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是一种状态。
.
油腻的不只是中年,年轻人和老年人中也不乏面目可憎之辈,只不过因循守旧、思维僵化和固步自封的中年人确实是数量居多。
缺少流动性,人就会变得油腻,而以人为主体的公司也是如此。
当一个人停止生长的时候,就是腐朽的开始;当一个公司拒绝变化的时候,就是油腻的开始。这不分大中小,哪种规模的公司。
.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2013年,诺基亚前CEO在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如此感叹。
有一种失败,叫做完美的落伍。作为传统手机中的王者,诺基亚曾经获得辉煌的成功,但当它开始止步不前、不再对时代变化保持敏感的时候,眨眼间就被市场抛弃了。
.
过去的成功,未尝不是现在的枷锁。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新旧更替才是时代的主旋律。一个企业如果对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不再冒险,不去创新,而把焦点放在组织管理、固定商业模式上面,放弃流动性和开放性,期望可以形成长久存在的成功模式,在自建的王朝里自娱自乐,就会像猪油一样凝固,像死水一样丧失生机。
从2007年苹果推出被讥嘲一片的iPhone,到2013年诺基亚被收购,短短五六年的时间,一个雄霸全球的手机帝国轰然倒塌。
同样的例子还有柯达、摩托罗拉。
难道是它们的管理出了问题吗?作为国际性的大企业,诺基亚、摩托罗拉和柯达的管理制度可称典范,无可挑剔。
是员工不够敬业、不够优秀吗?也不是,大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等都非常严谨,极少出现漏洞,保证了大部分员工都是专业、敬业、职业的优秀人才。
但同是成功多年的大公司,为什么IBM、杜邦和宝洁等企业能够避免遭受厄运呢?
无非是它们做到了自我变革,远离油腻,能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已。
.
如今的公司多如牛毛,不油腻的公司有几个?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油腻公司的特点:
公司规模不大,但也不是太小,太小的话想油腻也油不起来。一般是几十个人到一二百人的中等偏下的规模居多。
平庸。没有长远的价值观,以赚钱和欲望满足为最大目标。缺少学习能力,不能感受大环境的变化,掩盖自身的弱点,有问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怪罪别人。
自私自利。没有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占别人便宜为荣,不知道合作伙伴的损失就是自己的损失,生态圈里是共荣循环的。
杂念太多。对外无动于衷,对内胡思乱想,没有安全感。所以在制度和管理流程上耗费过多的精力,喜欢令行禁止,提倡听话忠诚的团队氛围,但要是老板不行,员工就算再忠诚,也没毛用。油腻的组织里上下级关系要么过于冷漠,要么过于亲密,情绪多,是非多,彼此争强好胜,时间浪费在无谓的鸡毛蒜皮当中。
害怕不确定性,抗拒改变。不喜欢动荡,厌恶风险,对风险带来的机遇和创新视而不见,对过去的经验和方法谜之自信。没有战略,市场危机意识不强。
现金流和人流僵化。一个健康的公司,一定是现金和员工有正常流动的组织。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而员工也必须有新陈代谢的机制才可以保持组织的活力,得以筛选出公司的骨干力量,并淘汰掉平庸的员工,从而促进公司的成长进步。
乌合之众。团队形不成合力,上下不齐心,力量拧不成一股绳,有好处一拥而上,见问题则你推我让,成本高但效率低下,这样的公司可称之为团伙公司,像臃肿的胖子一样油腻,没有力量。
其他还有业务混乱,胡子眉毛一把抓;老板一言堂,没有议事而决的民主空间;分不清做对的事情和如何把事情做对;生意模式没有护城河;发展没有节奏;成本结构,家无隔夜粮;激励不力,上升空间狭小;功能失调,不能保持好平衡;保守,追赶思维等等。
.
物理学上有个“熵”的概念,说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从井然有序走向混乱无序、最终灭亡的过程,这叫做“熵增”。
企业的发展与之有着相同的规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所以任正非从来不认为华为成功了,他对组织“熵增”的应对是负熵,时刻保持忧患意识,“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也就是依靠人的生命活力来保证华为的持续发展。
在华为,任正非只持有华为1.07%股份,另一个股东是华为工会,代表6万多名员工持有剩下的98.93%,并享受相应的利润分红。但与之对应的是残酷的淘汰机制,以让只有永远拼搏、顽强奋斗的员工才可以享受到丰厚的待遇。这也是华为就算这么大的体量了,也不油腻的原因。
.
历史的巨轮越滚越快,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周期中,生产力的不同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同,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公司经营者承担着让组织不断进化的重任,但要想进化,就必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并与之斗争。突波自我的极限是痛苦的,不如此,胜利的果实也就不会甜美。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油腻的公司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只知道躲在自己的舒适区,最终失去自我变革的机遇和能力。
为了远离油腻,为了生存和发展,公司就必须保持流动性,以焕发生机。市场永远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原来的经验也许会变成桎梏,过去的路径也不足以依赖,这就需要公司管理者保持客观,在风险中猎取机遇,把资源聚焦在打造公司的差异化能力上,经营上有侧重有节奏,掌握发展变化中关键的少数不变规律,形成公司的思维方式和文化。
.
最后,祝各位永远年轻,永远成长,永远疯狂的创造价值!
网友评论