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出现,士大夫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开始从空谈理性转向经世致用,逐渐形成了一股崇尚“实学”的思潮。
“实践性学习”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实践性学习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由于学派不同,具体的解释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实践学习”一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调关注实际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术不应该是空洞无用的,而应该是有益于国家治理的,从而达到世界一流、实用的目的。
在这种“实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像徐霞客、宋应星这样的人开始注重解决问题,推动科学的发展,甚至创造了一些新的学科。在地理学领域,徐霞客并不孤单。明末,很多人都在拥抱大好河山,徐霞客正是这群旅行者中的佼佼者。
为什么实践研究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影响呢?这里有很多原因,如社会生产需要,促使人们提高生产技术。为了抗御边疆动乱,人们不断提高军事水平。此外,科举考试的竞争压力也加大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多次排名落榜,最后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
过去人们常说,明初郑和下西洋后,中国逐渐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甚至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事上,明末的中外关系曾有过一次小高潮。
明末,许多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教义的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人把这种知识称为“西学”。随着西学的传入,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西学有许多方面优于中国,值得学习。
这种外力的作用下,明代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士大夫甚至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文书籍或著书介绍西学。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明朝人的知识观,他们认为西学大部分是一些奇怪的技能和技巧,而中国的知识体系普遍优越。因此,人们主要关注天文历法、计量这些内容。西学并没有对中国学术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没有直接影响社会生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