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深,舍友依旧滴滴答答敲打着键盘,赶着他明天要交的论文作业。
他打字很快,加上平时就有着日写千字的日记习惯。这种几千字的课堂小论文,暂且不论内容质量,没一小时就写完了。
按他的话说,就是赶着上床睡觉。
也是,在这个急着赶着的年代,确实用键盘打字比一笔一划地手写,要有效率得多了。
二
想起小的时候,刚上幼儿园,我妈就开始逼着我学写字。
更小些的时候,对笔还是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的,拿着这种新玩具,乐呵乐呵地在格纸上画上一个又一个的圆圈,然后莫名被夸画得真漂亮。
不过到了幼儿园,笔已经变得没那么好玩了。尽管不情愿,每天还是要写满一页纸的字才能去玩。
心不在焉的结果,就是现在只能羡慕着别人写出的漂亮文字。
我妈常说,字如其人。但费了那么多工夫,我还是没能写出她想看到的好字。
三
初中是大多数人渐生情愫的年龄。那个年代的表白方式不像大人那么隆重,也不像现在这么追求创意。
那些小鹿乱撞的人,往往都将心里的话寄予一页纸,一段话,一纸情书。课堂上来来回回的小纸条,承载着最原始的倾诉。
现在讲起情书,感觉就像落入了俗套,还会面临着幼稚的指责。
而传说中的小纸条,早就销声匿迹,被无形的网络信号所代替。
四
我经常会给一些朋友写信或寄明信片,尽管平时常有电话联系,但总觉得手写的文字更有意义。
偶尔收到远方的信件,惊讶之余会有一种感动。信上讲的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的生活,通过微信一样能告诉对方。只是透过纸张,在用力写过的每一笔上,却仿佛能看见对方在跟你分享的模样。
某一次写信的时候,有朋友调侃我,怎么又见你写信。现在的我和当时的想法一样,我觉得亲手写过的文字,就被赋予了另一层生命,也注入了时间和情感。
经常和我有信件往来的朋友说过,她喜欢写信,也喜欢收信。把收到的每一封信看完,然后重新放入信封,在不管多远之后的某个时候重新拿出来,仍然能读出手写的情感。
和她一样,我也把所有的信件都收藏着,每年整理房间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看一看。有的纸张已经开始褶旧,有的依然崭新如初,就像大树的年轮一样,潜藏着岁月的痕迹。
屏幕上的文字给了我们多种字体的选择,却难掩其机器般的冰冷。人们发现虚拟世界里的对话总潜藏着一种冷漠,遮掩住了原本真实的情感,所以越来越多的表情被创造出来。
表情的盛行,仿佛就是一种无言的嘲讽。
五
有个朋友从小练毛笔字,直到现在还能经常在朋友圈上看见他写的字。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一部电影,也可以出去喝酒闲聊,同样他也可以拿起笔誊写一篇文章。
也有个同学,平常有空就在纸上不停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他说,写不出一手好字,总得写得好自己的大名吧。
尽管打字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广泛的写字方式,但幸好手写字依然体现着它的文化价值。人们总说字如其人,在难得写出一手好字的今天,写好自己的名字却变成了最有效的捷径。
但在未来,随着电子化的发展,或许我们连提起笔签名都不需要了。
一百年前,人们还在用毛笔写字,如今毛笔字早已被硬笔字代替,使得毛笔写字变成了一项特长。
如今,手写字又逐渐被键盘所代替。
只是希望在遥远的以后,不需要把手写字也练习成另一项特长。
六
手写一封信,遥寄远方人。
网友评论
不是我不愿与人一手信,而是纸面留下未稳的笔锋,让人看的糟心。
或许,或许,在时光之外,可留一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