚毕业时也曾纠结过,后来我问他抉择的原因。
他说,过得好不好不取决于你生活在哪座城市,而是取决于你在这座城市中的位置。
信息科技的便捷,交通的发达,物流的便利,我们再也不需要到大城市去寻找更加优秀的资源,反城市化或快或慢终会到来,那时候仍漂泊在外的理由是什么呢?
于我而言,还是想要趁着自己没有被太多羁绊束缚的时候看看这个世界,看看它的发展与变化,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把自己的感性再作分享。就像我每到一座城总要给老刘寄出一张明信片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