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刚(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一部电影,被雪藏5年,最后终见天日。看似波澜不惊的叙事背后,其实藏着我们大多数最为普通的童年。
作为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李玩有很多想要彰显的自我表达,但是在忙碌的父亲与苍老的祖父母管辖下,她最终将情绪寄托在一只小狗身上。然而,纵然是对一只宠物的掌控感,最后李玩都失之交臂。
对曹保平电影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烈日灼心》上。以至于我以为曹导的作品都是力量感十分劲道的那种风格,看到这部《狗十三》之后,才想起当年他还有一部《李米的猜想》。
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叙事角度,《狗十三》都有其独特之处。在整部电影中,似乎看不出任何人的不对之处。
李玩对青春期的迷惘,对“爱因斯坦”的爱怜,对懵懂爱情的似懂非懂,对同父异母弟弟的复杂感情。
李父对事业的不停奔波,对女儿的亏欠、对儿子的喜爱,对前妻那段不曾为外人所知的感情纠葛。
祖父母对李玩有节制的溺爱,对生活日常琐事的戏比天大,对孙子到来之后掩饰不住的欢喜。
这些人,都活在自己的角色里,或许不够完美,但是足够真实。
我们都以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今回头看时,才发现,居然遗落了那么多的挂牵与遗憾。
从一开始,狗就成为了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一条明线。而隐藏在这条明线之下,还有一条关于成长、关于爱与被爱的暗线。最开始影片名字出现的时候,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当“爱因斯坦”出现了之后,才懂得了这个名字所承载的意义。
每一代人的童年,都以其独有的姿态,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点流转。我们祖父辈的童年,更多的是关于战乱与逃亡的记忆交织。我们父辈的童年,更多的是关于饥饿与改变的时代缩影。我们的童年,更多的是关于自我意识觉醒独特表达欲望的压制与释放。当我们孩子这一代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的童年或许又会是新的姿态。
我们长大之后,以为过去的早已经变作了过往。可是不曾想,那些点滴,其实都已经汇聚成了生命年轮上的一道道光。不曾回头,光在身后退延;回头时,光就在眼前。
时间不曾停留,是因为一直流转。时间也会停留,是因为终会回寰。
我的中学生活(初中、高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当时我从一个小村庄,考到了县城里的初中,然后就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学校寄宿生活,无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是如此。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没有所谓的青春叛逆期。
只是,我一直忽略的是,在大多数时候青春的叛逆表现,都是与父母所代表的权威对抗,哪怕这种所谓的对抗仅仅只是表现为一种心理乖张。原来,在试图标榜自我的童年与叛逆期,我只是用另一种状态来替代了而已,比如看各种被认为不务正业的课外读物。
所以,我并不是十分贴切的理解李玩对祖父母与父亲的复杂感情。她被迫听从了父亲的固执,从物理改选了英语,哪怕她一直热爱天文。她最终接受了全家绑架在她头上的喜爱,用一只陌生的狗狗代替了那只最初的“爱因斯坦”,哪怕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它。她后来开始学会了附和大人,甚至学会了自我欺骗与压制,当她吞下那一口狗肉的时候,童年就与她无关了。
李玩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一次次失去开始的。
改选了不感兴趣的英语小组,失去了对物理的钟爱,但是最终结果依然考了95分(满分100)。
丢失了“爱因斯坦”,疯狂的找寻无果之后,最终接受了一只陌生的狗狗,可是最后依旧喜欢上了这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
当弟弟出生之后,父亲爱的天平就再也难以衡量,尽管最后她还是接受了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这种包容被视为长大的表现。
在酒桌上,面对成年人的故作姿态,她最终学会了假笑以对,哪怕最后用尽全身力气吞下了那一口狗肉。
当她手中放下了寻找“爱因斯坦”的寻狗启示之后,哪怕是与“爱因斯坦”擦肩而过,她用克制与隐忍,放弃了所谓的相认。
这些就是成长,曾经被我们忽略过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被一件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件,一点点改变。而这些改变中,隐藏了太多在当时看来是多么疼痛的隐忍。只是,最后换来的总是大人以旁观者角色的一句“我娃长大了”的夸奖。
曾几多时,我们总是期望换来父母师长的一句夸奖。可是慢慢地,我们自己悄悄隐藏了这项期望。原来,是因为我们懂得了这些夸奖背后,是无处不在的忧伤与失望。只可惜,当我们懂得了这些之后,也就意味着无数的失去与放弃,早已经成为了家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