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81092/866b6f7832228945.jpg)
前一章|电话
【关于过年】
我心中总有一幅画面:年三十的晚上,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外面积着厚厚的雪,纯白的世界。有一个不大的院落,里面张灯结彩,院子里有一座不大的小房子,尖顶的,看起来有些仿古,窗间透出温暖的灯光。听不到里面的欢声笑语,单就这个场景,就让我觉得无比幸福。
我想象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大大小小的孩子嬉闹着,年轻的儿女讲述着自己一年在外的经历,开心的,甚至是受过的痛楚,只要大家都是正常的,稍有不和谐也属正常。
我一直在强调正常,真的不敢奢望太多,正常足矣。
年迈的父母感叹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可以独自面对世间的风雨了;或是孩子们在外面真不容易啊!
这样的场景在我心里回放过很多次,可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一起回家过个年,谈何容易。
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不可能每年都回自己爸妈家过年,但我们就是想要在漫长的岁月中偶尔回家过个年,也都是非常奢侈的。
我和哥哥有顾虑,怕我们回家让姐姐不适应,怕会给爸带来麻烦,怕另一半承受不了姐姐的诸多限制。
我可以这样说吗?姐姐病后,我们家就没好好过过一个团圆年。
我一直相对自由,哥哥从部队转业后,带着嫂子和侄子回我爸妈家过年,也属天经地义。按说这些年,我们不一定回家过多少个年三十了。
但是,没有。
坦白说,每年的年三十,我都有点不正常。在夫家过年,那一天我心里无比惦记父母,不知道他们过年备了多少年货,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好好吃顿年夜饭,不知道姐姐有没有闹爸爸。
每一次打电话问,妈妈总是说,吃啥年夜饭,就包顿饺子,五点多就吃完了呀。我问做几个菜,妈说,吃饺子还做啥菜啊。
正常的一双儿女都因为忌惮姐姐,不敢回家过年,爸妈守着一个病孩子,哪有什么心情做一大桌子菜当作年夜饭啊,做了也没人吃啊。
我不用看,想想也知道,他们是如何过一个又一个苍凉的年三十的,我的心也一样苍凉。
我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婆婆,不论平时如何俭省,这一天都至少要做十个菜,有鸡有鱼有排骨有凉菜。
晚上十点多还会再包顿饺子,虔诚地包上硬币。
那种仪式感,那种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我都融不进去。
我想家,只是想家,心无旁骛地想家。不能在父母身边过年,于是就希望老公能陪陪我。可他不愿意,就到这一天,他也不肯在家待着,必会东家串串,西家唠唠。看看谁家的新媳妇漂不漂亮,谁家的年夜饭都做了什么。
那一天,我做不到如平时一般懂事,好多次我都跟老公发脾气。起初他不懂我的情绪,我讲给他听,我告诉他,你牵挂的人都在你身边,我不一样,我心里空空的,你能陪陪我吗?
可说也是白说,他依旧故我。
后来吵够了,爸妈家里又不许外人进,(在姐姐眼里,哥哥的妻子、我的老公都算外人)我就自己回家过年,哥哥听说我回去,也做了嫂子的思想工作,决定自己回家过年。
于是我们就有了外人看起来很奇葩的过年方式,作为已婚的我和哥哥,如单身时一样,都选择自己回家过年。
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对,也知道这会给爸爸带来麻烦,但我们太想家了。
回家前,我都想好,陪妈妈去置办年货,给爸妈买件新衣,多做点家务。
但回到家后,姐姐就会出来问我:你怎么这么半天才回家啊?
我说:打车不太方便,就晚了点。
听到姐姐的问话时,我心里有些许的温暖,想想姐姐还是关心我的。
接下来,姐姐又问;那你掉沟里没?衣服粘到脏东西没?你从哪条路回来的?你拿的东西放地上没?你让我看看衣服,前后左右都要看。你再把鞋底抬起来让我看看。
原来不是要关心我,她只是想知道她所恐惧的那些东西我粘没。
我顿时没了力气,什么都不想做。我对她的盘问开始反感,那些没有一点人情味的问话,处处显示着她的病态。
她不关心我坐了一天车有没有晕车,车上有没有座,坐了那么久的车有没有累。
她只关心我有没有犯她的忌讳,如果没有,她才安得下心让我在家待着。
每一次,我起身出屋,她都会问各种我不想回答的奇怪问题。对我,毫无意义;对她,意义重大。
我不想犯她的忌讳,怕她又闹绝食让爸爸难受。最后我只得选择就在屋里待着,不起身,不做事,只为躲避她的盘问。
这一招其实很奏效,只要我不出屋,她就不会问。
于是。我回家的常态是——躺着,没完没了地躺着。
我能说吗?作为一个正常人在面对这些无聊问题的时候,心随时都在爆炸的边缘,但我又不得不忍着。
即便陪着各种小心,我依然不知道我该用哪条毛巾擦脸,不知道该用哪个脸盆洗脸,有时候不小心就犯了她的忌讳。
接下来姐姐依然会折磨爸爸,跟他发脾气或是绝食。
静下来想想,天地之大,居然没有一处所在是让我觉得可以安心放下包袱幸福几天的。即便再身心疲惫,也没法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充电的地方。
哥哥不管那些,他会陪着爸妈做家务,姐姐实在问得多了,他会不耐烦会发脾气,有时候两个人顶起牛来,谁也不让谁。待哥哥走后,受苦的依然是爸爸。
作为远嫁女,年三十我该在婆家过。但一般的远嫁女,会在年后初二三回家看看。妈妈常说,没啥事别回来了,车交路费的,不容易。她没太多文化,说不出“舟车劳顿”这样的词汇,但大约也有这样的意思。更深层的意义是,你们回来也待不好,你姐也不希望你们回来。
他们不知道,年后我和老公还在婆家混,周围的邻居都会觉得奇怪,总是问:你们怎么没回老丈家去呢?老公一脸尴尬,胡乱编个理由了事。我不爱撒谎,会找个别的话题转移问话者的注意力。
有时我都怀疑,也许爸爸上辈子做了坏事,欠了姐姐的吧,这辈子他必得把上辈子欠姐姐的都还给她才能赎自己上辈子犯过的错。不然,为什么生了姐姐,养她长大,供她读书,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呢?
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姐姐该怎么办?爸爸又当如何呢?
后一章|爆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