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与众口难调

作者: 南海浪潮 | 来源:发表于2023-02-07 09:58 被阅读0次
(手机随拍)简单的菜,做出好吃的味道。

过去总有人说:巧媳难煮无米之炊。时过境迁,现在不缺粮食,只缺众口难调的美味。

家中大米杂粮随便煮,想吃啥就做啥,青菜鱼肉存满冰箱,却时时犯愁。每天都会拍着脑门想:今天吃啥好呢?吃糖醋鱼还是清蒸鱼呢?吃红烧肉还是水煮肉片呢?

吃啥,就成了满脑子犯愁的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吃什么都香,青菜萝卜抢着吃,剩下的菜汤也能泡一碗饭吃下去,特别满足。偶尔不想吃饭,大人会用武汉话恼怒地说:“变修了,不吃就是冇饿得!”这其中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思想变了,想吃好的。二是肚子撑饱了,没有饿过。

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吃饭各种挑剔。我家每天的晚餐都是四菜一汤,每道菜都要考虑孩子的喜好,如果哪天菜没做到位,你就看着菜是怎么端上桌的,那就怎么灰溜溜的端下去。

教育孩子不挑食真的是磨破了嘴巴皮子。比如,小孙喜欢吃手打牛肉丸,如果哪天端上了一盘猪肉丸,他会说:我不吃猪肉丸,我只吃牛肉丸。他不吃,你还不能说那句武汉土话:冇饿得!

哄着孩子吃,就成了婆婆妈妈的烦恼。我们小时候不吃,没大人管。现在小孩不吃,大人不仅干着急,还变着法儿做菜。

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已不是吃饱饭这么简单的问题了,而是崇尚美食。说实话,很多发达国家的家庭主妇基本上都进行过家政培训,她们不上班,把做卫生、带孩子、营养搭配美食当成了一个重要的事业。而我国的妈妈们,白天要上班,下班后还要回家做饭、管孩子,根本没时间研究食物的营养搭配以及认真学习美食的做法。

把菜的味调好,火候掌控好,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勤劳本色,一直都刻在人们的骨子里。所以,做饭做菜就好像人学走路一样,长大了自然就会走,就会做。不做吃啥?至于味的好坏,那要去尝、去悟、去探索,去实践。

现在科技发达,很多高级厨师都在网上教大家如何做美食,也让我这样的厨房小白收获颇丰。愿我们家中的餐桌天天摆上传统美食,抓住孩子们的胃,让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美食与众口难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bx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