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庭教育,无可救药,情绪,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3277/bd2884253c458cef.jpg)
【知识描述】
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状态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
反柔软状态
当自己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心理就会处于一种防御状态,会导致身体习惯性紧张。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柔软状态”。这会影响记忆力,对于孩子来说容易遗忘,对学习为难,做作业慢。
如何放松
通过静坐来调整呼吸,每天练习深呼吸能够改善身体的习惯性紧张。睡眠质量和记忆力都会有所提升。
温和沟通
当然,我们还是要减少被负面情绪的包围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语言来引导。比如文中的孩子与同学冲突时,妈妈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
·这件事自己对在哪儿,错在哪儿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商量决定,集思广益,看看谁的方法好,选择最合理的方法,下次再发生时就试验试验。
通过这样的沟通,孩子的自觉性提升了,与同学的关系也就变得融洽了,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也学会去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如文中作者所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请给他们一个天使的环境!
【经历联想】
这周给一个初一的孩子上课时发现他的心情不太好,原本数学学得不错的他,在完成妈妈不知的练习时错误百出,完成的也不认真。他说,完成学校作业后,还要完成家里的作业,而这件事他是无法决定的做还是不做的,要听妈妈的安排。为了反抗,同时告诉妈妈这样做他不喜欢也没有效果,他选择不认真做。
而在妈妈看来就是他掌握的不好,应该多练,而且妈妈也很生气。我在一开始看到这个孩子的作业时也是和妈妈一个反应,错题都是很多不认真、跳步骤、抄错数和符号造成的。后来和孩子交流发现是情绪的问题。
我在沟通时尽量用温和的语言交流,同时不掺杂自己对这些事情的评判。为了调动孩子积极性,给了他一个挑战,攒够100道计算小错题,有个目标,在做计算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无聊。
和他的妈妈交流,能够感觉到妈妈的无奈和焦虑。对于孩子,自己的费心费力却仅仅是得到这样的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感觉很糟糕。无论是孩子的表现还是孩子的成绩。而且孩子还沉迷游戏。
我和妈妈说,孩子这样做一定是想表达一些自己的诉求。玩游戏也不一定是上瘾,大多数情况时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控感,在游戏中获得掌控感。他在生活中一定有什么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妈妈若有所思。
希望妈妈回去后,能够不带情绪和孩子用温和的语言交流,聊聊最近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到自己学习的规划中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