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唐德宗下了罪己诏之后,情况得到好转。
在敌人一方,王武俊、田悦、李纳见到赦令后,都免去了王的称号,上表认罪。只有李希烈仗着自己兵力强盛,资财丰饶,策谋称帝。
在自己这一方,各地献纳的物品已经在源源不断的送达德宗的行宫,再也不用过之前那种颠沛流离、三餐无着的日子。
但是前方的战事仍然很激烈,李希烈、朱滔等的叛乱还没有平息,首都长安还没有收复。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唐德宗却将各地贡献来的财物装进了自己的小仓库,并且挂了个牌子,写着“琼林大盈库”。
这个时候,又是陆贽,头脑清醒,再次劝谏唐德宗,不要在乎这点财货之物,寒了将士们的心。
于是他又给唐德宗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全文的中心思想,和老子道德经中的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的思想完全吻合。
具体是这样的:
上于行宫庑下贮诸道贡献之物,榜曰琼林大盈库。陆贽以为战守之功,赏赉未行而遽私别库,则士卒怨望,无复斗志,上疏谏。
德宗在行宫的廊庑下储存各道献纳的贡物,扁额题作琼林大盈库。陆贽认为,对于将士的攻战守备的功劳,还没有颁行赏赐,反而急忙私建别库,这会使士兵怨责,消减斗志,奏上章疏劝谏。
大概内容如下:
第一段:主要是讲道理,说天子富有四海,以天下为家,没有必要屯聚私房钱。
1. 天子与天同德,以四海为家,何必桡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亏法失人,诱奸聚怨,以斯制事,岂不过哉!
大概意思是说:“天子与上天赋有同样的德行,当以四海为家,为什么一定要破坏公家的法度,集聚私人的财货!把至尊无上的皇帝降低到代替有关部门看守财产,将万乘之主辱没到效法寻常之人私藏物品,有亏法度,更失人心,诱发奸邪,积聚邪恶,用这种作为去裁断万事,难道不是太不可取了吗!
2. 第二段,主要是摆事实,用正反两方面经验对比分析,得出当初德宗落难时候,啥东西没有,大家还是愿意追随,原因就在于皇帝唐德宗能够与大家同甘共苦、能够一起战斗。而现在大家却有了怨言,就是因为陛下有了私心。
又曰:“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扞凶徒,内防危堞,昼夜不息,迨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
不久前,随从皇上出行的军队最初来到奉天时,各种物品都没有储备,外御凶恶之徒,内防垂危的城堞,日夜全无休息,大约有五十天,将士们饥寒交迫,死伤的人们相枕而卧。全靠大家尽力效命,共同努力,终于克服了巨大的艰难。
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无猛制而人不携,怀所感也;无厚赏而人不怨,悉所无也。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谣讟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利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
这实在是因为陛下自身没有丰渥的享受,不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陛下戒绝甘美的食品,与士兵同甘苦;
中止进餐,用省下的食品送给立下功劳的将士吃。
不用严厉的制度,但人们并无背离,这是因为他们想到陛下的感人之处;
没有丰厚的奖赏,但人们并不埋怨,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当时完全没有的东西。
现在敌军的攻打和围困已经解除,将士的衣服饮食已经丰足,然而怨言却正在产生,军中逐淅产生了疑惑的情绪。
这难道不是因为一介勇夫通常好利夸功,在患难时既已与他们同受忧患,在情况好转、安乐可望以后却不与他们同享利益吗?
假如陛下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恬淡静默,他们怎么会毫无怨言咨嗟呢!
3. 第三段,提出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希望德宗能够继续以天下为重,不要在乎一点金钱上的利益。这样,变乱就一定能够平定,敌寇就一定能够削平。到那时候,天下都是皇帝的,还差钱吗?
又曰:“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每获珍华,先给军赏,如此,则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上即命去其榜。
假如陛下能够想想近日身在重围之中所经受的深切忧虑,戒去平时专门满足己欲私望的缺点,将储存在琼林、大盈二库的珍宝财物,全都拿出来赏赐有功之臣,每当得到珍奇华美的东西,便先支付军中的奖赏,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变乱就一定能够平定,敌寇就一定能够削平。
到那时候徐徐驾起乘舆,凯旋班师,返回京城,就凭着天子的高贵,难道还要担心贫穷吗!
所以,我提出的建议,乃是要散去陛下小的储存,却造成陛下大的储存,减损陛下小的宝物,却巩固陛下大的宝物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