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学习笔记(第01篇)

作者: 夏海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1:54 被阅读7次

    做一个和自己持续较劲儿的产品经理

    同一个产品问题,一定会有他人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身为产品经理的自己,不能在有所成绩时沾沾自喜、嚣张跋扈。做一个和自己持续较劲儿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平庸或卓越,并不是决定公司以及其产品成败的唯一因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拘小节、丑陋不堪的产品大获成功。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流程混乱、逻辑矛盾、体验糟糕的产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好的产品,是产品、开发、运营等多方面相互协作的成果。我们不能把产品割裂成多个独立的模块,导致彼此之间失去联系。

    如何验证你的产品创意?

    做产品前为什么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

    产品失败纵有千万种可能。任何一个产品创意都不会独立存在,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业定位和上下游资源。无论你对行业是否已经有所认知,但在产品创意之初,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地分析。

    信息收集的思维框架:如何快速地了解一个行业或产品呢?

    上下左右、古今中外,这八字决是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或产品的基本策略。这八字决也是我们收集信息时所用的思维框架。

    所谓“上下”,即行业或产品的上下游,要搞清楚产品的核心资源从哪里来,去向哪里,以及资源是否集中,是否存在没有被解决的痛点。比如一个文学作品的产吕,其上游是供稿来源,下游是广大读者等。

    所谓“左右”,即广义的竞品、竞争对手;还可以行业环境,如政策法规、潜规则等。

    所谓“古今”,即关心行业或产品的发展历程,大部分的问题都不是第一次出现,一定有前人试图解决过,从前人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教训,或优化,或革新。前人踩过的坑,现在千万不能再踩一遍。

    所谓“中外”,即向发达国家、地域借鉴经验,从别的地域中学习成熟的模式为已所用。

    如何高效地收集信息?

    • 学习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化的课程,具有系统性、知识框架相对完整。
    • 跟行业内专家深入交流:预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框架,向行业内资深专家学习,是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捷径。
    • 读书:读书是最有效的求和手段。
    • 研读财报、券商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这些报告都具有时效性,能及时地了解和判断市场的趋势。
    • 行业资讯、文章、论坛:了解用户动态、客户动态等。

    本节中着重强调了产品创意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上下左右、古今中外”的八字决思维框架,以及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

    如何锤炼你的产品创意?

    锤炼产品创意的第一步

    在充分收集信息、了解行业知识和市场情况之后,在产品设计之前,我们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即沙盘推演。这是锤炼产品创意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质问自己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 行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 行业痛点和机会在哪里?
    • 为什么你能做成,你打算怎么做?

    行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市场现状和逻辑,客观地对行业做出一些方向性判断,最好能使用数据说话。这是一种演绎法,对逻辑的拆解。

    行业存在哪些痛点和机会?

    对行业现状和趋势有了整体的判断之后,我们要从中找出痛点和机会。如何从利益相关者出发,去发现和挖掘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既然是机会,往往具有风险性。

    为什么你能做成,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行业趋势成立,痛点和机会也存在,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思考你的优势和实现路径了。这个阶段,并不需要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只要是大而化之的策略即可。

    有时候,你应该给直觉一个机会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暂时跳出沙盘,跳出这些路径、规则和方法论,给自己的直觉一个机会。有时候需要剑走偏锋,不妨去实战中寻找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行业新手来讲,这个直觉往往是不靠谱的,切勿把冲动当作直觉。

    要不要相信你的调查问卷?

    产品设计的敌人之一是闭门造车。当我们有了创意和沙盘推演以后,一定要去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方法有很多,而调查问卷、访谈问卷便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关于用户调研的一些经验分享:

    • 在做调研之前,先列清单和调研计划,以数据分析结果为驱动力去设计调研策略。
    • 对用户调研,务必保证用户可以流畅地回答问题。你的问题要便于用户回答。
    • 在调研中,要尽量少地提出假设性问题。
    • 不要套路你的用户,也就是说不要有意地制造情境、引导用户回答,因为这会给用户带来干扰。
    • 除此外,你还得跳出问卷,身临其境去观察和研究你的用户,这样可能更容易收集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数据。

    MVP 用最少的资源,给你的产品试试水

    如果说前面的信息收集、沙盘推演、用户调研都算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这一步则是真刀真枪的动手阶段了。

    即在全面投入和集团作战之前,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去试试水,验证我们前面几步中所做的假设。

    MVP,即“最小化产品”,剧烈缩减产品范围,用最少的资源和成本构建出符合预期的最小功能集合,并投入验证。

    MVP,算是精益思想在科技行业中的一种应用方法论,其核心是:不断地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即“走一步看一步,不憋大招,低头拉一步车,抬头看一步路”。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就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创造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一到两个核心用例,以验证这个核心问题是否真实存在的,或者验证该解决方案是否能被用户接受。

    除此之外,MVP 还可以用于商业化验证,验证产品模式是否成立。

    使用 MVP 思想的一些原则和建议

    把MVP思想用在我们的工作中,下面是几个重要的参考原则:

    • 提前推演逻辑,不要盲目验证。在设计MVP产品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想验证什么问题,要收集哪些数据项,还要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好比是软件开发中的TDD思想,即“测试驱动开发”。
    • 验证长板,而非短板。即在MVP开发时,一定要选择这个产品与从不同的功能。事实上,市面好的产品之所以能够立足,都是因为它的核心功能做到了最好。与其做一个不犯错但极其平庸的尝试,不如把一个长板功能做到最好。
    • 选择创造性的低成本方案。用低成本的资源,去验证最关键的命题。
    • MVP并不是永远正确的。MVP只是我们目标产品的一小部分、一个局部,其验证结果未必总是对的,我们认可MVP的思想,但也不可迷信MVP,切记不要一概而论。

    如何设计低成本的MVP方案呢?

    • 用人工替代系统。为了节省开发成本,我们常常很难一开始就为MVP产品设计出一套闭环的系统方案,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使用闭环数据,那么该怎么呢?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用人工来替代系统功能,即用人工协助完成系统的闭环。
    • 使用第三方系统。如果市面已经成熟的便捷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MVP并进行验证,那么一定要优先使用这些第三方系统来实验,千万不要自己花时间去开发。让成本更低,就是最好的MVP方案。
    • 创新规则,缩小场景。比如我们要开发一个客服系统,在设计MVP时,我们没必要真的去开发一个聊天系统,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 QA 问答页面即可进行 MVP 验证。

    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要学习很多方法论。但仅仅学会这些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方法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你需要亲自上战场,弄脏你的双手,才能真正地获得成长。

    认真对待“产品立项”这件事儿

    所谓“产品立项”,指的是在完成了产品创意的验证、产品设计之后,说服、协调各方资源、开始动手干活的过程。这个“产品立项”的过程,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识别产品的利益相关方,理解这个产品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怎样的。让利益相关者心里有数。
    • 明确产品需要,联合各方利益。对不同的利益方,用不同的语言去说明、协调并说明,平衡各方利益,并使得产品的总体利益最大化。
    • 预算代价,合理地安排计划。产品经理常常没有直接调动资源的权力,因此在产品立项时,要尽量地说服拥有资源的利益方主动掏出资源。资源预算的原则是“谁做谁估计,多估几次,留足余量”,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 产品立项,就是争夺、确定、锁定资源的过程。因此立项时,务必谨慎准备,提前演练。不可掉以轻心,吊儿郎当。

    产品发布与检查清单

    产品立项之后,就需要组织项目团队、设计、评审、开发、做项目管理和执行了。本部分分享一些与产品发布有关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产品发布是产品面向用户的重要时刻,如果做不好,经常会灰头土脸地回滚代码。

    使用检查清单 CheckList

    CheckList

    所谓“检查清单”,就是在产品发布上线前需要做的系列事情,比如数据库变更啊等。

    三个检查思路

    • 该知道的人知道吗?要确保产品发布时,让所有相关方都能明确地清楚本次产品发布的范围和时间。
    • 预先在大脑中排练一次。把发布流程过一遍,如果有必要,还应该将其转化成文档,列出每一步的任务、负责人、可能的异常或预案等。
    • 有预案吗?产品发布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意外问题。你是否为这些可能的意外做了预案?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事情,必须要有风险意识、以及应对风险的策略。

    2019-03-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学习笔记(第01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eb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