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22组-阿远-【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 伯阳+9组+默契+【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 学员+11组+余涛+【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 学员+17组+杜秀丽+【202002训练营-总复盘】
- 学员+17组+杜秀丽+【202002训练营-第2周-复盘】
- 学员+17组+杜秀丽+【202002训练营-第3周-复盘】
- 学员+17组+杜秀丽+【202002训练营-第1周-复盘】
- 学员+23组+将军+【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 学员+26组+张华+【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 学员+11组+张敏+【202002训练营-W2D5-CPR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42086/2bf55b8d845df9d8.jpeg)
R原文:
CPR思维法
这种思维方式不但能确定核心问题,而且可以消除重复做无用功的问题。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问题初次出现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内容(Content),即发生的事实。例如,“昨天你在午宴上喝多了,神志不清,大声叫嚷,取笑客户,让公司丢尽了脸面。”问题的内容只和单独的事件相关,它关注的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
当问题第二次出现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模式(Pattern),即重复发生的情况。例如,“这可是第二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了,你答应过这种事不会再发生,现在我觉得你是一个无法兑现承诺的人。”模式表明问题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一旦重现,问题实质便会发生变化。频繁而持续地违反承诺会影响他人对你的行为预测,最终破坏他们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注意,人们往往会漏掉对问题模式的关注,陷入对问题内容的不停争论。例如,你的老板每次开会都把你的议题放到最后讨论,结果往往是草草收场或完全跳过,对此你已经和她提过一次了。现在你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她的答复是会议日程总是排得很满,让你灵活一些,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问题。如果你接受了这番说辞,那就漏掉了关键问题。你要关注的目标不是今天这次会议(即内容问题),而是对方长期形成的模式。有时候,模式问题会悄然无息地发生,为你带来新的麻烦。你指出问题所在,对方不是破口大骂就是绷着脸生闷气,结果你和他们的对话就慢慢偏离了目标,这种情况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模式。具有影响力的人会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行为模式,及时想办法加以解决,而不是任由自己被拖入无休止的对初始话题的争执。
当问题继续发生时,你要和对方谈论的是关系(Relationship),即这样做对我们之间有什么影响。关系问题关注的角度要比内容和模式问题大得多。这种问题强调的不是对方再三令你感到失望的事实,而是对方一系列令人失望的行为已经让你对其失去信任。你开始怀疑他们的能力和他们做出的承诺,此举必然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例如,“这件事开始对我们的合作关系产生压力了。我必须不断催促才能保证你在线,我不喜欢这样做。我担心你已经不再值得信任,无法担负你承诺的责任。”
同样,如果你真正关注的是关系问题却发现和对方讨论的只是行为模式,这种讨论结果也不会让你感到满意。更糟的是你还会陷入重复面对相同问题的处境,和对方展开同样的对话。要想理解关键冲突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内容问题、模式问题和关系问题,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
I便签:
WHAT
作者介绍了一个解决冲突的方法。利用CPR思维法,找到核心问题,确定沟通重点。
HOW
1、问题第一次出现,只沟通“事实”(content),明确何时何地何事。
2、问题再次出现,沟通“模式”(pattern),强调问题重复出现的历史性。
3、问题多次出现,沟通“关系”(relationship),谈多次出现的问题对相互信任的影响。
WHY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根据问题出现的频次(严重程度),确定沟通重点。
不这样做的坏处:不定义问题性质,就忙于沟通的话,会降低沟通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WHERE
适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问题)。
不适用:自我问题的解决。
A1便签
故事
妻子让我每次做完饭都顺手擦一下灶具,当下清理确实比之后清理要方便。但我总是忘记,昨天为这件小事又吵了几句。
反思
昨天的争吵中,妻子主要强调的是:你每次都不擦!我再做厨房卫生的时候就会很费劲!
我反驳的是:我偶尔会擦,另外我做饭很辛苦,你不能再挑我毛病了!
妻子在问题的历史性层面纠结,而我在努力找理由辩解。
其实双方都可以从关系角度考虑冲突,就会彼此多一些相互理解。
A2便签
目标
今天解决因为擦灶具这件事,造成我们夫妻间的隔阂。
行动
1、找到妻子,约一个安静的时间大家聊一会。
2、给妻子讲解CPR思维法。
3、说出对妻子的理解:我的“偷懒”其实会造成她之后更大量的家务工作,最重要的是这种多次出现的问题,伤害到我们之间的关系,让她感觉到不被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