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众多解读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时大多都是把这种思想定义为消极的思想,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剥夺了个人权利,但如果剥离了老子至高思想而独立片面的看待无为而治是或许狭义的。
老子思想所推崇的并不是争名夺利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认为人们为了争取美名而相互竞争、算计,这是因为世人以某种美名作为榜样,世人都羡慕并希望能有这样的美名,如果大家都不追求美名,那么世人就会认认真真本本份份的做自己的事情。
之所以有利益之争,有强多杀戮是因为大家都不这手段的追求利益,如果世人都不在于利益而不择手段,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安稳。
如果每个人都有过多的欲望,欲望一多人心就乱,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这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的。
所以老子提出无为之治的方略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可见欲。其核心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无为而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社会没有乱则也就无需治理。
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有两个核心的要点
1.从全局角度出发来看社会,社会的稳定是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大于个人的利益。圣人所立世,必有胸怀天下的心,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2.从个人角度出发,人的欲望追求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到社会需求或者自我实现,这都不是最高境界,人被名利束缚在老子看来是徒劳的,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老子是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看待人生。
这样的方略能不能实现,我认为是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实现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也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治理剩下的人就容易得多,就比如某位皇帝为了让文人稳定就弄个甲骨文,让文人去研究,就能把文人困在里面不会出来乱世,或者给他们几个名号让他们自己去争;追求利益的人就让他们去工作,给他们个工作,让他们为了一堆数字自己去没日没夜的加班;喜欢写作的人给他们开发一个写作平台,让他们自娱自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