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期其人其事
余子期在窗子里看星星,他喜欢这种感觉,仿佛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在黑夜充当光明。
余子期的母亲叫他去睡觉,他不!他不喜欢母亲对于他精神的高度掌控,她说这样他偏偏那样,他只听父亲的话,父亲却不劝他,只是也不睡觉,在屋子里看电视,默默地等待,就这样余子期看了一会儿就去睡觉了,他还想看,但不忍父亲的守候,睡觉的时候,余子期照例要看一阵子书,灯光好亮,父亲睡不着,余子期就匆匆看了几眼书睡了。
余子期常常觉得亏欠父亲,母亲是个精神病患者,偏激冷漠,疯狂自私,常常和父亲吵架,父亲时常为了自己而忍受着精神痛苦,亲人大都劝他赶紧和母亲离婚,但父亲不同意,父亲在物质和精神的折磨下,患上了胃癌,父亲死的时候,余子期没有哭,他哭不出来,余子期心里只有恨,恨自己太努力读书了,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就不会为了他的学费拼命挣钱,如果没有他,也许父亲早就和母亲离婚了。
余子期在初中的时候非常努力学习,他是为了父亲,父亲每日的辛苦都是为了自己,自己只有努力才能报答,在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的同时,父亲挣的钱也越来越多,就在余子期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的时候,父亲病倒了,母亲也病发了,疯了,我觉得整个世界都疯了,生活欺骗了我,余子期这样想着,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崩溃与无奈,他想到了死。借用现代作家刘喜汪的话说,“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吧!
余子期怀着这样的心态拼命学习,他曾经为了中考,熬了一夜写完了一星期的数学题 ,他曾经把课余时间,体育课都用来写作业,初二时父亲成了天上的一颗星,初三时余子期考上了县一中,奖学金和助学金他在初二开始拿,同学们都知道,余子期在初二时一下子就穷了,学校里收费的时候他一直最后一个交,从来也不吃零食,出去活动也只拿一瓶矿泉水,他不饿,他渴,他渴望走出这样的生活,他渴望有一天能改变命运,他渴望上大学。
余子期在流泪,他在梦中见到了父亲,他把梦当成了现实,他醒了,他恨自己为什么醒了,为什么不让这个梦一直继续下去,他想一辈子活在这个梦里,起床后,余子期就走在了去一中的路,三点一线的生活非常枯燥,但乐趣也不是没有,这个乐趣就是书籍,他在书里度过了高中岁月,他写了三本日记,看了几百本书,高中他没有虚度,因为余子期知道,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自己好运,但是它们能让自己悄悄成为自己。
老师叫余子期去谈一谈助学金的事情,余子期表示不需要,他想把机会给其他生活更困难的学生,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腿在抖,老师淡淡地看着他的眼睛,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叫他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担心,余子期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他想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余子期因为几个慈善家,慢慢的明白了慈善事业的高贵与伟大,他曾接受过由已故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捐资并发起成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的捐助,其中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陈章武老先生,给他的鼓励他今生难忘,先生说,做人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他曾经也接受过社会人士陶小红阿姨的捐助,她作为一个企业家,致力于圆梦助学事业,曾经收养了两个孤儿,余子期被她的无私和善良感动,她要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在她的鼓励下,余子期加入了“大武口爱心团队”每天坚持捐一块钱,在这些人面前,余子期的明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要努力赚钱,他要回报善良。
高中最痛苦的事是母亲无休止的日夜吵闹,精神病患者的亲属最了解这样的感觉,他去精神病医院,看到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苍老,疲惫不堪,痛苦无奈,眼神里已经没有了色彩,只有灰暗的悲伤,他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他看起来像个老成持重的大叔,非常内敛,经常叹气,笑的次数屈指可数,但眼神里却有光,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还有未来。
余子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高中岁月的,他也不想再知道,只记得自己时常挨饿,经常痛苦不堪,精神恍惚,看很多书籍,写很长的日记。老师经常叫自己去谈话,给自己加油打气。余子期曾经问过老师,如果你活在我这样的世界里,你该怎么办?老师沉默了半晌说,生活没有如果,现在你只能尽力去改变命运,不让它更糟,一个人幸运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你相信自己吗?余子期相信自己。
余子期考上大学的时候,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是老师,老师立马给他说了,考上了,尽管考得不好,但不要去复读了,直接去大学努力。余子期觉得自己的水平考个好二本完全不成问题,但现实非常残酷,无奈,然而余子期知道,如果再读一年他可能会发疯,像他母亲一样成为精神病人,于是就没有坚持,离开了这个痛苦的地方。
余子期把他的日记封存在老家的箱子里,他安静的摞起日记,放进箱子,折叠起来,然后用胶带粘住,放在柜子上,像一场宗教仪式,他用这种方法结束了高中的生活,他要去另一个地方了,他要过新的生活了,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考上了自己并不如意的大学,可这又有什么关系,他考上了,他终于要离开了。
余子期在高中的时候写了很多诗,有的同学很喜欢,但因为不知道怎么发表,被同学看来看去就都丢失了,现在也时常怀念自己写的那些诗,因为那是自己最原始的痛苦和挣扎,丢了可惜。余子期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努力着,他渴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见诸报端。他遗憾自己不是文学院的学生,可以系统地研究文学作品,但这有什么关系呢,鲁迅还不是学医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