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探索专属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打造“个人品牌”
(1)风格技巧
既然自己是一个有趣又喜欢去撩人的人,那么自然可以很愉快地各种花式撩读者了。
关于文章的优点,点评官提到最多的,就是铺陈自然、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现有的优势也只有这些了),那就好好保持,争取写出的每一篇都能够“既朴实又撩人”。
(2)内容
首先,找准自己现阶段主攻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上,我也有谈不上多么擅长,但是感触思考、阅读记录比较多的领域,能够为读者带去价值。
比如自己在极其有限的领域由“想都不敢想”到“做得还不错”的转变,以及更重要的,细腻敏感的性格所感受到的事物冲击、对复杂人性的着迷。
比起月亮的光明,我更愿意钻到月亮的背后,去看它凸凹不平的丑陋的表面。
不过,光待在有限的舒适区自然是不行的,走出去,试着将其扩大一些。
其次,对所写内容持深刻感悟体会。
这个一眼便知,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读者。
费时费力地写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编些不属于自己特质的文章,就像一个本最适合穿宝蓝、墨绿等冷色系衣服的女人,却整天穿大地色系,不是不能穿,却注定会因为“不搭”影响整个人的精气神儿。
就拿我那2篇打榜成功的文章来说(2这个数字不是炫耀,而是难为情好吗),一篇是回忆故去的姥爷,我这个冷血、极少掉眼泪的人(简直是人格分裂)边写边哭,第二天顶着鱼泡眼去上班;另一篇是写为什么有的人看破非得说破,里面关于原生家庭创伤的心理学知识来源于长期的书籍杂志积累(因为几年前的我很好奇,自己为什么成了这个烂样子),不是临时拉过来救急的。
也就是说,这两篇所写的,恰恰就是我最熟悉、感触最深的题材,也就最有可能写出彩。
(3)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是以上种种元素高度融合的产物,目前而言是个触不可及的奢侈品。
至少,希望课程结束时,其他人提到我的文章,提到我,不只是,“哦,那个总是写小佳的人”,而是能有点别的,那就真正不虚此行了。
只有真正做自己,才能走出写作迷茫期。
毕竟没有人能够定义你自己,除了你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